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冷≠宝宝冷,不想娃晚上睡觉踢被子,要做到“三盖两不盖”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5-07 发布于黑龙江省

如果人类幼崽的迷惑行为有排行,那么,“睡觉总是踢被子”一定榜上有名。明明大人感觉并不热,为什么宝宝的小手小脚就那么不踏实,总是蹭蹭几下就能把被子踢掉?几乎每个妈妈,都要顶着黑眼圈熬着深深的夜,一遍又一遍地给娃盖被子,身心疲惫。

李女士就刚刚经历了这样的崩溃时刻,本以为熬过了寒冬之后,儿子豆豆能够从感冒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却没想到又一次中招了。

老人冷 宝宝冷,不想娃晚上睡觉踢被子,要做到“三盖两不盖”

婆婆责怪她太早给豆豆从冬季的厚被子换成了春秋被,这让李女士很委屈。因为冬季的被子着实太厚,而且换成了春秋被之后,为了不让豆豆着凉,李女士每次都给他盖得严严实实,可是豆豆还是经常踢被子。

在医院就诊的时候,婆婆还在责怪。儿科医生仔细询问了情况之后,打抱不平地对李女士的婆婆说:“阿姨,您就不要责怪儿媳妇啦。她做得对,如果还盖着那么厚的被子,孩子出一身大汗可能感冒的更严重!”

婆婆明显不服气,医生直接对李女士说:“你错只错在给孩子盖得太严实,挡住了他散热的通道,所以才会热地踢被子,最后才着的凉!”

老人冷 宝宝冷,不想娃晚上睡觉踢被子,要做到“三盖两不盖”

“可是,晚上是真的凉!”婆婆不甘心地说到。“咱不能用大人感觉的热来衡量宝宝的热,你们如此害怕宝宝着凉,往往害得宝宝热出毛病!”医生严肃地说。

和李女士一样,大多数家长都特别害怕宝宝着凉,所以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殊不知,我们的用心良苦却往往让宝宝苦不堪言。

宝宝身上的三把火,还真不是迷信!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相对于冷来说,宝宝更怕热

Ø 源头上,宝宝的产热较多

宝宝的新陈代谢比大人要快很多,快速的新陈代谢会让体温有所升高,很多父母发现宝宝入睡之后会轻微出汗,就是这个原因。

老人冷 宝宝冷,不想娃晚上睡觉踢被子,要做到“三盖两不盖”

Ø 宝宝的散热方式受限制

手和脚是重要的散热通道,但是为了暖和,很多人把宝宝的手脚盖得很严实。这阻碍了四肢散热的通畅,导致热量在被窝里面聚集,会让宝宝觉得很热。

Ø 积食等因素添柴加火

小年龄的宝宝会有喝睡前奶的习惯,大一点的宝宝也经常由于父母的喂养方式不当,或者是零时摄入较多从而产生积食。当消化系统负担较大的时候,会产生胃火,从而引起肚子和四肢温度升高。

老人冷 宝宝冷,不想娃晚上睡觉踢被子,要做到“三盖两不盖”

大人感觉到热的时候会掀开一部分被子来散热,但是宝宝还小,不具备这个认知。所以当最后实在太热的时候,往往是胡乱一顿踢,只要被子掀开了就舒服了。宝宝这么怕热,但是着凉感冒又让他很遭罪,那么,在舒适和不着凉之间,我们该如何找平衡?

秘诀就是—— “三盖三不盖”。

三盖,呵护重点部位的温暖

①肚子

脾、胃、肠道等重要的脏腑器官都在肚子里面,如果肚子着凉,消化系统会很容易受到伤害,出现腹泻、腹胀等不适。尤其是肚脐周围,一定要重点保护。不管是多热的天气,也不能让孩子完全光着肚子睡觉。

老人冷 宝宝冷,不想娃晚上睡觉踢被子,要做到“三盖两不盖”

②囟门

小月龄宝宝的囟门还没有闭合,容易受风,进而引起头痛。所以建议长时间开空调的时候,给宝宝护好囟门。(对于囟门已经闭合了的宝宝,这一点可以跳过)

③膝盖

宝宝膝关节受冷,短期看可能后果不明显,但是长远来说可能会让寒气入侵引起关节疼痛。这一点在夏季尤其要引起重视,父母可以给宝宝戴上护膝。

三不盖,保持散热功能的顺畅

1)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宝宝热起来的时候往往会是额头先出汗,因为头部感知热的能力较强。而且在头发的影响下,头部更加容易聚集热量。所以如果不是特别寒冷,不要给宝宝整个头部戴帽子保暖。

老人冷 宝宝冷,不想娃晚上睡觉踢被子,要做到“三盖两不盖”

2) 手和脚

四肢是人体散热的重要通道,如果温度不是很低,建议在上半夜适当地把宝宝的手脚露出来散热。待下半夜气温降低很多,再适当地盖上被子即可。

如果你曾给娃盖被子盖到崩溃,说真的,我特别心疼你,因为明白你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但是,我更加心疼你的娃,因为娃实在是“有人说不出啊!”

育儿路上诸多苦,快点用“三盖三不盖”的妙招把自己和娃都从这场痛苦中解脱出来吧。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