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园子听戏‘京剧演出的怪现象’

 壶都仙渗 2022-05-07 发布于吉林省

  有过那么一个时期,上园子听戏讲究“拿时候”,越晚来越够“谱儿”,最“寸”是进园座上正赶上主角登场。

早进园子的人,就仿佛是八辈儿五没听过戏,好容易赶在“大年初一”似的“捞梢”来了,晚来的人对早来的人存傲视的心理,园子里的茶房对早来的人也以白眼相加:不给好座,用破茶壶,沏坏茶叶,一切概不客气。而晚来的待遇却正相反,处处显着尊贵似的,于是能早来的人,也学着不早来了,而晚来的人越来越多了。

其结果前场唱戏的人,只好对着板凳唱了。

      真的,常听戏的人确是不早来,懂听戏的人也是不早来,这是事实,为什么?

    有人说会听戏的人日见其少了,只知听角而不懂听戏,来,就是为听某一主角而来,至于全剧配角如何,前场的戏怎样,则一概不问。

所以配角因卖力不讨好,你不再卖力,前场对着板凳唱的角,更无须卖力。

如此下去,会听戏,懂听戏的也不早来了,对于不卖力的配角,渐渐感觉憎恶了。而角们(除主角)以为不遇知音,也就越发稀松了。听戏的晚来,和配角的不卖力,是互为因果的,谁也别怨谁。

    近来很有几位名剧学家尽着提倡“注重配角”运动,居然大见功效。

有几位老板明白了配角好坏和他本人艺术的关系,班底软硬和整个戏班命运的关系,所以都积极“强化阵容”,宣传“配角硬整”。

   每次制戏,起码要有三四出可听。

近来剧场的风气,底确有点变了,朋友们听戏都很注意前场谁唱什么戏,互以“早到”相勉励。

又经屡次到剧院观察的结果,证实“早到”的人,确实多多了。同时有几个班儿,真的占了“配角硬整”的光,因为“ 强化阵容”以后,上座纪录和实利方面较“省钱主义”的时代强多了。

    最后,告诉您,孙毓堃的班自加入了侯喜瑞、时慧宝、许德义等以后,上座由四百至五百增至七百到八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