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一江 图/ 祯 彬 汪 徒 在苏州的文艺舞台上,除了众所周知的昆曲与评弹,还有一朵不太引人注目的奇葩:苏州滑稽。 ![]() “滑稽”一词历史悠久。《史记》中的《滑稽列传》就是专为大王跟前善为笑言的俳优所写的传记。当然,能够进入列传的,总还能够在笑话中夹带一些大道理。 近代的“滑稽”专指幽默、好笑甚至荒唐。总而言之,乃是使人逗笑也。上世纪20年代上海诞生了一门新的舞台逗笑艺术,取名就叫“滑稽”。 很难将滑稽归类。严格来说,滑稽应该分为滑稽戏和独角(脚)戏两大类: 滑稽戏比较接近于喜剧戏曲:故事完整,一切按照舞台剧的程式进行。而独角戏则接近于北方的相声,是一种曲艺形式。“独角”者,只有一个角色也。苏州滑稽是滑稽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与上海滑稽一起诞生、成长,且密不可分。 滑稽起源于“滑稽三大家”——王无能、江笑笑和刘春山的表演。其中王无能就是苏州人。他最早的独角戏演出是1917年在苏州的督军府堂会。那时,他的搭档叫张治儿,也是苏州人。 苏州人王无能 滑稽戏的源头之一是“文明戏”。上世纪20年代,由作家兼滑稽大师徐卓呆先生编写的滑稽短剧,或称为“趣剧”。而这位徐卓呆也是苏州人。 上海滑稽与苏州滑稽都会学用许多方言,但前者的主语言是上海话;而苏州滑稽的主语言是苏州话,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苏州滑稽人才辈出,早期的滑稽大师张幻尔、张幻梦、张治儿和方笑笑等都是当时的超级笑星。正是这些大师,缔造了独树一帜的苏州滑稽。 ![]() 张幻尔(1912—1964)出生在苏州的一个戏剧世家。父亲张幻影也是一位滑稽戏演员。张幻尔自小受家庭影响,五岁时就能在苏州客串登台。 1927年,张幻尔拜文明戏的前辈艺人张啸天为师,跟随老师在各地巡演而崭露头角。有一次,张啸天在青岛演出时突然病倒。张幻尔登台救场,居然酷似乃师,从此一举成名。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幻尔在上海组建璇宫剧团,与他合作的朱翔飞、唐笑飞、包一飞和袁一灵等都是上海的滑稽大腕。那时上演的剧目如《钱笃笤求雨》、《真假将军》等,也都是他的作品。五十年代时,张幻尔在苏州组建星艺通俗滑稽话剧团,后改为苏州市滑稽剧团,从而正式确立了苏州滑稽的地位。 张幻尔在电影《满意不满意》演老杨师傅 张幻尔编导《烟花女子告阴状》节目单 除此之外,张幻尔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滑稽戏演员。他先后收过十二位“尔”字辈的徒弟:如王再尔、李效尔、陈继尔等。这些人后来都是苏州滑稽中的中坚力量。如《小小得月楼》就是陈继尔创作的好戏。 张幻梦是张幻尔的叔叔,不过仅仅年长张幻尔四岁。他早年在上海“学生意”。20岁时,由张幻尔介绍进入演艺行。后辗转进入文明戏前辈张一公领导的滑稽剧团,是最早加入苏州滑稽剧团的演员之一。 张治儿(1894-1962)出生于苏州,是滑稽界的元老级人物。他早年加入过民兴社等中国最早的文明戏社团,后来与王无能一起加入了上海的笑舞台,成为台柱。张治儿的表演风格自成一派,被人称为“呆派滑稽”。 张治儿也是最早加入星艺通俗滑话团和苏州滑稽剧团的老演员。虽然1958年后退休,但对苏州滑稽的贡献功不可没。 方笑笑(1914—1987)出生在苏州的一个贫苦家庭,后来拜文明戏演员李明扬为师成为文明戏演员。他与笑哈哈搭档,在苏州的电台和堂会极负盛名。方笑笑曾一度与苏州滑稽界的姚嘻笑、孙笑佛等人组建七星团,在苏锡杭一带红极一时。 方笑笑在《满意不满意》中也有精彩表演 方笑笑的另一项特长,是会编写唱词。上海的滑稽大腕如朱翔飞和包一飞等人都曾买过他的唱词。《满意不满意》中的有些唱词,就是方笑笑编写的。他在加入了苏州滑稽剧团后,根据意大利同名电影改编成了滑稽戏《警察与小偷》,根据评弹《描金凤》改编成了《汪知县》,都是当年的热演剧目。 在苏州滑稽界中,还有两位老一辈的知名女演员:叶霞珍和范丽娜。 叶霞珍,1927年出生于苏州的一个艺人家庭,自小深受戏曲气氛的熏陶。她六岁时就能上台串演小孩角色,七八岁时拜笑社班主吴一笑为师,走上从艺的道路。 叶霞珍早年的银幕形象 叶霞珍年龄虽小,“资格”却很老。她在1943年参加了江笑笑和鲍乐乐组建的笑笑剧团。笑笑剧团是滑稽戏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整本滑稽戏登上喜剧舞台,就是从笑笑剧团开始的。 叶霞珍是张治儿的儿媳,解放初期与张治儿一起加入星艺通俗滑稽话剧团,成为剧团的当家花旦。她的徒弟许娟娟后来也成为苏州滑稽剧团的主要演员。 范丽娜生于1915年,是叶霞珍的同门师姐。13岁时她与姐姐范丽芬一起拜笑社的吴一笑为师。范丽娜的经历坎坷,常搭不同的班子跑码头演戏。她演过文明戏、话剧和歌剧,从中锻炼出多方面的才能。范丽娜也参加过笑笑剧团。后来,她加入了张幻尔组建的璇宫剧团,并与张幻尔结成连理。 ![]() 苏州滑稽的经典剧目,是五十年代的《苏州二公差》。 这部戏是张幻尔根据闽剧《炼印》的情节重新创作的,由张幻尔和张幻梦分别扮演两公差张超和李达,由方笑笑饰演江都知县。苏州滑稽大师们同台献艺,可谓盛况空前。后来此戏由上海大公滑稽剧团搬到上海演出,也曾轰动一时。 《苏州二公差》 《钱笃笤求雨》 苏州滑稽戏另一部经典剧目是《钱笃笤求雨》。这部戏是张幻尔根据评弹《描金凤》中的《玄都求雨》改编的。故事发生在苏州,主角钱笃笤也是苏州人,这段滑稽故事,天然属于苏州滑稽。 苏州滑稽戏的高峰是1963年。滑稽戏《满意不满意》被改编为电影,苏州滑稽第一次走上了银幕! 《满意不满意》的原创是张幻尔,他同时在剧中扮演老杨师傅。另一位大师方笑笑扮演沈师傅。这部电影有苏州话和普通话两个版本,在全国上演后成为一时热门。 “因店生戏、因戏生店”的传奇 故事发生在苏州的老字号餐馆得月楼。虽说有人考证苏州历史上有过得月楼,但电影却是在苏州的老字号餐馆松鹤楼拍摄的。 1982年,随着《满意不满意》的复映,苏州得月楼真的在市中心的太监弄开张了。更有趣的是,1983年,苏州滑稽剧团的新戏、《满意不满意》的姊妹剧《小小得月楼》再次被搬上了银幕。成就了戏剧电影史和餐饮史上绝无仅有的“因戏生店,再因店生戏”的一段佳话。 顾芗在《小小得月楼》中的精彩表演 张克勤与顾芗联袂主演的滑稽戏《顾家姆妈》 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州滑稽戏再度迎来春天。在新戏不断的同时,老一辈明星宝刀未老,顾芗、张克勤等一代新人群星闪耀。其中,顾芗以独树一帜的喜剧表演风格成为江苏首位三度获得梅花奖的演员。2019年,由其担任艺术顾问的传统好戏《苏州二公差》再度推上舞台。这部凝结着苏州滑稽三代人的经典剧目再现了苏州滑稽戏当年的辉煌。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姑苏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