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山东刘福新 2022-05-06 发布于山东省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刘福新

 

本月22号上午,我将启程去扬州,诚望扬州市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文化官员们,多多关照!若有榕树下、新浪博客、网易博客、腾讯微博以及百度、搜狐等网站的朋友是扬州市或离扬州比较近的,能在我访问期间见个面,那将是我刘福新的莫大荣幸。

即将出访扬州的事儿是我的夙愿,早在2003年撰写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的时候,我就有意拜望这个魂牵梦绕的风景秀丽的风景城、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了。

此次有幸去扬州采风,多亏昌乐县乔官镇于家山前村的表弟于勇。于勇也是我的昌乐本地新浪博客网友,他娶了个扬州媳妇,我得以搭上他们一家三口的顺风车。未行之前,先谢谢了。

关于此篇博文配图,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有2002年二儿子扬州出差给我捎回来的《扬州史述》、《扬州八怪》的翻拍内容,有网络翻拍的电子地图,还有我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第三十二章《血洗广陵》的翻拍。很遗憾,我的历史小说《侯景乱梁》除了最后的这本之外,另两册被沂源小友解建华、刘玉涛拿走了,真的难以呈送到扬州朋友面前了。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1、2002年二儿子扬州出差给我捎回来的《扬州史述》、《扬州八怪》两册书籍。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2、二儿子是在扬州出差时购买的,但出版社是苏州大学。很凑巧,1989年5月年我发表的第一篇历史教学论文《重视首次感知,加深第一印象》,就是苏州大学的刊物《中学历史》。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3、书页翻拍。关于隋炀帝陵。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4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5、王令、王安石、苏轼与扬州。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6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7、郑成功、张煌言与扬州。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8、刺激扬州古代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盐商与漕运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9、部分风景名胜区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10、清兵屠扬州的严重影响。附二、我的一篇博客文章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11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12、扬州的众多园林建筑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13、朱自清与扬州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14、我翻拍的电子地图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15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16、图片下边有“扬州热门景点”。可能与我参观的景点不大一样,我以历史为主。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17、原来镇江离着扬州这么近?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18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19、何园在徐凝门大街上。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20、个园在东关街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21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22、百度帖子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23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24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25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26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27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28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29、《扬州八怪》我没有细读。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30、我2004年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文辛”是本人常用笔名。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31、目录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32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33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34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35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36



致扬州的文友、诗友、摄友、网友暨扬州市的文化官员们                37、左手拿着,右手拍的。

 


附一:【文辛已正式刊发的史学论文、文学作品及书籍出版一览表】

(此文仅发布史学部分)

 

【史学】

 

发表的文章或书籍题目                            发表的报刊名称及时间                           署  名                      

 

《重视首次感知,加深第一印象》           《中学历史》1989年5月第3期              刘福新 

第一次在历史刊物上发表论文

 

《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历史学习》1991年2月第1期         文  辛 

(注:首次用“文辛”笔名发表的文章。文者,刘的偏旁也;辛者,写文章、

做学问无不辛苦也。且“辛”与“新”同音是也)

 

《再谈君士坦丁堡之更名》                       《历史学习》1991年10月第5期             文  辛     

“读者、编者、作者”栏

《评讲颗如何发挥主导主体作用》      《甘肃定西师院学报》1991年12月第6期      文 

《第四次反革命“围剿”分两个阶段》       《历史学习》1992年第3期                  刘福新

〈漫谈人工造成的黄河决口、改道〉         〈潍坊教研〉1992年9月第4期              刘福新

〈漫谈人为的黄河之患〉                           〈历史学习〉 1993年第12期                刘福新

〈摧残世界文明的恶魔——兵燹〉              〈历史学习〉1994年第7期                  刘福新

此文经积累6年资料而成

〈中外综合问答题〉                                   〈历史学习〉1995年第3期                  刘福新

〈五卅运动中的大资产阶级〉                     〈历史学习〉1995年第5期                  刘福新

已编入〈中国教育文库〉

〈拿破仑三次不合常理的活动〉                 〈历史大观园〉1996年第2期                文 

〈南朝幼年昏君何其多〉                            〈历史大观园〉1997年第1期                文 

〈东晋南朝人名中的“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9期          文  辛 

此文历经13年修改而成

〈“土木堡之变”为何未酿成历史悲剧〉  〈中学历史报〉 2000年2月11日            文 

此文获全国论文一等奖

 

〈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初探〉       获1986年山东省优秀教学论文奖      同年9月参加济宁会议

〈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再探〉       获1987年潍坊市教学论文一等奖      同时获市优质课二等奖

〈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获1988年潍坊市教学论文一等奖       11月评选

〈评讲课如何发挥“主导”与“主体”的作用〉 获1991年市教学论文一等奖

 

〈历史课堂“启发”举例〉             1986年山东省教研会年会(济宁会议)

〈用什么原则指导高中历史教学〉       1987年山东省教研会年会(聊城会议)

〈新时期如何改进历史教学工作〉       1988年12月潍坊市历史学会第二届年会中心发言

〈第二此国内革命战争〉               1991年8月潍坊市新教材辅导班主讲课题(会址:安邱)

〈军国主义的顽症〉                   1995年8月潍坊市历史学会第五届年会中心发言

 

 

                                 【报告】

 

〈西藏的历史与现状〉                 1987年10月26日                 全校师生报告会

〈继承“五四”精神〉                 1989年5月4日                     全校师生报告会

〈东欧巨变与中国近现代国情〉         1991年6月17日             全校师生报告会

〈庆祝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      1995年9月29日             全校师生报告会

〈勿忘“九·一八”〉                        1996年9月18日                全校师生报告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