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阳生:母亲的心事

 新用户3069QkdY 2022-05-07 发布于江苏省
母亲的心事
        
作    者:周  阳  生
图   片:作者自选

摄于母亲70岁生日

   我母亲一生的心事就是相夫教子,直到晚年病重才将心事用到自己身上。时间倒流到2010年,已过米寿的老母亲身体多恙,我为她找保姆住家照顾其饮食起居。起初我母亲不同意花钱为她找保姆,但又拗不过儿女的劝说,只得无奈地"顺从"。可是,每当我们隔三差五地回去看她时,母亲的脸上总是先露笑容,片刻又心事重重,少了往日的开朗与风趣。说起我母亲的开朗与风趣,还真有几个经典的小故事。母亲晚年喜欢看电视剧、看女排比赛和打麻将,1989年播放《几度夕阳红》时,母亲是天天追剧,沉迷其中。电视剧看完就到体育频道看女排比赛,观看时,她见女排发球失误,情不自禁地大声用麻将术语说:"唉,又出充了。"惹得儿女笑声一片。母亲打麻将很有水平,常常是一吃三,当儿女说她场场赢,有点"过分"了,她则笑咪咪地说:"你们不要嫉妒夕阳红。″不识字的母亲硬把"几度"听成"嫉妒"了,而且还活学活用了一番。

  可为什么帮她找了保姆,母亲反少了开朗与风趣呢?对母亲的情绪变化,起初儿女们都未在意。一次母亲自己偷偷回掉了保姆,粗心的我,轻信了母亲的"谎言",她说:"这个保姆不讲卫生,烧菜又不好吃。"那年,我小家庭住在东闸,由于房子太小,未能接母亲同住。于是我又到中介公司去找合适的保姆,未想到,我找一个,母亲回一个,有时我前脚把保姆带到家里,母亲见我去上班,后脚就让保姆走人了。2010年那一年,我就为母亲找了28个保姆,她也回掉了28个保姆,连中介公司都说我是"保姆贩子"。后来我与家属再三地询问母亲为什么不要保姆,老人家沉默了许久,才喃喃地说:"我不想与外人生活在一起,只想大斌(我夫人)照顾我......。″听到此处,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的心事是如此的简单,可儿女竟然忽视了老人的心事。2011年春,在迎宾南路特意买了个四室两厅的房子,随即就将母亲接到了家中,并让家属辞了工作,在家照顾母亲。
   

摄于母亲88岁生日

   回忆母亲在我家的三年时间,了却了心事的母亲,心情开朗了许多,人也风趣了起来,她为了哄媳妇开心,称我夫人是"司令″,称我为"军长″,说军长要服从司令,把我夫人说得十分开心。我夫人对婆婆的悉心照顾,至今令我感激。我母亲爱干净,除了每天洗脚外,每周还要在家中洗澡。说起洗澡,夏天还很方便,到了冬天为母亲洗澡可就是一项"大工程″了。我夫人首先是把家中的空调打开,把婆婆床上的电热毯通上电,然后把浴缸放满热水。洗澡前把婆婆扶到厅客的桑拿包里坐着看电视,待老人家头上有汗时,才搀进浴间为婆婆洗澡、搓背,洗完澡就立即把婆婆扶到卧室上床,并端上茶水或水果让老人解渴。虽是冬天,我夫人每次为母亲洗过澡后,总是大汗淋漓,但我夫人从未抱怨过一声。

   2012年,我母亲病重,我辞去了退休后在某房地产公司担任常务副总的工作,回家帮助夫人一起照顾母亲。当时,我大哥大姐身体不好,二哥常住南京,妹妹又在澳洲儿子处,所以我责无旁贷地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那时,我母亲已有大小便失禁的症状,我夫人就到超市买来老人用的尿不湿,每天帮婆婆洗换。就连我丈母娘都说:"大斌对婆婆比对我这个亲娘还要好。"

后来,母亲病重两次住院,儿女为她找了两个护工,一个负责白天照料,一个负责夜间值班。可当母亲第二次出院时,却一反常态地坚持要回老地委宿舍居住,说要回去多陪陪我父亲。说起我母亲对父亲的感情,堪为至情、至真,我父亲1986年就因心肌梗塞而去世,我母亲仍念念不忘他们一起度过的沧桑岁月,还时时教育我们子女要一辈子学父亲干干净净做人,明明白白做事。

    这次,儿女们读懂了母亲的心事,就顺从地把她接到了故居,母亲进家的第一句话就是颤颤巍巍地对着我父亲的遗照说:"老头子啊,我回家陪你啦。″母亲是冬天回故居生活的,那时她老人家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虽有两个护工日夜守护,但有几次她深夜十二点多了,还在疼痛中让护工给我们打电话,让我夫妻快点回家,说她疼得受不了了。我们夫妻连忙骑车回家,看到母亲脸色苍白,目光迷茫,我夫人细心,发现母亲又大便失禁,赶紧叫护工倒盆热水帮助婆婆换洗。直到天亮,又叫了120救护车把母亲送到医院住进了重症监护,在病危期间,她的心事,仍然是回家陪我父亲。2013年2月18日上午九时,我亲爱的母亲在了却了最后一件心事后在故居与世长辞。

    母亲节将临,我填词《青衫湿》遥寄天堂的母亲。

节来泣泪青衫湿,
梦呓五更惊。
夏来春去,
荷香初溢,
蝶舞蜂鸣。

风筝断线,
云莺声戚,
浮叶魂萦。 
月帘幽静,
心生幻境,
伴鹤登瀛。

母亲70岁生日与她的孙子合影

【作者简介】周阳生,号爱莲后生,诗人、文史研究员、史前红山文化研究学者、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研究员。曾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创新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物资报》原盐城记者站站长。在纸媒发表各类题材文章近百万字,在网媒多首作品阅读量超500万人/次。著有《毛泽东诗词中的党史》、《爱莲后生杂文集》、《禅心禅意诗画集》、《禅荷诗画集》、《爱莲后生诗词集》、《神话诗集》、《红山神韵论文集》、《二十节气诗词集》、《元宵节诗词集》、《北京冬奥诗词集》等。现还担任全国多个文学社、诗社总顾问和名誉社长等。曾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盐城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最高荣誉奖。并多次在全国官方征文大赛中荣获特等奖、特别优秀奖和一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