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个维度,八个模块,学会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Dxy360 2022-05-06 发布于福建省
最近,读了付立平老师的《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这本书,觉得收获还是很大的,本来想认真地把付老师的总结的利用五大模块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的内容进行记录,作为自己学习的结果体现并便于复习,但是内容写了几次自己都不太满意。不是对书中内容的不满,而是对于自己笔记的不满,我觉得我的总结无法完全的体现出付老师的观点,思来想去决定从笔记分享改为我喜欢这本书的理由。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付老师对于每个养育场景的构建和分析,全书从五个维度(沟通协作力、理解共情力、学习自控力、自悟自性力、幸福觉察力)构建了35个真实的养育场景,这些场景包含了大多数我们在养育孩子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孩子的晚睡、写作业拖拉、在外面没有礼貌、被孩子激怒等等。她不但给出了在这些场景中该如何做,更是利用了这些场景告诉了我们如何去面对育儿难题。 其实,35个场景看起来很多,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的时候总会发现还不够多,还不够用,就像我们在每本育儿书中看到的那些方法,在实践中总会遇到各种“书本外”的问题一样,新的问题总会让我们觉得束手无策,那是因为我们得到是“鱼”而不是“渔”。 这本书中用了8个模块来告诉我们如何应对场景,我个人认为这8个模块是给我们家长最大“方法”。举个简单的例子,“共情”这个词在最近几年中我们已经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它似乎是解决孩子问题最好的办法,但是实际上很多人的共情只体现在“孩子,我理解你的感受”这句话上,于是“共情”就变得不好用了,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做到共情。 那么付老师是怎么做的呢?她用了8个模块: ★第一现场·遇到挑战 ★通常我们这样做 ★孩子在想什么 ★情绪暂停 ★可以尝试的方法 ★预防问题的发生 ★孩子能够学到什么 ★名词解释 她首先还原了场景,即我们遇到的挑战,然后给出了我们通常的做法(这些往往是错误的或是无效的),那么该怎么做呢?先想想孩子在想什么,然后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情绪暂停”(包括孩子的情绪暂停,也包括大人的情绪暂停),在情绪暂停中去感受和理解。在这之后付老师给出了一些可以尝试的方法意见,针对问题去解决。但是并不是当时的问题解决了这件事情就结束了,后续还有如何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在这些问题中了解孩子能学到什么(其实也是家长学习和教导的过程)。最后,付老师对方法中的一些专业名词进行了解释,而这些名词也是我们在育儿中主要使用的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场景是不断变化的,每个孩子的性格也是不同的,家长们遇到的育儿难题也是层出不穷的,但是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核上是相同的。 一个从来没有自主决策过的孩子,并不会在长大后突然成为有主见的孩子;一个需要父母逼着写作业的孩子,不可能会去热爱学习……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能做的其实很少,就是给他们面对困难的力量,家长能做的其实也很多,就是不断用爱去滋养孩子,用耐心去包容孩子,用信任去支持孩子…… 一生的时间很短,不必苛求自己做“完美”的家长,但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陪伴他们去度过那些有笑有泪的童年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