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
曾经你们彻夜闲聊,形影不离。
你们还曾约好要参与对方生命里所有重要的时刻,陪着对方慢慢老去。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不再联系,朋友圈也没有相互点赞,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成年人的关系,聚散离合是人生常态,渐行渐远是生活无奈。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的过客,无法陪你行至生命的尽头。
就像那句话说的: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
时过境迁后,方才懂得成年人的友情是这样慢慢形同陌路的。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会和一些友人走散。和朋友走散的缘由可能有千万种,但其中有一种便是彼此的成长轨道不相同,生活失去了交集。即使大家彼此都很久未见,但这位作家和她们始终聊不到一块。原来,这两个朋友一直在聊自己的孩子半夜会哭几次,奶粉要怎么买才能划算和放心等。不仅如此,她们还相互交换手机看对方小孩的照片,互相夸对方的孩子可爱,分享育儿经验。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一旦进入森林,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而是大家的生活不再处于同一个阶段了,没有了共同话题。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吃没有蘸上芥末和酱油的寿司,总觉得少了什么。强求无果,强留亦无用,不如让昔日的美好留在内心深处。生命是流动的,每个人的三观,都会随着自己的境遇发生转变。可是,越往后相处,她越发现每次和朋友见完面,她总会郁闷很久。有一次,她们一起去逛街,她看上一条裙子,正打算去试穿。反而泼她冷水,说她已经工作好几年了,现在考研来不及了,还不如找个人结婚实在。当三观不再契合时,你会发现和对方交谈就如同对牛弹琴。你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感受气氛,对方却觉得去哪里看都一样;你为了保持身材,去健身房健身,对方却觉得开心最重要,没必要折磨自己。时间一长,你们之间的分歧变得越来越多,甚至会因此发生争执。不如给彼此留点退路,体面散场,把精力和时间留给三观相近的朋友。最好的谈恋爱方式是“借书”,一借一还,这样就有了来往,两个人的互动频率至少是两次,强连接就这样刷出来了。
只是,在成长的路上,有些关系因为成长速度的不同,而在无形中拉开了距离。几年前,大学刚毕业,她去了外贸行业的顶尖公司工作。起初,她每天都会和我分享工作上的事情,我也听得津津有味。那时,我天真地以为就算我一直没有出去工作,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感情。可她一天比一天忙,我们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也开始聊不到一块了。每次聊天,她无非是分享一些我听不懂的行内资讯,每次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可不知为何在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我突然停住了,我并没有把简历发给她,而是发给了另一个朋友。“最遥远的距离是人还在,情还在,回去的路已不在。”生命里充斥着很多无奈,无论昔日感情有多深厚,一旦有了差距,就会产生隔阂。世界那么大,人口那么多,遇到一个频率相同、步调一致的朋友很难得。小时候总以为,成为朋友就永远是朋友。长大后才明白,人与人之间,哪来什么永远,能陪伴彼此走上一段路,就已经是温暖。
最后,致我们那些走散的朋友,感谢你来过,希望你在没有我的日子,也能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