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津门跤魁张魁元」南市收徒 十年全国夺魁

 古稀老人赵 2022-05-07 发布于北京

跤坛豪杰张魁元纪事(四)

杨子明跤场露锋芒

张魁元南市收高徒

初春,刚解放的天津城。

一个不知名的年轻人来到“新三不管”跤场,接二连三摔败天津几位名师的高足。观众为新来的小伙子大声叫好,比平时多一倍或几倍地往场子里扔钱。

“洪师兄,别光看钱,场子都叫这小子给'踢’了!”败在这个年轻人手下的贾某极力怂恿跤场台柱子洪升上场。

按跤场的规矩,新来乍到的人是不能赢跤走的。刚出马的摔跤手,师父都要嘱咐,某某跤场,某某是台柱子,决不能摔倒人家的台柱子。一则是武林中的义气,二来省些是非。然而这个年轻人全然不懂这一套,只晓得凭功夫硬摔。他见洪升穿跤衣时观众都鼓掌,心想此人必非等闲之辈,不是台柱子,也是当今名手,正好试试自己的技艺如何。

二人抱拳相让,各自进招扭在一处。洪升使出浑身解数也没占上风,终以一跤之差败北。

当时在场的高手十分震惊,一代宗师身份的洪升,败在无名小辈之手,突出意料。大家纷纷向前询问小伙子姓字名号,跟何人练艺。小伙子淡淡一笑:“我叫杨子明,新来天津居住,下礼拜再来请教。”说完,拱手而去。“新三不管”跤场被一新来侠士“踢”了的消息不胫而走。

旧社会,你就是武林高手,若是没有根基,在跤场中也站不住脚。要不请高人把你摔伤,要不夜晚走单时给你个突袭,再不行唆使妓女缠你,让你无力去跤场……总之,那时出一名真正的摔跤好汉,障碍重重。

解放初期,旧俗还没完全改掉。贾某挑唆洪升三番五次去请张魁元:“九爷,您可得出马了。”

魁元微微一笑:“新社会了,还弄这一套,你们的功夫不行,回家练去,练棒了再赢他。”

贾某不怀好意地说:“九爷,姓杨的这小子不分老少有谁是谁,你的徒弟也叫人家摔了,这小子扬言要踏平津卫的所有跤场呢!”

对于贾某的话,魁元是不信的,但也听人传说杨子明“踢”了跤场,为了以武会友,看看杨子明怎样个摔法,张魁元带着自己得意弟子王岚峰来到了“新三不管”跤场。

贾某见这爷俩来了异常高兴,端水递烟(师徒二人均不抽烟)百般殷勤。

他悄声告诉魁元:“九爷,那边坐着的那个呆头呆脑的就是杨子明。您先让岚峰跟他摔,等他累了您再拿乏龙,把他摔废了完啦!”

顺着贾某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子明虎背熊腰,一脸的憨厚像,毫无哗众取宠之态。

贾某张罗着让子明和岚峰穿上跤衣,走到场子中央:“众位爷们,有钱的帮钱场儿,没钱的帮个人场儿,这一对跤可是真刀真枪玩了命的。这一位是上礼拜没有对手的杨子明,那一位是天津高手王岚峰大老九的掌门大弟子。”

贾某的开场白里暗藏杀机,喋喋不休:“王岚峰的授艺恩师大老九张魁元也来观战,那是南七北六的总镖头,打遍全国无敌手。若是徒弟败阵,师父一定亲自下场。”

贾某晃着光头眨着小眼,绕场一周:“众位爷们,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请把零钱预备好,看到好处只管扔喽!”

贾某嘴叨出了白沫,扭向场子中央:“哥俩卖力气,我给二位敬礼!”

杨子明被贾某叨的有点不耐烦了,但是看到今天这个场面好似单刀赴会,心情也略有点紧张。

二人一交手就摔得难解难分,换腰换腿,进招化绊,好几分钟没分胜败。

忽然,子明双手抓住岚峰右腕,往上一撅,借岚峰提气的一刹那,撤左步弹右腿,拧腰挥臂,一招“弹拧子”,就像甩鞭子似的将岚峰摔倒在地。众人哗然,魁元也连连叫好。了解岚峰的人,都看出杨子明功底深厚,厉害异常。

岚峰不愧受过高人指教,输了跤不急也不慌,有意露出破绽,伸出右腕,让子明抓住,往后一送,备步转体,借劲抢在前头,一招“手别”使杨子明来了个空中倒立。真是“<span data-bjh-target='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二人大战半时,摔成二比二,各怀敬慕之心握手言和。

贾某走到场子里,顾不得拾观众扔来的钱,眨眨小眼睛,对子明说:“兄弟,好!功夫真好,佩服,佩服。跤衣你别脱,九爷还要领教……”

魁元赶紧走上前去:“今天不摔了,他们都累了,改日吧!”

杨子明见魁元光明磊落,如此待人,深受感动:“老前辈,我还有劲,请您指点指点吧!”

魁元见子明语言中肯,十分好学,不由得兴趣盎然,脱光膀子走到场子中间。观众见魁元身上露出凹凸不平的腱子肉,齐声喝彩。

二人客套一番,插招换式战在一起。

一个依仗年轻力壮血气方刚,展开猛攻;一个久经大敌功力绝伦。以逸待劳;一个绊套连环左右开弓,上中下三路进击;一个闪展腾挪软硬兼施,看出破绽点到而已。外行人看得眼花缭乱,内行人看得频频点首赞不绝口。

杨子明瞅准机会双手抓住魁元右手,用九成功力向上一撅,想用“弹拧子”摔倒对方。

张魁元借劲使劲猱然而上,长身形跨右步,左臂裹住子明脖子,右挽后领,转虎躯横左腿,一招“切别”把子明的身体别到空中。

此刻的子明两只手臂被魁元锁住,动弹不得,脖子被魁元夹住,身子失去平衡。

子明暗叫不好,闭双眼运气力等着挨摔。心想,这下绊子下去,不是闭气也得路臂折。出人意料,着地时轻飘飘,哪儿也没伤着。

原来魁元利用“打闪认针”的功力把子明别到空中,在子明将要着地时用左手提住子明大领,轻轻将其放置地上。这实在是魁元手下留情,不愿伤害子明。

观众为这场漂亮的表演鼓掌称绝,赞叹魁元偌大的身躯却敏捷异常,难怪他能独步武林。

贾某看出魁元无伤子明之意,只好躲到一边喝茶水抽香烟当高级观众去了。

魁元又摔了子明几跤,只摔得子明口服心服。

事后,子明请人介绍,拜张魁元为师。从此,杨子明技艺疾进,在解放初的十年里,所向披靡,在全国性的摔跤比赛中,一跤不输,保持了十年中量级全国桂冠。与张魁元一道,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国式摔跤运动健将。(王宝禄 姚宗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