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 《运动的形式》 教学设计
2022-05-08 | 阅:  转:  |  分享 
  
《运动的形式》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

【教材分析】

《运动的形式》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通过学生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它们的运动形式,认识平动、振动、转动等基本的运动形式。在观察生活中运动物体运动形式的基础上,知道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用描述的方式再现了一个生活中常见到的活动场景,根据这一情景,导语提出了本课将要探究的方向,“材料包”中提供了课上探究活动可能用到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运动物体上标注点的相对位置变化,认识物体的运动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多种运动物体的运动现象,描述这些运动的物体包含哪些运动形式,知道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运动的自行车各部分的运动现象,交流运动的自行车包含了哪些运动形式。

本课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等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能够举例物体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特征,正确描述生活中多种运动物体的运动形式,知道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到生活中多种运动物体,也观察到多种运动物体不同的运动形式,能够意识到运动物体存在着多种运动形式。物体运动的形式都有哪些?不同的运动形式又有什么不同特征?这些是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探究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物体运动形式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物体不同运动形式和特征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物体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重难点】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小木块、钢尺、风车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看,这是什么?(出示风车)你知道怎么玩吗?

学生自由发言。

2.请一名学生手持风车从教室前跑到教室后,让风车转起来。其他学生观察风车是怎么运动的,手持风车的同学又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观察汇报。

3.小结: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引出课题——《运动的形式》。

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让更多的物体动起来,观察它们的运动形式。

1.教师出示木块、钢尺、风车,提出问题:怎样让它们也动起来?

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实验方案

(1)在桌面上推小木块。

(2)将钢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桌面并用手拨动后释放。

(3)用嘴吹风车或拿着风车跑动。

3.教师引导:为了便于观察,在这些物体上标记两个点,观察运动物体上标注点的相对位置变化,进而认识物体的运动形式。

4.[PPT3出示]



我的方法 运动路线 木块 钢尺 风车

5.小组汇报。

6.[PPT4出示]

活动二:探究生活中运动的物体包含哪些运动方式。

1.[PPT5出示]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

2.[PPT6出示]

物品名称 运动部位 运动形式 购物车 电风扇 摆钟



3.小组汇报。

4.[PPT7出示]

三、拓展活动

[PPT8出示]









【板书设计】



运动的形式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实验记录单

我的方法 运动路线 木块 钢尺 风车





观察记录单



物品名称 运动部位 运动形式 购物车 电风扇 摆钟

























献花(0)
+1
(本文系重启作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