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肝炎的中医辩治

 循天园 2022-05-07 发布于广西

患乙肝近两年,乙肝五项检查:HBsAg+),HBeAg+),HBc-);肝功能检查:ALT230IU/L)。

症状:现肝区疼痛而胀、口苦、头晕、疲乏无力、腰痠痛、大便不爽。身目俱黄,尿少黄赤,纳呆泛恶,胸闷苔腻,纳少尿少、苔白腻挟黄色、脉弦滑。

中医辨证:湿热犯肝胆,疏泄不利,湿重于热。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疏肝利胆。

姜春华的龙胆苦参汤加减:龙胆9克,苦参15克,胆南星9克,栀子15克,对座草30克,米仁90克,苍术15克,砂仁1.5克,茯苓皮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10剂,肝区胀痛、口苦、尿黄诸症明显减轻,饮食好转,面色转润,守方加减治疗。

一个月后复查肝功,ALT降至28IU/L)。再与上方加减进退,巩固疗效。其后多次化验肝功,ALT值稳定在正常水平。

按语:急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等类型,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古人很早就观察到黄疸一症,其中就包括本病,历代医家对黄疸的病因病机论述颇多。到清代,多归因于湿热,有湿热并重,湿重于热,热重于湿之分。

其病因有内因与外因两种,一种认为脾为胃行津液,津液行则小便利,若胃气衰,脾气弱,不能为胃行津液,湿停于内,湿生热,热滋湿,二者相生,熏蒸日久,热气成黄。另一种认为外因所致,如南方湿热交蒸,易致黄疸。

提示:本医案方药、针灸须在中医指导下加减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沈文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