分享

当你老了,一定要留给自己七张“底牌”,看看你攒够几张了

 世纪菁华 2022-05-06 发布于江苏省

人在年轻的时候拼搏,必定是要为老来做准备的。晚年生活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年轻时给自己留了些什么。

有一些年轻人调侃到:我的梦想就是退休,躺平,然后混吃等死。

虽然只是句玩笑,但是可以看出年轻人是多么地羡慕晚年退休的清闲生活。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得给自己攒这七张“底牌”,作为晚年生活的保障和底气,看看你攒够几张了


01、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小窝——栖身之所

人到晚年什么时候是最凄惨的,应该是:“头上无片瓦,脚下无寸土”,这样居无定所的生活吧。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宁愿当房奴,背几十年的房贷,就是希望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不用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租房可以活吗,当然可以,但是每次搬家的辛酸,房东涨价时的委屈,都能让人有种节衣缩食都要咬牙买房的冲劲。

有的人为了孩子什么都能豁出去,为了给孩子买房让他能顺利结婚,把自己的老房子卖了,给孩子付首付的大有人在。

《安家》里面那对卖包子的老夫妻就是这样的。《金太郎的幸福生活》里,金亮的爸爸也是这样做的。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在大城市给孩子置办了婚房,认为自己和孩子住一起就行了,孩子给自己养老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何况是自己花钱买的房子,谁也没资格赶自己出去。

但现实生活中,给儿子买了房,兴高采烈住进去,没过多久又因为婆媳矛盾搬出来的也很多。

有句话叫:“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但孩子的家却不一定是父母的家。”

孩子长大,成家之后,一定需要分开住的,因为成家后,就是两个家庭了,就算孩子再孝顺,住在一起也一定会产生矛盾的。所以,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狗窝。各住各的,谁也不用看谁的脸色,不会觉得尴尬。


02、足够养老的钱——老底

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存钱,不要光图眼前的享乐,不为将来考虑。晚年要活得体面舒适,靠社保的那点退休金是绝对不够的。看看自己缴存的社保比例,不是人人都有国家编制,能拿到丰厚的退休工资,普通企业退休员工,是要靠自己攒钱养老的。

退休之后的生活费,大多是吃年轻时候储蓄下来的财产,这就是吃老底。

赡养父母是法律规定的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但是我们生孩子不应该带着养儿防老的心态去把孩子养成一个能在晚年我们兜底的工具人。

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好多年轻人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都还在啃老,因为靠自己实在负担不起家庭的开支。孩子长大了父母就要学会心硬,不让孩子为自己的晚年兜底,自己也不要过度付出去为孩子兜底,他们也应该趁自己年轻为自己挣钱。不要为了孩子,把老底都奉献出来了。

存够养老的钱,其实也是为孩子减负的。虽然现在提倡生二胎三胎,但是大多数人养不起,选择只生一个,那么独生子女的家庭,两个孩子就要赡养四个老人,还有他们的孩子,不让孩子掏钱给自己养老,才是真的心疼孩子。


03、健康的身体——革命的本钱

健康的身体永远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放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年轻的时候就要保重身体,定期检查,小病也要放在心上,防范于未然,是对晚年生活最大的重视。

要是年轻时就落下一身病根,到老了,这些基础疾病一定是能要命地导火索。从这几年的疫情就可以看得出来,年轻人感染了病毒不一定有事,但是老年人往往扛不住,就是因为病毒会引发各种存在的基础疾病,多种并发症导致的身亡。

花年轻时存下的钱叫吃老底,那么消耗年轻时的身体基础就叫吃老本。但是永远不要坐吃山空,上了岁数也不要停止锻炼身体,因为人的年纪只会越来越大,今天永远比明天年轻。今天用心保养,就是攒明天的基础


04、相互依靠的爱人——老伴

人老了会更加感觉孤独。

年轻的时候在社会上拼搏,就算不想社交也会被迫社交,有时候反而享受孤独。然而退休后,脱离了工作岗位,不再参与社会竞争,很多人和事便会自然离我们远去。

外加上了年纪之后,不仅身体各个器官功能会退化,大脑的机能也在衰退,思维随之退化,让人反应迟钝,渐渐地跟不上社会的更新和进步,会产生被排除感

年纪大了还会因为体弱多病,心理上更需要亲人的陪伴。这时,老伴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就算孩子的陪伴都赶不上一个老伴。

老伴是年少时的爱人,年老时的亲人、朋友、知音,是能相互依靠的拐棍。孩子再亲,毕竟有代沟,无法互诉衷肠,不能理解老年人的感受。何况孩子成家后应该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对父母无暇顾及,还得靠老两口自己照顾自己。

我的邻居就是一对温馨的老夫妻,每天一早两人就出门买菜,然后回家做饭、休息,有老年活动参加就出门,没有就在家看电视、唱歌,晚上再一起出去散步。儿子有时下班后过来看他们,家里其他亲戚也偶尔来串个门,老两口每天自得其乐,过得平静而愉快。

有些人年轻的时候作,不好好对待伴侣,老了需要人照顾了才想起对方的好,这个时候就晚了。


05、知心的陪伴——真朋友

年轻的时候没有时间参加娱乐项目,工作忙起来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退休之后没有工作的困扰了,就只能靠各种娱乐活动打发时间了。

到了晚年,除了爱人的陪伴,还需要更多的朋友。朋友多了,娱乐活动也多,可以培养不同的兴趣爱好。每天不带重样的玩法,能让生活充实,消除孤独感;而且,多动脑子,可以很好地预防老年痴呆。

年轻时可以窝在家里成天成宿地打游戏,年纪大了肯定做不到,身体也会吃不消的。多出门走动能锻炼身体,多与同龄的朋友聊天,能舒畅身心。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交朋友得当心,要交真朋友,不以利益为目的,不勾心斗角,不背后说他人闲话,不让自己搅入是非之中

有些老年人,爱人走得早,再找个伴又不容易,能陪伴自己的,也只有真心的朋友了。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尽量给自己攒点人品,维护一些好朋友,到老了感觉孤独了,朋友也是能让自己晚年过得好的一张底牌。


06、坚固的内核——心态

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里写过:“只要我始终保持事事留心的好学态度,即使衰老也算不得什么痛苦。”

人年纪越大,活的越是心态

不管年轻时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老了都必须得看开,否则心里总是积压着不愉快的情绪,很容易让自己抑郁。

人老了生活本来就会遇到断崖式的变化,要学会及时调整心态,要服老。凡事顺其自然,看的开,放的下,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变化,顺应它,接受它。不争高下,不辩输赢,坦然面对一切突发事件,包括生离死别。

长江后浪推前浪,老去的事物一定会被新兴事物代替,这是必然的规律。不多管闲事,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只关注自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活了大半辈子,什么风浪都经受过来了,应该更要以平和的心态过好剩下的日子。不管发生什么,只要心态够稳,一切都不是问题。

年龄的衰老必然不可逆,但心态是可控制的,服老,但是心不老,依然活力满满。


07、让人不反感的资本——体面的形象

年轻人不喜欢老年人。这句话难听也是事实。人老了与年轻人有代沟,被认为是固执,食古不化,倚老卖老等,是一方面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得不承认的“老人味”。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器官逐渐出现老化,人体细胞老化后可导致代谢下降,体内代谢物质堆积会散发异味。

但大多数老年人的体味是由于老年人因行动受限,于是对个人卫生没有那么讲究造成的。另外,老年人合并有多种疾病也会产生身体上的异味。

要想老年时不让人反感,就得尽量注意个人卫生,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要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老了,不需要注意形象了,反正容颜已去,也没人会看自己。

注意形象这个事,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不该被忽略,保持体面,既是尊重他人,更是尊重自己。打扮不一定为了悦己者,干净精致的面貌除了能让他人喜欢,也会给自己带来好的心情,增加精气神,利于自己的社交活动。


人生的晚年,要让自己有不可撼动的底气,自给自足,让自己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子女不一定靠得住,也不是一定要麻烦子女,自己才是自己最能依靠的大树。

终于到了实现自己年轻时那个“退休”梦想的时候了,看看能让自己晚年过得好的底牌,攒了多少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