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太极减肥,效果相当好!香港临床试验证实,中老年人每周打三小时太极,减重减腰围效果就与有氧运动相当 ...

 浅草2268 2022-05-08 发布于湖南省


既然今天是六一儿童节,那奇点糕就要说说儿童时期,不对是大学时期的往事了。那会儿医学院的校区体育设施很一般,所以每学期的体育课选课,都看着其它校区花式繁多的选择流口水。

但这课又不能不选,怎么办呢?奇点糕最后的选择是太极拳,而且还一连选了两个学期Image 虽说是因为考试简单高分容易,适合奇点糕这样的运动苦手,但课上练练太极也挺有趣的。

而毕业之后的这些年,奇点糕还真看到了好些证明太极有益的学术成果,这不今天又来一个:一项由香港研究团队开展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对存在中心性肥胖的中老年人,打太极减重、减腰围的效果,不亚于常规的有氧运动

Image

听说不少年轻人也加入打太极的行列了

与不作任何锻炼相比,每周打太极拳或者有氧运动三小时,坚持三个月后都能显著减腰围、减体重,还有改善各种代谢指标的趋势,实在是非常适合中老年人了[1]。研究论文发表在著名的《内科学年鉴》期刊上。

国内外医学领域近年来有一股“太极研究热”,一方面是因为与其它一些运动方式相比,打太极的运动强度并不高,适合身体基础不那么好的人;另一方面则是不断有研究证实,以太极作为常规锻炼方式,能带来身心多方面的好处[2]。

像奇点糕们此前介绍过,简化版太极对预防老人跌倒效果相当不错,还有试验尝试打太极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3]。但如果想要让打太极的这些好处被权威健康指南推荐,就得做较为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证据。

Image

太极热确实也传到国外去了

(图片来源:Pixabay)

本次由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团队主导的试验,就专门针对需要锻炼且肥胖的≥50岁中老年人,入组了500多名符合中心性肥胖标准(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0厘米),没有严重疾病但平时却不常运动的参与者

参与者们按照1:1:1的比例分成三组,一组是干预和随访期内不要求任何锻炼的对照组,一组在12周干预期内接受教练指导,进行以快步走和力量训练(如提踵、肩推、深蹲等动作)为主的有氧运动。

而剩下的一组就是打太极拳锻炼组了,研究团队选择的是受众最广泛的24式杨氏太极拳,参与者们和有氧运动组一样,干预期内都是每周上三次课,每次锻炼时长一小时,基本一次课只学一式,中间还要不断复习学过的招式

12周干预期结束后,研究会继续随访26周,随访期间不再要求参与者们一定参与锻炼课,但会鼓励他们尽量按原来的方式锻炼。研究团队分别在研究开始、干预期结束和随访完成时测量各项指标,评估不同方式的锻炼效果。

入组的参与者都是中心性肥胖,因此研究的主要终点就是腰围指标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体重和体重指数(BMI),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血糖、血压等代谢相关指标。

先看腰围、体重和BMI三项指标,打太极组和有氧运动组在12周干预期结束和随访期结束(38周时数据,即12周干预+26周随访)时,三项指标都比不锻炼的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不过这两组互相比的话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Image

两个锻炼组与对照组的指标变化情况

不要小看打太极大半年,减掉的这4.3厘米腰围,腰围指标可是直接和心血管、糖尿病甚至全因死亡风险挂钩的,之前有研究显示,腰围每上升1厘米,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就高3.2%,而每上升5厘米,全因死亡风险就会上升7-9%[4-5]。

稍显遗憾的是在代谢指标方面,打太极或者有氧运动只显著改善了HDL-C一项指标,剩下的指标都没能体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但通过太极这样强度适中、安全性好的锻炼烧掉腹部脂肪,确实是打好“腰围保卫战”的上策。

而且奇点糕也说了,打太极的好处并不止减肥,还可能对情绪、认知功能等各方面带来积极的改变。如果劝父母这辈人开始运动,那跟广场舞比起来,奇点糕一定会推荐太极Image

参考资料:

1.Siu P M, Yu A P, Chin E C, et al. Effects of Tai Chi or Conventional Exercise on Central Obesity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1.

2.Huston P, McFarlane B. Health benefits of tai chi: What is the evidence?[J].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2016, 62(11): 881-890.

3.Sungkarat S, Boripuntakul S, Chattipakorn N, et al. Effects of Tai Chi on cognition and fall risk in older adul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17, 65(4): 721-727.

4.Tian J, Qiu M, Li Y, et al. Contribution of birth weight and adult waist circumference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a longitudinal study[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1): 1-6.

5.Cerhan J R, Moore S C, Jacobs E J, et al. A pooled analysis of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mortality in 650,000 adults[C]//Mayo Clinic Proceedings. Elsevier, 2014, 89(3): 335-345.

头图来源:Pixaba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