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汉灭亡后,吴国为什么还能硬撑17年?全因此人坐镇,名字很熟悉

 炫叶楓雪 2022-05-07 发布于广东省

263年8月,魏国权臣司马昭决定发动战争,派遣邓艾、钟会和诸葛绪三路大军攻击蜀国,凭借偷袭阴平的战术,迫使刘禅投降,也宣告着三国时代的正式结束。仅仅剩下吴国和北方对峙。

不过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东吴依然苦苦支撑到了公元280年,前后共计17年的时间,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后三国时代,北方对孙武的几次征讨,都以失败告终,222年石亭之战,曹休、司马懿和贾逵三路大军进攻吴国,结果以失败告终,导致曹魏在24年内不敢发动大规模的讨伐吴国行动,而252年,随着孙权去世,魏国再次带领7万人来攻,依然在诸葛恪以及丁奉的指挥下惨败。

虽然在消灭蜀汉之后,北方只剩下东吴一个对手,但是北方内部却也爆发了激烈的斗争,司马家已经是权臣,但是坐在龙椅上的人还姓曹,这怎么行呢?因此在266年,在司马炎的逼迫下,魏帝曹奂被迫禅让,晋朝因此成立。

当然了,司马炎篡魏多少有些理亏,政权根基不稳,再加上后方鲜卑作乱,短时间内很难发动对吴的大型战役,更何况在司马氏专权期间,还引发了不满的曹魏将领诸葛诞以及文鸯等人叛乱,以至于伐吴事项一直拖延。

至于东吴方面,恐怕全部依赖此人坐镇了,他的名字也很熟悉,这正是东吴大将陆抗,如果说诸葛亮是蜀国后期的核心,那么陆抗便是东吴的基石。

作为陆逊儿子,早在245年,陆抗已经获得了孙权的赏识,被封为校尉,带领五千人驻守武昌,随着孙权去世,孙亮即位之后,陆抗已经是奋威将军,开始在吴国逐渐崭露头角。

当魏将诸葛诞在寿春叛魏举事,前往派兵接应的正是陆抗队伍,虽然战事失败,但是陆抗却被任命为征北将军。

此时的吴国内部,局势已经严重恶化,孙皓在即位之后,起初还算仁义道德,可是时间一久就变得残暴嗜杀,而陆抗作为重臣,极力为那些受到牵连的人开脱,也救下了不少人。

晋军虽然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但是依然在不断蚕食东吴领土,例如在272年,西陵都督步阐投降晋国,司马炎随后命令荆州部队进攻吴国湖北地区,打算作为两面夹攻的姿态。

而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陆抗果断采取急行军的方针,将步阐城池团团包围,之后又调转兵马,反过来救援江陵,最终迫使晋军大败,而投降的步阐最终也城破被俘,被夷灭三族。

在此之后,陆抗作为都护,开始长时间镇守荆州,和晋国前线的羊祜进行对峙,彼此之间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但是吴国内部,孙皓的骄奢无度,却正让局势一步步慢慢地恶化,对此陆抗忧心忡忡,却无可奈何,只能多次上书,以“夫事君之义犯而勿欺,人臣之节匪躬是殉”的理由向孙皓劝诫,可惜这名东吴皇帝不但不听,竟然还错误地判断了晋国的形势,认为司马家篡位已经日薄西山,甚至主动发起了小规模的进攻,这些行为虽然让晋国备受困扰,其实反而是吴国消耗了大量的国力。

虽然陆抗劝说孙皓“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百揆之署无旷厥职”,依然没有太大的效果。

此时司马炎已经安排王濬作为益州刺史,在巴蜀大量建造战船,训练水军,吴国面临着重大威胁,但是陆抗却已经是病入膏肓,临终前的他对此忧心忡忡,劝孙皓能够重视西陵防务,避免魏国从此地入侵,最终在当年去世。

对于陆抗的忠告,孙皓却依然当作没有听见一半,照样是吃喝玩乐,而随着陆抗的死去,从此东吴再也没有优秀的将领,279年,晋国伐吴,顺江而下,一路上势如破竹,正如陆抗所预测的一样,东吴从此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