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蔺玉林小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古蔺同乡会 2022-05-08 发布于四川省
玉林小学校

晏云波

题记 .

在曾经穷困的日子里,玉林人民从未穷过教育!琅琅书声,化成喜人的绿色,泼向大山深处的玉树林,秀片永恒的春光。

玉林小学好风光,耶,好风光!大桥横卧伴学堂,张虎寨中茶园秀,酸草柏杨绿满冈。

玉林小学好风光,耶,好风光!五里山峰绕村庄,万长沟堰甘泉涌,三尺沃土翻泥浪。

玉林小学好风光,耶,好风光!玉树林间桃李香,山花烂漫春四季,辛勤园丁浇灌忙。爱家乡,爱祖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孩子们用饱满的激情,整齐地唱响了《玉林小学好风光》的校歌。动听的歌声伴随鲜艳的国旗,飘荡在校园的上空;动听的歌声撞进无边的绿色,铺满环抱学堂的群山;动听的歌声融入怡人的清风,飞向充满诗意的远方;动听的歌声撩动多情的文字,把玉林小学的昨天、今天、明天跃然纸上。

01

昨天的玉林小学


不甘落后的玉林人民,早在1969年就在这块充满顽强气息的土地上办起了自己的教育。那时是借杨洪坝何绍君、何绍恒的堂屋作教室,余道平、何登甫两位老师开启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玉林教育的先河。

左:借何绍恒、何绍君堂屋办校旧址;右:何登甫老师用自己堂屋办学的旧瓦房。

借农家的房子办学,总有诸多不便。1970年,在李国轩支书、丁远尧村主任的主持下,在那个还吃不饱饭的年代里的玉林人民,在一个叫“学管上”的地方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也就是今天的玉林村党群服务中心那个地方,便是昨天的玉林小学诞生之处。当时的校舍是土、木、瓦结构。打土墙的泥巴是玉林人民用背篼一背一背的从一公里多的一个叫“上马槽”的地方背来的。大生产队时,这种集体事业是按约定的标准进行分摊:背泥巴要评工分;木材与瓦按户数与人口多少来摊派。勒紧裤腰带的玉林人民,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让余道平老师、何登甫老师把五十多个孩子从农家堂屋里带到了自己的两间土、木、瓦结构的教室里。

学管上的玉林小学旧址(党群服务中心所在地)

由于是土墙,“学管上”的玉林小学在历经十年风吹雨打后,在1980年以土墙垮塌而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没有了学校和余道平老师离开人世后,何登甫老师又把这几十个孩子接到了他自家的堂屋里继续教学。老师和孩子们又回到了玉林最初有书声的那个地方——杨洪坝。何登甫老师把家当学校、把学校当家,一个人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一干就是5年。

深处大山中的玉林,人户稀,人口多,地面广。当时有的孩子到杨洪坝何老师家里来读书要走几公里山路,很不方便。于是,在生活条件稍好点儿的1985年,玉林1组、2组、7组三个小组的村民便在“羊儿堡堡”这地方修建学校;玉林3组、4组、5组、6组这四个小组的村民又在“抬沙坝”这地方另修学校。这时,玉林的地盘上就有两间玉林小学了。

王家会老师与新分大学生实习老师丁海松在羊儿堡堡的玉林小学合影

“羊儿堡堡”的玉林小学,修在一个圆堡堡的山顶上。整座山从山脚到山顶,碧树丛生、杂草丛生,唯独山顶上空出一个大坝,约900平方米,而周围也是翠柏环抱。就在这样只有900平方米的空坝里,一间砖、木、瓦结构的学校便坐落于此。“羊儿堡堡”的地形与环境,也许是好放羊子才得此名。而那时的玉林人民通过艰苦奋斗(砖、木、瓦按户数与人口分摊),把羊子的乐园变成了孩子的乐园。从1985年到1998年,琅琅书声与欢歌笑语便天天在“羊儿堡堡”上空升起。

“抬沙坝”的玉林小学,修在一座山前的土坝里。因为这个地方的泥土是一种当地人叫“冷沙”的,非常适合打土墙,故名“抬沙坝”。聪明的玉林人民就地取材,把这里的山的一部份挖掉,拓宽了校园面积,挖来的“冷沙”就用来打校舍的土墙。照样是通过艰苦奋斗(土墙的泥巴按每人分摊斤数,木与瓦按户数与人口分摊,每人2匹半瓦角),一间占地约800平方米的土、木、瓦结构的小学校便在“抬沙坝”建起了。“抬沙坝”的学校,与一座小山相伴,周围都是群山高耸环绕。从1985年到1998年的14年间,琅琅书声与欢歌笑语融进绿色,在“抬沙坝”定格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何德国老师在已看不到学校的抬沙坝的玉林小学留影

不管是借农家堂屋作校舍,还是“学管上”的玉林小学、“羊儿堡堡”的玉林小学、“抬沙坝”的玉林小学,这一路走来,都充满了艰难困苦,都彰显着顽强拼搏!60年代末与70年代初,吃不饱饭时的建校,充满了李国轩支书、丁远尧主任与各队队长及玉林人民的不可磨灭的功劳;80年代初的建校,充满了余化刚支书、唐举刚主任与一队长丁访余、二队长付元俊、七队长何登宪、三队长黄远邦、四队长丁访丙、五队长唐友贵、六队长丁远科及玉林人民的不可磨灭的功劳。堂屋里与“学管上”的校园里,淌下了余道平老师、何登甫老师的汗水、“羊儿堡堡”的校园里,淌下了何登甫老师、王家会老师的汗水;“抬沙坝”的校园里,淌下了何德国老师、丁本端老师的汗水。

曾在抬沙坝的玉林小学任教过的丁本端老师

大公无私、一身正气、令鬼神都敬畏的李国轩支书

为昔日的玉林小学奉献的丁远尧村主任

为昔日的玉林小学奉献的唐举刚村主任

这些土生土长的人,用土土生土长的朴素情怀,滋养着朵朵土生土长的山花。绿色的山风,永不停息地不变地在这片繁茂的玉树林里吟诵着《陋室铭》;流淌的墨水,在此处感动,涌起了缅怀(余道平、何登甫二位老师皆离开人世)与致敬的诗潮:

李白桃红满目春,迎朝伴晚育花人。

身缠正气滋枝叶,袖舞清风扫垢尘。

挂果飘香天地醉,挑泉护绿意情真。

成灰粉笔施肥料,汗洒苗园万象新。

02

今天的玉林小学


“双河水库”的引水工程,必经紧靠土城镇的玉林村,才能达到二郎镇。玉林那高耸云天的座座大山却阻挡了丹桂清泉的去路。于是,1996年,两座照样高耸云天的石拱桥便横跨在玉林村的四座大山顶上。人们理解的桥,都是横跨江河用来过人过车;玉林的大桥,却是横跨坳口,立足两山之巅,用来过水。当两座分别长约120米的石拱桥建成后,便成了玉林村两道靓丽的风景,瞬间让群山环绕的玉林村诗情画意倍增。当站在玉林各个方向遥望大桥时,“风光无限”的词语定会从心里油然而生。
曾有民间的高手路过大桥处,看到这风景时说:“安逸,玉林的山脉被接起了,这地方好哟!”当这句话传出后,本无一户人家的大桥周边,开始有人搬到这里修房了。这个地方本名叫“张虎寨”,自从有了大桥后,便叫“张虎寨大桥”,最后干脆简称“大桥”了。现在只要说“大桥”,那就是指玉林村的“张虎寨”了。大桥,成了玉林的名片,给玉林村“张虎寨”这块小地盘带来了灵气。

好事成双,双喜临门。当1996年大桥在玉林建成后,1997年,神州大地刮起了“百村扶贫”春风,玉林村被纳入此国家项目。更幸运的是,时任县委书记的尹全忠包玉林村,倾注了大爱;王世权局长带领国土局(对口帮扶玉林村的县级部门)干部走进了大山中的玉林。尹书记与领导们经过几次实地考察与几次听取当时的陈恒平镇长、余化刚支书的汇报后,修路与建校两大项目首先在玉林土地上轰轰烈烈展开了。当时如横空出世的大桥在尹书记眼前一亮,便瞬间深入在领导的心里了。“这里就好!”尹书记非常高兴地说!于是,一座漂亮的钢混结构的两楼校舍便在玉林村的“张虎寨”的大桥下诞生了。学校还没竣工,有了大桥和即将有学校的“张虎寨”,便如春笋般冒出了近百户人家。这里灵气冲天!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这是儿歌里的最美画面;“门前大桥下,有间小学堂,”这是玉林村的美丽画卷。在90年代,二郎镇绝大部分学校还是木材房、低矮的砖瓦房、甚至还有土墙房时,玉林小学便成村小中的奇葩了。“高、大、上”的两层楼,每层4间“七·五”教室,玻璃亮晃晃,室内墙壁白粉粉。操场两边有石梯从左右上去进入寝室与村活动室。操场正中的左右两边,分别有两石梯进入教学楼,国旗就在这两石梯正中的共用平台处高高飘扬。教学楼、寝室与厕所前面,围绕房子建成了一长串花园,里面栽满了四季都有开的各种花与四季长青的各种树。花园是小鸟、蜂蝶的乐园;校园是玉林孩子们的乐园,更是梦想启航的地方!这种“口”字少封口一横的建筑造形,看去就给人一种对称美感,也给人一种中规中矩的感受。

就在这样的育人环境里,从大山深处走出了许多优秀的玉林学子:丁玲莉(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在读)、丁贸易(毕业于绵阳师范大学)、丁奎郎(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唐娇(毕业于西华大学)、丁会梅(就读于西南医科大学)、丁腾(就读于宜宾学院)、丁会(毕业于遵义医学院)、聂先会(毕业于四川大学)、丁飘(毕业于成都东软学院)、丁莎(毕业于宜宾学院)、王青(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王双(就读于绵阳师范学院)、何玉明(就读于面南医科大学)、何玉孟(毕业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王方胜(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大学)、余婷(毕业于四川文理学院)、丁祝芳(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陈媛(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余礼刚(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丁芳(就读于攀枝花学院)、丁咏(就读于成都大学)、丁交(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大学)、何茂旗(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丁滔(毕业于江西九江学院)、丁本云(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张茂(毕业于四川西华大学)、丁聪(毕业于重庆大学)。

可是,学校的建成太来之不易啊!

当年在尹书记定了校点地基后,关键的就是靠玉林人民的行动落实了。在太阳露出玉林山头就满含微笑的一个早晨,陈恒平镇长气喘吁吁地跑到余化刚支书家告知:“余支书,快快快,今天尹书记他们要来了解学校修建情况,如果今天动不了工,以后就免谈这事了!”十万火急!哪顾得上倒茶水与吃早饭,陈镇长与余支书急忙一起又跑路到大桥处,与村组干部和知名人士们共商学校动工一事。正值农历四月,那时的玉米正背包挂红须须。但深明大义的玉林人民忍痛割爱,不一会儿,近6亩地的红须须玉米被砍倒了。在那靠泥巴吃饭的年代,真的是砍得心头痛啊!腾出了地方后,带着惋惜且又更带希望的玉林人民便进入地基,轰轰烈烈地动工了。

为玉林小党建设付出过心血,英年早逝的二郎镇原镇长陈恒平

这股办好自己教育的热潮,深深打动了尹书记与同行考察的领导们!“给你28万,余支书!”尹书记带着鼓励与赞赏的口吻说。28万,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啊!为了感恩县上各位领导对玉林教育给予的大爱,无比高兴的余化刚支书给同行的县镇领导、村组干部、知名人士敬酒而陪喝了28杯酒。就是这28杯感恩酒,让琅琅书声久久回荡在长满玉树且成林的大山之中;就是这28杯感恩酒,让鲜艳的国旗成为玉树林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

有这样好的支书与村组干部,有这样好的玉林人民,学校的老师怎敢懈怠?从1999年秋期正式招生后,来这里的不管是外地老师还是本地老师,都把“不能对不起玉林的父老乡亲”这句话牢记心里,时刻激励着自己在教书育人的玉林路上不断前行。从贵州省赤水市考过来的英语专业毕业的赵勇老师,为玉林的山区教育做过贡献;从泸州过来的毕业于四川警察学院的梁同林老师,与一群山里娃共度了5个春秋。

但凡在今天的玉林小学读过书的玉林学子们,一定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这些辛勤的园丁:雷未先、孟德容、杨素、陈剪花、张会英、李永燕、甘江华,何孟、朱俊昌、丁访进、何登甫、何德国、王家会、王松、丁本达、丁江、丁潘、赵先琴、丁旺、李如国、邓开敏、谢金枝、雷光谋、李琴、聂像臻、刘宗祥、明陶英、雷林、王胜、王领、丁文、尹丽、聂风敏、王元元、胡勇、明祖会、冯滔、朱青叶、雷光华、何林茂、龙玉阳、邓国威、明浪、杨浩、陈茂梅、丁海松。

在这么多老师中,良心遣我必须在这两个任过学校负责人的老师的身上多洒点墨水。胡勇,古蔺城里人,考进玉林小学时才22岁。一个年轻的城里人,没有一丝浮躁与轻狂,反而在大山深处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坚守了5年;丁本达,这个土生土长的玉林人,用土生土长的朴素情怀,长年累月地哺育着一片又一片土生土长的山花陆续绽放。

玉林小学的丁本达,是勤杂工,给新来的老师腾寝室,他满身灰尘、满头大汗;是电工,学校的线路安装,为了节省开支,他自己完成;是修理工,桌椅烂了,他找来工具,耐心地修理好;是泥水匠,操坝教室地面破坑了、墙壁白粉脱落了,他找来工具、提着灰桶,把残缺补上;是环卫工人,学校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被撤走后,学生少了且年龄小了,他拿起扫把扫操场、提水冲厕所。沉默寡言的丁本达,堪称玉林小学的好人,也堪称玉林村的好人! 

曾在大山深处的玉林小学工作5年的城里人胡勇老师

丁本达老师、丁海松老师、何孟老师与校管会何德强同志在校园大扫除


玉林村的好人很多很多,在这个好人堆堆里,不好的会变好,好的会变得更好!在好人成堆的玉树林里,坏事都一定会变好的!如2021年秋期的玉林小学“风貌改造”这项千年都会盛放光彩的工程,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近些年,太阳一晒就是长时间的火辣辣,雨水一下也是长时间的倾盆倒下,这就造成了教学楼顶的拦水线损坏不能驻水而从楼顶四周流下来,使得墙壁上淋湿,走廊上积水。这时,一批批玉林好人又站出来了,一个玉林小学的风貌改造工程便又在玉林热土上依旧轰轰烈烈展开了。带领玉林好人实施学校风貌改造的这些领头人分别是:丁访进、何德强、何登洋、丁访均、余化刚、何月强、王仕兴、丁访欢、罗启江、唐友贵、吴开平、丁本虎。

余化刚,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支书。1977年入党就任村主任,1981年至2007年一直连任玉林村支部书记,现在该叫老支书了。奔八十的余老支书,在这次玉林小学风貌改造工程中,又携手另一位近七十的丁访均老支书与共产党员王仕兴,把共产党员的风范展现得淋漓尽致。感动的笔墨把“退休不褪色、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等赞语送给两位老支书与共产党员王仕兴,一点也不为过!

在郎酒厂上班的丁访进,经常带着下班后的疲惫到镇上相关领导那里进行请示、汇报学校风貌改造的相关事宜。

负责施工的近六十岁的何德强,每天比工人来得早,他总是先到搭好的架子踩一踩,看架子是否稳固。为了使木架有更好的承受力,每根横梁与木条,他几乎都亲眼看过、亲手模过。在房盖的施工过程中,房顶上随时都有何德强的身影。也许老天会这样安排:从今以后的玉林小学的艰难发展进程中,应该有何德强的忠诚与艰辛一路相伴。

站在架子上负责施工安全的筹委会的何德强

为吴家沟工地上提供一百多人吃饭的何月强,在风貌工程实施的那段日子里,放下了手中挣钱的活。有一位开小酒厂的爱心人士捐了一桶酒,何月强担忧这桶作为捐资的酒惹是非,自己当着筹委会的面,按市场价买下了这桶酒,把现金交给了管钱的同志。

在贵州有工程的丁访欢,让人帮自己管理好工队,开车回来把心放在了风貌改造工程上。在一次收支情况的碰头会中,出现了资金差口,这个满脸络腮胡的具有张飞、李逵气质的硬汉说:“我来承担一万,就是腰杆压断了也要伸来顶起!”负责资金支出的丁访欢还有一句话:“不管哪个来干这风貌工程,我必须是看到货真价实后才付钱!”

在吴家沟工地上有一百多人工队的何登洋,也是请人帮自己管理工程而把宝贵时间花在了玉林小学的风貌改造工程上。

七十多岁的唐友贵,家人眼睛不好,但在风貌改造工程中,他经常没有照顾家人,而全身心的奔波在公益事业上。

原村主任罗启江,不怕隔河渡水与奔波,身体力行而展示出的“办好家乡教育”的精神,感动了远嫁到贵阳等地的玉林姑娘而纷纷伸出援手。

吴开平、丁本虎,不顾上班后的劳累,又把休息时间花在了学校风貌改造中。

这些玉林小学风貌改造的领头人,真可谓功不可没、德耀千秋!

当看到那一笔笔充满大爱的捐款,胸中油然而生敬意,股股感动一下子涌起心潮。在万分感动中,心里默默的无数遍地念着这些名字与捐款数:丁小华壹万、丁方欢壹万、何登洋伍仟、何登卫壹仟贰佰、何月强壹仟、丁华江壹仟、丁杰军壹仟、丁仿明壹仟、丁浪壹仟、何德强壹仟、张运钱壹仟、丁本兴贰仟、黄平安壹仟、何德国贰仟、丁访进肆仟、丁梦益壹仟、丁访平壹仟、丁迅贰仟、丁其兵壹仟、丁胜壹仟、丁利华壹仟、安小林壹仟、丁洪壹仟、罗仕敏壹仟、余吉壹仟、丁本利壹仟、唐明虎壹仟。

校管会的何德强同志在邓登武老师家接受捐款

为了玉林子弟的读书环境更好,这些玉林父老乡亲们乐意把血汗钱投入到学校建设上。玉林人,可圈可点、可歌可颂!建议今天的玉林小学,增设两堂课:一堂爱心课;一堂感恩课!笔行此处,也不得不写下致敬、感恩与祝福的诗歌:

桥横坳口两山挑,挑担林间玉树浇。

浇透苗园花怒放,放飞梦想架天桥。

山风吟着诗歌,跑过已盖上水泥板的后檐沟,再蹿上盖着红光闪闪的琉璃瓦的屋顶,最后“呼”一下翻过横跨两山的大桥,飘去了充满诗意的远方。

03

明天的玉林小学

 一路走来的玉林小学,虽历经坎坷,但被爱包围的玉林小学,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回首,《同心书屋》里,装满了唐朝会长带来的泸州市江阳区委统战部、区知联会的精神食粮;
《杨花芬芳醉黉门》里,充满了原二郎镇副镇长、玉林村第一书记杨芳同志的关爱与支持;
《牵手山里娃》里,手拉手爱心协会的徐莎、游先贵、宋红丽、马蓉、陈宗辉、张勇、钟旭平、萧宗良、陈勇、雷国伦、李应波、杨于强、温彬彬等爱心人士与小博士幼儿园的李莉、董芳、孙红燕等老师从此就和玉林小学的师生结下了深情厚谊;
《没有血缘的珍贵母女情》里,徐莎和刘楠在从小失去母爱的丁莹的心里驻满了母爱;
《爱在中秋》里,原古蔺县委宣传部新闻部中心主任、泸州市首届十佳记者的年近六十的丁政鑫老师把对玉林小学的关爱化着了祝福、鼓励的华章;
《热浪滚滚》里,女企业家王萍捐来的吊扇与学生买水的资金驱散了袭扰师生们的高温;“霜冬却有春风暖,苗圃将飞花草芳”的联里,吴韦队长与来自全国的队友把“善崇教育”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了玉林。
被爱陶醉的玉林小学激动无语,唯把感恩写进《忆秦娥》:

人虽走,真情永驻童口。童心口。春风拂面,玉林牵手。

红霞映晚天边秀,赤河滋养郎香酒。郎香酒。冬阳温暖,爱如山厚。

这么多爱心一定会成就梦想;这么多真情一定会点燃希望!“诗意校园”就是玉林小学的梦想;“郎酒厂后花园”就是玉林小学的希望!

“诗意校园”的梦想,在一个“教学玉林、诗意人生”的人的心里酝酿了近六年,终于在玉林人民的学校风貌改造工程带来的无限感动中发芽破土,就等待在明天的玉林小学里开花结果了。校门上“唐风窨玉树、宋雨润山花”的对联,折射出了玉林小学师生们“诗和远方”的理念;校园内墙壁上的十块大展板,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玉林小学师生们对一切“真、善、美”的感恩与致敬及对明天的玉林小学的美好憧憬。

起步“诗意校园”的玉林小学校

“郎酒厂后花园”的希望,是在2021年秋期玉林小学难忘的开校时随风声吹进来的。在这个不平凡的开校里,吹来了几股股风。但这风是秋风,而不是春风。好在的是风里夹杂了一个“郎酒厂后花园”的美好希望。风声说:“吴家沟的郎酒厂有职工近千人,许多工人有孩子,而玉林小学就在离厂约三公里的大山背后,工人的娃儿会来玉林小学就近入学,郎酒厂也会把玉林小学及玉林村打造成后花园。”嘿,仔细一想,还真的有点儿像!难怪,在风貌改造工程竣工后,盖着红红琉璃瓦的房梁上,天天有跳梁的喜鹊在上面“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原来是农村风俗流传的迎接客人的喜鹊用叫声呼唤着明天的玉林小学里崭新的一切。

作者与校管会的何德强在四方广告公司审核“诗意校园”的内容
由于笔拙墨淡、才疏学浅,玉林小学,亲爱的玉林小学,我的千言万语难以说尽,就请《玉林小学赋》来作结吧!

玉林小学赋 .

青山莽莽;赤水滔滔。林间玉树,别具风采;坳里长虹,横来石桥。沟,万长沟酸草沟,勾出张虎寨里茶园秀;山,五里山龙甲山,山无柏杨湾中幸福高。人,纯朴人勤奋人,人求学问齐心黉门建;校,土墙校砖木校,笑化艰辛洒汗子弟教。“百村扶贫”项目,春风扑面;一地变富工程,领导支招。公路修通,致富更多,欢歌盈大道;校园改建,求知尤盛,博爱育青苗。

清晨,苗园洒满阳光,琅琅书声,伴随花香萦绕玉树;中午,饭菜疲惫消光,美美味道,融入鸟语漫游云天。放学,安全知识道尽,谆谆教诲,塞进书包挂在心上;夜晚,青灯雅韵合欢,艳艳诗花,传承国粹争开墨间。

数学,加减乘除,题题会算;语文,读写说作,样样精通;道法科学,点点牢记;音美体劳,科科苦攻。全面发展,千家笑里全村乐;一旗飘扬,万绿丛中一点红。铭记人间真爱;感恩天上惠风。

风貌改造,红瓦映青林,人心大快;担忧消除,幼苗成玉树,色彩尤苍。忆过去,山间小学,步步坎坷;观将来,桥下新园,天天春光。喜鹊临枝,与孩子把赞歌齐唱;山花秀校,招蝶蜂寻甜蜜共忙。“诗意校园”,一枝独秀;苏辛李杜,千载皆芳。唐风宋雨,勤沐桃李,繁成玉树;竖撇弯钩,欣撩笔锋,谱写华章。

壮哉,玉林小学,枝繁叶茂;美哉,玉林小学,果硕花香!


感恩创建、打造玉林小学的玉林人民的代表

前排左起:丁访均、余化刚、王仕兴;

中排左起:何德强、唐友贵、唐举阳、丁远科;

后排左起:丁访进、何月强、罗启江、丁访欢、何登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