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献名家国际高端论坛》 蔡根祥 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 博导 教授 经学小学 考据学 尚书研究 辨伪与辑佚——为古人扫叶,为后人构材。 从《论文》到《尚书》 从中学老师到研究生 遇到了台湾第一位研究《尚书》的老师——许XX老师 硕士论文《后汉书引尚书考辨》 内容:范晔引尚书他是哪个学派的——郑学 ? 后汉书到南朝宋22年 没提到魏古文尚书的材料 魏古文尚书出现的年代要延后到魏南朝宋初年 博士论文:《宋代尚书学案》 宋代疑古风气,很多书都失传了 如宋王安石《尚书??》失传 学术启发: 遇到好的老师,从一开始就确定研究方向——《尚书》 从《尚书》不同时代的著作来研究《尚书》,而不是单单局限于《尚书》本身 《尚书》 孔子取政治文书为教材,称之为《书》 秦火之后,《书》受到空前破坏(政治之书) 汉 称为《尚书》 官方《尚书》为《今文尚书》 孔壁的古文《尚书》不受朝廷官方认可,止流于民间经学者之间,得不到充分研究,以至失传 东晋末,刘宋之间,有伪《古文尚书》出现。《文心雕龙》有引用古文尚书。虽有人质疑,但到唐修《五经正义》时,成为朝廷标准本经书 经宋朱熹吴棫、王柏,元代吴澄,明朝郝敬……清阎若璩…… 现在,清代简,真正的《古文尚书》出土,虽然不全,有合有不合 举例 博士论文 《尚书注》考辨金履祥《尚书注》 师事王柏 为朱熹四传大嫡脉 学术取向由义理转向考据,乃宋学转入清学重要关枢 金氏经学为《尚书》为大宗,以《资治通鉴前编》为代表,《尚书》学之传于今有二:《尚书注》十二卷,《尚书表注》 有人说他晚年时《尚书注》十二卷就变成了《尚书表注》 进行考辨: 历代目录著录 ![]() 朱彝尊之前几乎没有人看到《尚书注》 《尚书注》内文之考证 金弟子柳贯 所撰<行状>: 早岁注《尚书》 对比《尚书注》和《尚书表注》中相对应见解,二者论述几乎完全相同 《通鉴前编》中有关《尚书》的注解,分章节完全相同, 明徐袍《金仁山年谱》 先生将易篑,谓子颖曰:《前编》之书,吾用心三十年, 《前编》是晚年之书,《尚书注》是早年完成的,两者为什么会完全一样呢 《前编》引用《尚书》经文顺序,与注解文字内容相配合,而《尚书注》篇次仍按孔传本顺序,出现了文字矛盾和不配合的现象 宋代的学者认为 孔传本的《尚书》篇章顺序是不对的 《尚书注》祖甲事见<祖甲纪> ![]() 结论:《尚书注》十二卷是后人从《通鉴前编》中抄出来的,而且有抄错 《尚书注》十二卷的(方功惠)《碧琳琅馆丛书》本和《十万卷楼丛书》本内容差异很大,进而考得《碧琳琅馆丛书》本为伪,是据元朝陈师凯《书蔡传旁通》为底本,外加金氏相关文献,前后拼凑序跋而成,许育龙 2011 《碧琳琅馆丛书》本作伪者疑似馆主 方功惠 沈复《浮生六记》——近代文学之伪《浮生六记后考异——以中山记历、养生记逍为中心》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梅妻鹤子 三白出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毛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最好的全抄本,曾请当时地方名人管贻葄为题辞六首。时间在道光五年,1825年。 光绪年间,有杨引传在苏州冷摊得到旧抄本,于光绪三年1877年在上海《申报》出版,仅有前四记,卷五卷六已佚,但有篇题《中山记历》、《养生记逍》 后来有人说他找到了后面两记,((在有利可图的前提下,这两记的真实性存疑) 中山记历 中山是冲绳诸岛,从前是独立国家,称为琉球国,或者中山国,明朝以来为中国藩属国,每任新王继位,都要请允中国天子诏命册封,才能正式登位,明册封17次,清18次。 在足本中说沈三白是在清嘉庆五年1800跟随册封琉球国王正使赵文楷、副使李鼎元到琉球。(去琉球要趁季风,一去就要半年,因为要等吹西南风的时候才能回来) 养生记逍 是根据《庄子》思想为主干,以《逍遥游》发挥 ![]() 第五记中,破绽有四: 第一,嘉庆五年庚申1800,第四记《浪游记快》中有记载,八月十七,十八日,偕客游来鹤庵,无隐禅院,归作《无隐图》。(有说他可能记错了时间 第二,有人对比第五记中的内容,发现文字和嘉庆五年册封琉球国王副使李鼎元的《使琉球记》大部分相同。(可能他是从中抄的,也不是不行 ![]() 随齐太史:不姓赵啊,和前面的随赵文楷出使矛盾了 ![]()
![]()
同时要证明证据可靠, 钱泳的手抄笔记可靠吗? 1.书法家,笔迹一致,很难模仿——找书迹对比 2.从大陆国家图书馆中发现了钱泳生前整理未出版的《登楼杂记》,其中和《记事珠》相同的第五记内容完全一致的内容 3.《记事珠》不仅仅抄了《海国记》,还抄了两段第二记的《闲情记趣》的内容。可证他抄的是沈三白的《浮生六记》 ![]()
第六记的破绽:第一,文章风格不像,而且用了很多民国初年《饮冰室》的新名词,精神、认 清、吾人、和等,也很像十里洋场上的 第二,有人说,第六记有七条和曾国藩的日记相同。而曾国藩的日记出版,沈三白都113岁了,根本不可能看到曾的日记。 ![]()
第三,残本第六卷目录里是《养生记道》,而且逍遥是连绵词,不会单用 ![]()
![]()
白雪黄芽/黄芽白雪是有关道教炼丹的,而第六记都在讲《庄子》,没有在讲炼丹 ![]()
第四,第六记中有段写“太极拳”的,是抄录自民国十九,二十年背后的前后(1930-1931)年武侠小说家,笔名“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所写的《向恺然先生练太极拳之经验》(怎么发现的:能文能武的,会太极拳而且打的好(行家)又会写文章的人不多,找到会写文章的和会打太极拳的人,从他的文章里找) ![]()
而且太极拳的流行在沈三白去世之后。 ![]() 作伪时间也差不多可以确定 ![]()
相同的内容对比 ![]()
《浮生六记》后二记的辨伪过程和思路非常值得学习,辨伪最好要找到伪的内容(一般是抄的)原本出自何处,同时要注意认证论点的证据要可靠。对时间节点要足够敏感。 其他资料: 《浮生六记·后记》 彭令 “现在,多位学者都已经证明,后来传世的足本《复生六记》之第五记《中山记历》为伪作。因为它是抄袭嘉庆五年出使琉球的副使李鼎元的《使琉球记》,系赝品。而《册封琉球国记略》则明确说沈复随使是在嘉庆十三年,这与俞平伯等先生的考证是吻合的,可以说新文献证实了俞平伯先生的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