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验方拾珍 | 孩子半夜总哭闹?送你几个轻松解决的办法!

 中庸为善为美 2022-05-07 发布于贵州省

图片

图片

孩子半夜总哭闹?这里有几个小妙招!

第19期


图片

图片

夜啼主要见于初生婴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名夜啼。常见于西医学中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

本病临床表现虽有轻重不同,但白天一般都能安静入睡,入晚则好哭不安,甚则通宵达旦。尚需除外因饥饿或尿布潮湿及伤乳、其他疾病而突然引起啼哭者。

敷贴法

处方一:朱砂0.5克,五倍子1.5克。

方法与主治: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再与适量茶叶拌匀,加入水捏成饼状敷于脐内,每天更换1次。(《古今中药外治高效验方1000首》)

处方二:五倍子30克。

方法与主治:将上药烧存性(把药烧至外部焦黑,里面焦黄)研末,用乳母口水调作饼,外贴患儿脐部,以布固定。(《古今中药外治高效验方1000首》)

涂敷法

处方一:吴茱萸15克。

方法与主治:将上药研末,用醋调敷两足涌泉穴,外用纱布固定。主治心经积热之夜啼。(《古今中药外治高效验方1000首》)

处方二:牵牛子7粒。

方法与主治:上药捣碎,温水调成糊状,敷脐。(《小儿病证外治法》)

浴疗法

雷丸浴汤雷丸、牡蛎、黄芩、细辛各0.9克,蛇床子30克。

方法与主治:以上药入水1斗,煎取7升,先洗头,然后背、腰,洗干后避风扑粉。主治心经热之夜啼。(《小儿病证外治法》)

热熨法

处方:乌药、香附、紫苏、陈皮、小茴香、食盐各等量。

方法与主治:上药共炒热布包熨患部。主治脾寒之夜啼。(《古今中药外治高效验方1000首》)

艾灸法

处方:细支艾条。

方法与主治:医者手执患儿前臂,令其仰掌,用拇指二指托住前臂,取医者右手食指点压通里、中冲、劳宫三穴,时压时止,反复数次后,再以艾条温和悬灸,每穴每次35分钟。每日临睡前施灸效果佳。主治心经积热之夜啼。(《中国灸法大全》)

图片
拓展阅读——老年起夜多莫烦恼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