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农业”孕育农业生产新业态

 黄金屋3399 2022-05-08 发布于山东省

本报讯(通讯员 刘毅)“植保无人机施肥、喷药,GPS土地测量仪助力机收、机种,气象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病虫害....。”智慧农业应用场景越来越常见。用“新农具”、干“新农活”、忙“新农事”,平梁镇依托汉阴县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创新理念引领和技术引擎,传统农业也朝着智慧农业大步迈进,呈现出勃勃生机。

文章图片1

“智能植保无人机功能强大,可负载10至40公斤,实现低空播种、喷洒、施肥,一亩地一分钟即可完成作业,效率是传统人工的30-60倍。没有使用无人机之前,我们都是头顶烈日,背扛喷雾器开展植保,沉重的药桶背起来笨重影响效率,飞溅的药水还会造成人体伤害,有了无人机,这一切都解决了。”提起植保无人机的优点,石磊很是专业。

文章图片2

石磊是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不仅是机械方面的行家里手,也是一名无人机操作手。2015年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回乡创业,流转土地500余亩发展粮油生产、新品种试验示范。2016年,他为改变“汗流浃背”的作业方式,奔着智慧农业广阔的前景,毅然投资300余万元,先后购置旋耕机、油菜收割机、自动插秧机、植保无人机、GPS土地测量仪等各类大中小农机设备70余台(套)。

文章图片3

“过去用牛耕田,现在用机械耕地,效率高得多,像这种大型拖拉机,一天差不多能耕50亩,效率太高了!因为耕作工具的变化,自己每年能机种、机防、机收5000余亩,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眼下又到了夏收、夏种的大忙季节,以前干完了活还得拿皮尺子量,干一块量一块,费时费力还不一定准确。自从有了GPS土地测量仪,沿着地边走一圈,机收、机种的面积数据就显示在仪器上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石磊美滋滋地介绍着自己发展智慧农业的体会和感受,满脸荡漾着喜悦之情。

 绿源家庭农场只是“智慧农业”在该镇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重要成果之一与传统管理方式不同,“智慧农业”让蚕桑生产经营“科技范”十足。汉阴县兴隆佳苑千亩蚕桑基地是该县重点蚕桑示范园区,受人工、虫害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初,上级部门为其安装了气象观测监控仪器和现代农业监测系统,努力破解“高效管园”的难题。基地以农作物监测数据为基础,根据系统提供方案对土壤等环境进行调整,对症施策,高效管理土地,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和产量。

文章图片4

“利用农业高清摄像机实时远程监控作业情况,画面同步传回后台;通过感应器,获取作物生长的温湿度、光照度、降水量等信息。我们是用大数据、智能设备等替代人工,希望打造出一个'无人基地’。”谈及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转变,兴隆佳苑蚕桑合作社负责人蔡青很是兴奋,他当即拿出手机,现场演示如何利用手机端查看作物田间生长情况。

从做“体力活”到干“智力活”,从收成“看天”到增收“靠技”……。伴随着新技术的加速涌现,“信息化、智能化”新模式的推行,“智慧农业”的落地生根,让平梁“未来乡村”呈现更美好的模样。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