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数古代首富,揭露富豪们的发家史,当代马云也不是对手!

 财知行 2022-05-07 发布于湖北省

在中国的古代,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有人饥寒交迫,有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涌现出不少的巨贾富商,有的靠智慧白手起家,有的靠伤天害理积累原始资本,今天咱们就细说一下古代富豪们的发家史。

第一位咱们先说唐代的首富王元宝,这是一位财富多的让皇帝都感叹的人。王元宝,开元时期长安商人,古代资料记载,琉璃做的窗户、房顶晶莹透亮,太阳照出来打在上面非常的好看,所以王公贵族和帝王将相非常的喜爱,但是在那时,琉璃仍然是非常稀有的建筑装饰材料,材料非常少,可见琉璃在唐朝的珍贵程度,这就推测贩运琉璃的利润有多大。掌握稀有资源,奇货可居,这就是王元宝发家致富的诀窍。

那么在当时,王元宝到底多有钱呢,皇帝也好奇的不行,经常召唤他一起聊天。有一次,唐玄宗忍不住召见王元宝,问其家财到底有多少。王元宝自信的答道:“臣以一匹布抵一棵树到终南山,当终南山的树都没了,我家里的布还能剩下”。在古代,衡量一个人的财产,除了金银珠宝田地外,布帛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标准。在当时,一匹绢可以兑换十石粟。他家的房子以金银叠为屋壁,宅中的礼贤室以沉檀为轩槛,以碔砆甃地面,以锦文石为柱础,并把铜钱当地板砖,铺在后花园的小径上,称这样可以防滑。总之,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王元宝的财富来路应都是光明正大,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得的,并且拥有良好的声誉,如果靠坑蒙拐骗发迹肯定早被人举报,在开元盛世上有明君、下有贤臣这个时代,绝对逃不过律法的制裁。

第二位富豪石崇,他的名声就差很多了,从他原始的资本积累就看出他日后也不是个仁义之辈。石崇,西晋人,年少敏慧,勇而有谋。20余岁任修武县令。元康初年,石崇出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在荆州任刺史时,假扮强盗,抢劫路过当地的客商,手段之血腥,知法犯法,用这个手段积累了不少的财富,然后发了家。用赃款行贿上司,得以入京作官,加入了坐在办公室贪污受贿的官僚队伍,积下了更大的家当,成为晋帝国的超级大款。

石崇这个人特别爱炫富,最著名的是当时的国舅王恺斗富。两人斗富从厨房开始:王恺用麦芽糖涮锅,石崇用蜡烛当柴烧;然后赌到了路上:王恺在四十里的路面用绸缎作帷幕,石崇针缝相对地把五十里道路围成锦绣长廊;最后又回到房子上赌:王恺用花椒面泥房子,石崇则用赤石脂作涂料……王恺屡斗屡败,后来王恺又从司马炎哪里拿来个珊瑚树,自信心一瞬间增长十倍,扬扬自得地拿着珊瑚树去石崇面前炫耀。石崇地回答是不发一言返身回屋,拿了一柄铁如意砸向珊瑚树。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皇家奇珍击成数段……王恺看到自已的王牌宝物毁于一旦,当即气冲牛斗,要和石崇玩命。石崇的反应是从容一笑,说了声“区区薄物,值得发那么大的火吗?我赔你损失还不成吗?”转身命令贴身秘书返家取出家藏珊瑚树任王恺挑选。秘书捧出的珊瑚树有几十株,高大的约三四尺,次等的约两三尺,似王恺所示的珊瑚树要算最次等的。石崇指着珊瑚树对王恺说:“君欲取偿,任君自择。”事到如此,王恺只好认输,两只脚抹油走人,连击碎的珊瑚树也不要了。

当然了,这么高调的人最后的结局肯定也是没有好下场的,最终也是死在了财富上,身首异处。

第三位是清代的伍秉鉴。17世纪后期,广州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口岸”。依托这个黄金口岸,手持官府赐予的垄断外贸权,加之自身的努力经营,广州十三行这个商人群体迅速崛起,与两淮盐商、晋陕商人一起,被后人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 伍秉鉴便是这“堆满银钱”的十三行商人中的一员,在接手了父亲的生意后,他首先“征服”了洋商,然后凭借天生性格谦恭顺从的做法广结善缘,与许多洋商建立起私人的友谊,而且彼此信赖,与东印度公司走私鸦片,最后资产达到2600万两,被西方学者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

1843年,清朝让他的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100万元债务,童年在广州病逝。

第四位是位白手起家的穷苦人,也是一位隐形富豪,他叫王炽。他从小聪慧过人,勤劳又好学,甚至有神童的美誉在外。刚成年的王炽也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对于乡里横行霸道的恶人很是看不惯,便想要教训教训那个恶人,没想到失手把恶人打死了,为了避难他拿着变卖衣物的十两银子出去闯荡,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就连本带利的积攒够了百余两银子。王炽并不满足于小本生意,他有自己的想法,有了这百余两银子,他组织马帮,扩大经营范围,苦心钻研如何从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经历很多的艰难险阻,但他没有因此放弃,凭着自己的诚信和过人的胆识克服了重重险阻,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商号“天顺祥”。

王炽投巨资于刚兴起的银行票据汇兑行业,以当时昆明的“同庆丰”钱庄为龙头,在当时全国22个行省中的15个行省及香港、越南、马来西亚设立分行,在当时英国报刊上都刊登过王炽的消息,在富豪榜上,王炽的排名是世界第四,通过这一点就可以知道王炽有多少钱了,否则也不能登上富豪榜。

第五位想必大家也都听过,他就是元末明初商人、巨富沈万三。起初沈家在周庄耕种的是一片低洼地,只出产芦苇和茅草。但他们勤于耕作,使之成了产量颇高的熟地。沈万三父子种的庄家,每年都能在粮仓里储存无以计数的粮食。元代苏州富室陆德源富甲江左,很欣赏沈万三的聪明才智和经商信用,把财产全部赠送给沈万三,沈万三得到了陆德源的这笔巨资,如虎添翼。沈万三一方面继续开辟田宅,另一方面把水路交通发达的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把内陆的丝绸、瓷器、粮食和手工艺品等运往海外,又将海外的珠宝、象牙、犀角、香料和药材运到中国,开始了对外贸易活动,很快使自己成为江南第一豪富,创造了令世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当时沈万三实在太富有了,富的让当时的朱元璋都眼红的不行。沈万三有老婆13个,银子折合20多亿两,放到现在,估计比尔盖茨都得汗颜。朱元璋打天下时,沈万三在两浙豪富中首先输粮万担,献白金五千两,几乎是朱元璋军队的总后勤部,觉悟很高,马屁拍得很早。可是,建国后,朱元璋偏要穷其所有,要他每年献白金千铤,黄金百斤,还巧立名目,命他造六百五十间廊房,养数十披甲马军,并对他的广袤田地征收重税。不仅如此,在修建南京城时,朱元璋命他修筑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占整个城墙的三分之一,用掉不少家财。

富可敌国的沈万三遇到智可取国的朱元璋,没有别的结局。穷人朱元璋即使做了皇帝,估计还是改不了吃大户的旧习。最后落得个被朱元璋发配云南充军,财产没收的下场。

朱元璋与沈万三的较劲故事是惟一的一次大政治家与大商人的角斗。多少带有悲凉意味的题材,指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中国近百年积弱的滥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