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庐山会议后,邓华离开军队后处处受排挤,秦基伟不顾安危鼎力相助

 冬不拉拉 2022-05-08 发布于安徽

1973年的一天,在四川省干部大会上,应坐在主席台上的开国上将邓华却倍受冷落,独自坐在一个十分偏僻的角落里,此时有一个人走了过来,将他拉到主席台上,那么此人是谁呢?邓华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境地呢?这还得从庐山会议说起。

图片

一、仗义执言,开国上将遭不白之冤

1959年在庐山会议中,彭德怀遭到了全体与会人员的激烈批判,时任中央委员、沈阳军区司令员的邓华接到参加八中全会的通知之后,乘飞机匆匆赶到庐山。当时的会议现场十分紧张,对于彭德怀等人的批判也渐渐成了“一边倒”的局势,几乎不给彭德怀等人任何发言的机会。

作为曾经一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友,邓华看着在会议上沧桑憔悴了不少的彭德怀,心中满是心疼。在轮到邓华发言时,他的心中忐忑不安,左右为难,生怕自己说出的哪句话会为这位老领导带来更多的麻烦。

图片

邓华十分了解彭德怀的为人,知道这位老帅对党、对人民是多么的忠诚,可是迫于当时的形势他又不能公开表示支持维护彭德怀,迫不得以他避重就轻地说了几句。

正是这几句话引来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一连串的指责和批判,说他的发言是“假批判,真保护”。随后,在北京召开的扩大会议中,邓华被划成“彭德怀军事俱乐部”的骨干成员,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同时调离了军队,到四川担任分管农机的副省长。

图片

二、虎落平阳,开国功勋倍受打压排挤

邓华是开国上将,还曾经在抗美援朝当过志愿军的总司令,是一位军勋卓著的开国元勋,虽然被降级了,可是组织上在对他进行处理时还为他保留了一定的优待,让他享受行政五级的待遇,远远超出了他当时的副省长级别,但是这种优待也为他带来许多的尴尬。

初到四川,大家对邓华还是十分尊重的,比如说在开会的时候都是按照行政级别将他的座位安排在主席台上。可是,由于受到彭德怀问题和其他一些问题的影响,他越来越被边缘化,开会时的座位也由主席台上移到了台下,最后移到了最偏僻的角落。在那种情形下,邓华没有办法申辩,虽然他没有不满,对座位问题也无所谓,可是大家担心跟他走近了会受到牵连,对他避而远之的态度却让他的心里十分难受。

图片

三、雪中送炭,昔日部下伸援助之手

邓华这种尴尬的处境一直到1973年秦基伟担任成都军区司令之后才有所改变。秦基伟和邓华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并没交集,但是美援朝时两人一个是志愿军司令,一个是志愿军第15军的军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特别是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当中,邓华在物资和兵员等方面都给了秦基伟极大的支持,邓华卓越的指挥才能也让秦基伟心悦诚服,一直将他视为最值得敬重的老首长。

图片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秦基伟在继邓华之后也受到冲击和批判,被扣上了“帽子”,遭到批斗。可是比邓华幸运的是秦基伟在1973年就恢复了工作,接梁兴初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在一次省军区和地区共同开会时,邓华的座位如同往常一样被安排到了台下的一个偏僻角落,秦基伟的秘书看这一幕后把情况汇报给了秦基伟。此时邓华独自一个人孤单地坐在角落里,左右两边都没有人,别人怕受到牵连都离他远远的。生性耿直的秦基伟看到这一幕心中十分难受,他挺身而出直接向老首长走过去。

来到邓华面前,秦基伟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邀请邓华到主席台就座。此时的邓华虽然很高兴,可是还是拒绝了秦基伟的邀请,怕自己会连累到他。秦基伟十分明白老首长为何会拒绝,可是他毫不在乎,牵着邓华的手走上主席台。从此以后,在秦基伟的关照下邓华在四川的处境也有了很大的好转。

图片

结语:

1977年,年近七旬的邓华被调回军队,他回到部队之后就积极投入到工作之中。1980年邓华病逝,终年70岁。邓华和秦基伟等老一辈的革命家虽然都已逝去,但是他们的事迹却永远流传,他们对党和军队的忠诚、对事业和人民的热爱让人动容,也让人肃然起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