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准医疗日趋成熟,越来越多肿瘤患者成为“不用开刀”“不用化疗”的幸运儿

 常笑健康 2022-05-08 发布于江苏省
▼本文作者▼

邹大姐昨天完成第17周期免疫治疗后回家了,看着她的背影不禁想起2年前的场景……

2019年2月邹大姐做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因术后病理回报提示淋巴结转移,到我科继续完成术后辅助放化疗。

好景不长,2020年10月发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有核桃大小,穿刺后病理回报:转移性低分化腺癌,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复发伴多处淋巴结转移”,因为淋巴结转移数量3个,且分布在颈部和腹部,没有手术机会,好在之后的免疫组化提示MSI-H。

2020年11月10日起开始用“信迪利单抗”免疫单药治疗,第2周期过后颈部淋巴结就不可触及,到现在已经17个周期了,多次复查CT疗效评估均为PR(部分缓解)。

2年过来,邹大姐除了每个月来一趟医院,其他时候就和正常人一样。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各国均呈上升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好发人群:肥胖者、月经不调者、肿瘤家族史者、过度补充雌激素者;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会诱发本病)

临床症状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排液、腹痛、腹部包块。

目前确切病因不明,但约70%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时肿瘤局限于子宫体,属临床早期,预后较好。

2013年,首次通过全基因组和转录组结合微阵列、二代测序、DNA甲基化等方法将其分为4型,邹大姐为其中的MSI-H型,本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敏感,使用免疫药物单药治疗就可缩小肿瘤,达到不错的效果,免除了化疗之苦。

像邹大姐这样的幸运儿其实不在少数。上世纪90年代,美国国立研究所首次提出了“肿瘤分子分型”的概念,使肿瘤的分类由形态学特征转向分子特征。

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正式将“精准医疗计划”作为国家研究项目发布,致力于治愈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2017年开启了蛋白基因组学时代,揭开了肿瘤的全面认识和精准治疗新篇章。

邹大姐的免疫治疗就是精准治疗的现实案例,过去的10年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两个人的肿瘤是完全相同的,肿瘤的精准治疗深入人心,那如何知道自己是否也能成为幸运儿呢?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得到肿瘤的基因表达特征,比如我们在病理报告单上看到的免疫组化结果,还有基因检测报告上的DNA数据,都可以为精准治疗提供指导方向。

邹大姐就是在免疫组化检测中发现了她的肿瘤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表型,从而制定了免疫单药治疗的方案。

随着检测手段的普及和精准治疗概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患者从精准治疗中获益。

不禁感慨,如今的肿瘤治疗日新月异,能通过基因分子分型找到有效又没有痛苦的治疗手段,也是不幸中的幸运吧!

作者介绍

甘建萍

邵武市立医院
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邵武市立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福建省淋巴瘤青委,福建省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