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山快评|印度电影《嗝嗝老师》有情感 有意义 有哲理

 何靠山观察 2022-05-08 发布于山东省

影片主要讲述一位天生患有先天性病的一位小女孩从学校走出去,通过自己努力学业有成,立志毕业后回归学校做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经过几所学校十几次面试,受到他人歧视,另类语言,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坚持自己的选择,最后被学校录取。校方分配给她的班级是出身贫困家庭的孩子,(贫困家庭的孩子本身都是立志的,但是被他人一直嘲笑,一直歧视,从而失去了立志,失去了自己人生方向)上次前几天,班级学生一直捣鼓换事情,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位老师离开,因为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坏学生”。

经过老师的细心教育下,用实际行动正确引导学生走出自己的阴影,都立下大志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老师用理论和实践、课内和课外等形式,把枯萎而乏力的课堂变成喜欢爱上的实践课堂。通过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在期末考试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位老师最后以德高望重的师德师风和教学资历成为了这所学校的校长,直到退休。

印度这部电影《嗝嗝老师》,很有意义,很有情感,很有哲理,值得教师、家长、学生观看,对今后教师队伍自身发展、家长的家庭教育、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和引导。

靠山快评:此影片反映教师这一职业需要我们家长和社会双向看待的,“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看似再也简单普通不过的话,但是蕴含了丰富哲理意义。教师这一职业需要我们社会重新摆正位置,支持教师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教师是教书育人,是我们国家发展中“祖国未来花朵”的引路人,是我们国家实现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的不可缺少的唯一的重要支撑。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重要环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风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了很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我们应该对给予教师更多政策,鼓励支持教师搞学科建设项目,让教师这一职业真正成为社会人人都羡慕的职业。建设发展好高质量教师队伍,要从开始抓起,要从入门开始,首先提高教师资格证考试难度,加大教师选拔工作水平,让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再被埋没。大力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发展,制定更多政策,形成晋升机制,不再让有能力有师德的人“流汗又流血”,让乡村教师引的进、留的住,愿意来、愿意留、愿意干。选择教师职业的人都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人才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中最可爱的人。

教师是我们祖国发展中“未来花朵”的引路人,他们需要我们国家和社会更多的关心,教师永远都值得我们尊敬。


作者:何靠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