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生最大熊市

 激流一舟 2022-05-07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我认为,我们目前正处在我此生最大的熊市当中。才刚刚开场不久,还有大得多的行情。”

——熊市行家David Wright,78岁

凡是市场,皆有动荡。

全球市场的焦点从美国国债(对美债收益率上涨的担忧)转向了美国股市(对美股下跌的恐慌),美股的下跌警报一日不解除,金融市场便一日难安。

周五美国股市的跌势未能止步:

图片

| 标普500指数收跌0.56%,连跌五周,创下2011年来最长纪录。纳斯达克100指数收跌1.22%,连续第五周下挫,创下2012年来最长纪录。

单从收盘数字上看,这样的跌幅算不上什么,但其仍旧处于本轮走势低点,尤其是跌破了技术分析师关注的“前期低点”,因而下行警报还没有解除。

现在美股的问题似乎变得严重了。

第一,好消息不再是好消息

昨晚公布了强劲的非农数据,但股市的反应仅仅是应声小幅上涨,然后回吐了大部分涨幅。过去,即使是坏消息也被解读为好消息,而现在好消息不再是好消息,这是根本性的转变。以往是每次下跌都有人买入,如今则是每次反弹都有人卖出。

美国4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42.8万人,高于预期的39.1万人(暗示劳动力需求依然坚挺)。与此同时,备受华尔街分析师关注的分项数据薪资增幅放缓(这可能是通胀缓解的一个积极信号)。

第二,技术面破位

从技术图表看,标普500指数相继跌破200日移动均线、100日移动均线和“前期低点”,下方再无支撑。如果没有救市行动,那么下跌才刚刚开场,可能还有大得多的行情。

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迈克·威尔逊(Mike Wilson)预计,标普500指数将至少跌至3,800点,最低有可能跌至3460点。

第三,美联储信誉受损

加息日当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排除了加息75个基点的选项,市场满心欢喜,美股创下44年来最好的加息日表现。但也正是这句话埋下了市场动荡的根源——仔细品味一番过后,市场回过神来——美联储不可信了。你不能在电视上谈论所有不确定性(加息75基点),然后排除某种政策反应,现在市场对鲍威尔坚决地将75个基点的加息幅度排除在外感到惊讶。过去人们在美联储身上看到了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但现在这些优点全部转化为了缺点,反倒成了市场的主要对手。

前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周五说,他对鲍威尔就那么毅然决然地排除了那种可能(加息75基点)感到吃惊。

更要命的是,在加息一天后两位美联储官员发表了“不顾全大局”的讲话。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里表示,若供应链问题持续,美联储将被迫更大幅度加息(暗指超越50基点)。

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表示,在遏制通胀的斗争中,任何可能的措施都不应该被排除掉,包括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

就在一天前,他们的老板鲍威尔才刚刚笃定地保证,75基点的加息并不值得考虑。

美联储还可信吗?你需要想象美联储失去信誉,那就是每个资产类别的波动性都在飙升。自加息日以来,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股市大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保持在3%以上。

著名的债券市场策略师穆埃里安表示,美联储需要像欧洲央行上周那样,向我们解释为什么通胀预测如此离谱了这么长时间,以及如何完善通胀方法论。

第四,投资者信心缺失,唱空之声不绝于耳。

过去,投资者逢低买入就能赚钱,但现在他们被吓坏了。

唱空美股的人开始变多。

图片

| 熊市行家David Wright,他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一分未亏

熊市行家78岁的David Wright称,我们目前正处在我此生最大的熊市当中。才刚刚开场不久,还有大得多的行情。

Leuthold Group首席投资策略师Jim Paulsen(入行40年的老兵)说,我跟别人一样害怕。我入行将近40年——但没有因此更轻省,因为你永远无法十拿九稳,而且你也知道自己过往曾经犯错。

Kingsview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投资组合经理Paul Nolte表示,目前感觉有点像2000年、2002年,市场持续盘跌,不时出现一些反弹。

22V Research创始人Dennis DeBusschere表示,遇到上涨就得卖出,因为风险资产走高意味着你没有对抗通胀!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好。“通胀冲击”、“利率冲击”、“衰退冲击”,危险还在后面等着你。

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你有危机意识,那么赶紧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拥有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短期走势根本不值一提。交易系统绝不是一个买点和一个卖点那么简单,在面对危机和机遇的时候,能抛开个人的担忧,疑虑,恐惧等各种情感,去完成设定的操作。华尔街操盘术2.0版:与大众为敌》第四个章节,将从“下单”到“执行”再到“离场”整个流程做了高人一等的讲解,帮助你减少在决策中人的情感因素,通过建立规则的方式,使盈利变得稳定。最终慢慢变富。长按下方图片,或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