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进业教授:中医治疗积水症的优势

 深圳维明生中医 2022-05-08 发布于广东省

  

    目前我国患者有积水症(腹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的人数有数百万人,而在治疗积水症方面,西医除服用利尿药物外,主要采用穿刺手术针抽手段。

  但是穿刺引流也只能暂时缓 解患者症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积水仍然会再产生;且穿刺引流会导致体内白蛋白丢失,引发低蛋白血症, 容易促使新的积水产生。

  中医药是目前治疗积水较为理想的方式,中医理论认为积水是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导致体液排泄不畅形成积水。中医药治疗积水症具有起效快,费用低,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从根本上解除积水的产生,尤其是对于多次穿刺引流或使用利尿剂无效,病情出现反复的病人效果颇佳。

  恶性胸腔积液:温脾利湿、宣肺散饮

  对于伴有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来说,病人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故西医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而抽水只是一种应急的措施,反复抽液可使蛋白丢失太多(1L胸液含蛋白40g),对身体已经较为虚弱的患者来说副作用较大。由于积液持续不断产生,即使不断抽取,病灶也始终浸泡于积液之中,造成病灶不断感染,抗菌或抗TU等药物也就难以发挥作用。对此往往医生专家几番会诊,也很难确诊、治疗。只有从根本上消除积液,使积液不再产生,才能使抗菌或抗TU、抗结核等药物发挥作用。如治疗迟延病情反复往往会出现包裹现象,即包裹性积水,穿刺引流抽水较困难,此时采取中医药方法较为稳妥。

  中医认为,恶性胸腔积液多为阴盛阳虚之症,属中医“悬饮”范畴,是癌瘤阻塞、气机不利,肺失宣肃,脾肾阳虚,气化功能失调,水液停蓄于胸膈之中的结果。因而在治疗胸腔积液的时候多采用以温脾利湿、宣肺散饮为主,同时结合益气养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等法,有助于控制病情,改善病症。宜拟方滋阴补肾,健脾益气,健脾和胃,利尿消肿,活血化瘀,佐以生津润燥,诸药相合祛瘀不伤正、扶正不敛邪,共凑扶正养阴和胃之功。该治疗既能增加化疗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又能减少机体对化疗的毒副作用。

  此外,中医还能配合西医治疗,有助于胸腔积液的及时控制,减轻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稳定病情,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恶性腹水:健脾益气, 攻下利水

  对于恶性腹水患者来说,西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利尿、补充血浆白蛋白、穿刺放腹水等方法,虽然能 够短暂缓解患者腹胀症状,但是副作用比较大,长时间的话会 引起电解质紊乱,而且随着长时间使用利尿剂,易产生药物抵抗,利尿效果越来越  差,一旦停药,腹水将会越来越严重 。放腹水疗法,易出现  腹腔感染、电解质紊乱、白蛋白丢失的,必须在放腹水的同  时控制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补充白蛋白等,而且只能短暂缓  解症状 。

  腹水在祖国中医学中称为“臌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腹水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肝、脾、肾三脏受损,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病延日久,肝脾俱虚,进而肾气大伤,则腹水严重。恶性腹水的患者往往体质较差,无法耐受化疗,而中药治疗副作用小,能有效的消除积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抓住腹水病因病机,在辨证施治基础上,通过健脾益气,补益肝肾,化瘀通络,攻下利水的中医治疗往往有助于消除腹水,改善患者的痛苦。对于癌症中晚期形成腹水的患者,建议采用比较温和的中医中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中医方式患者无需住院,对人体几乎没有危害,从根本上快速消除积水,是目前治疗积水比较理想的方式。

  恶性心包积液:温阳利水, 益气活血

  肿瘤性心包积液多由恶性肿瘤转移累及心包所致,以肺癌、乳腺癌、恶性淋 巴瘤最为常见。现代医学认为,恶性心包 积液多由恶性肿瘤转移累及心包,阻塞淋巴管、静 脉,导致回流障碍,体液渗出超过常量,或因伴随 新生血管再生,其内皮细胞基底膜不完整,毛细血 管渗出显著增加,超过心包对体液的吸收。

  中医认为,肿瘤性心包积液是一种患者全身正气虚 损,痰浊、水饮和瘀血蕴积于局部的病证,温阳利 水、益气活血是其基本治法。病因治疗为心包积液治疗的关键,心包积液属于痰饮凝集于心之 “心水”范畴,为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水停聚于心 包所致。整体治疗当从痰饮着手,五脏同调,寒热 并用,气、血、水共治,汗、利、下三法联用以祛 邪外出 ; 根据心包积液漏出液和渗出液性质不同和 量的大小而采用分液论治的方法 ; 在中医整体辨证 论治和分液论治的基础上,明确病因也是治疗的关 键环节。将辨证论治与辨病用药相结合的病证结合 治疗即借助于现代药理的研究成果来指导用药,有 利于增强疗效、缓解症状和改善预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