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9年,美军机瞄准苏联米格23,飞行员手指却停在了导弹发射钮上

 lifebegins40s 2022-05-08 发布于江西省

1989年7月4日一大早,美军驻荷兰空军基地的两架F-15奉命紧急起飞,拦截一架侵入北约成员国领空的米格-23!

文章图片1

冷战时期,这是非常罕见的事件。

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都陈重兵于“铁幕”(当时东德和西德的边界线)两旁。(见下方示意图)

美军在英国,荷兰,尤其是联邦德国(西德)不仅陈有重兵。而且在西德境内布置了许多的类似陆基的战斧那一类的战术核导弹。

而铁幕的另一方,苏联也在波兰,民主德国(东德)等地驻有重兵。

北约国家,尤其是美国,经常派侦察机窥伺苏联的重要军事基地。而苏联人当时走的是另外一条路,洲际导弹。

文章图片2

所以,冷战期间,很多空中的摩擦,都是北约方面的侦察机被苏联的各种型号的战斗机拦截,或是地空导弹打下来。像苏联军机在铁幕这样敏感的地方入侵北约的情况,非常少见。

所以,当天早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设在西德汉堡的警戒雷达站突然在雷达屏幕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亮点时,所有人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关键是,这个亮点,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一架军用飞机在雷达屏幕上飞出了心电图的感觉。估计北约的雷达兵心里免不了吐槽:兄弟,别忘了你是架战斗机!严肃点好不好?

尽职尽责的雷达兵紧张地报告,发现目标,方向60,高度600米,航速300节(1节=1.852千米)。

指挥官问这是个啥飞机?

雷达兵根据经验报告是架米格-23!

这架战斗机从波兰的苏联空军基地起飞,飞越了波兰,飞越了东德,7时40分飞过了铁幕,飞进了西德领空。

由于是超低空飞行,所以,汉堡的雷达站直到这架苏联人的飞机飞到了汉堡上空,才发现了他!

文章图片3

北约的军事指挥官们更紧张了,要是这架飞机携带了核弹,那么,20秒内,德国的第一大港口城市汉堡或者是第二大港口城市不来梅就可以在地图上抹去了。

美军驻荷兰的第32战斗战术机中队的两架F-15就是在这样的担心之下,奉命紧急起飞拦截这架不告而入的“恶客”。

北约的指挥官们是真急了,命令两架飞机以2马赫,也就是两倍音速的速度,冲向不来梅,务必不能让他得逞!

再看那架苏联人的米格-23,那叫一个悠闲。

在西德的上空,也没停留,又溜达到了荷兰的上空!

两架F-15倒是省事了,占好了攻击位置,等着那架米格机溜达过来。

来了!美军的两架F-15立刻气势汹汹地向米格机冲了过去,看你还往哪里跑!

文章图片4

两架美国军机的飞行员感觉自己的血都要燃烧起来了,用咱们今天的话说,上头了!

当他们看到米格战机尾翼上的那颗红星的时候,就觉得今天这事,差不多了!

位置太好了!飞行员的手指放到了导弹发射按钮上!

唉?

这是什么情况?

怎么这架米格战机连座舱盖都没有?敞篷的?

2位美国飞行员立刻对这位开敞篷米格机的苏联飞行员敬佩万分,非常好奇。

再仔细一看,哪有什么苏联飞行员?机舱里空无一人!

文章图片5

居中者为米格-23

什么时候,米格机也变成无人驾驶飞机了?

万幸的是,离近了,也看清了,不止没人,这架米格机也没挂弹。

这就好说了,2位美国飞行员把心放下了一半。

赶紧汇报吧。美军飞行员把情况跟领导们一说,美军的指挥官都懵圈了,这,搞得什么鬼?

赶紧让飞行员再看仔细点。

正在这时,那架米格机仿佛听到了美军飞行员和指挥官们的对话,竟然掉头向他们飞了过来!

来,我让你看个清楚!

这可不得了!2个美军飞行员赶紧做出规避动作,我闪!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吗!

米格-23不是第一次“单独”行动了,他还曾在美国本土立过功勋。

米格-23,挺漂亮的。是我上上上一篇图文《1976年,苏联飞行员驾导弹都追不上的战斗机逃往日本,苏联赚翻了》里面说的米格-25飞机的设计者米高扬亲自主导设计的。

这种飞机,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翅膀的角度会变,不过,是手动档的。飞行员要想脱离自动驾驶,自己确定机翼角度的话,有四个档位可以选择,只不过得手动挂档。

文章图片6

后掠翼状态

简单说,就是平飞的时候,翅膀几乎和机身成直角,而起飞或爬高的时候翅膀就变后掠翼了。

另外一大特点,就是不太像以前的米格机那样进气道在机腹,而是放到机舱两边,翼根下面了。

给大直径天线的火控雷达让出了位置,实现了超视距作战。

这款米格机,高空能达到2.35倍音速,低空能达到1350千米每小时。水平加速性能挺好,低空突防,高速拦截,打了就跑。

对地攻击挺突出的,载弹量可以达到3吨。航程达到了2900千米。是苏联当时比较优秀的对地攻击重型战斗机。

美西方在得知米格-23的各项性能之后,直接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鞭挞者。

美国人通过各种渠道,搞到了米格-23,并做了大量的测试。

他们认为,米格-23的垂直机动性和超视距作战能力,应该比早期的F-16A要好一些。但是水平的机动性,好像略有不如。

不过,对米格-23可变后掠翼的操控还必须通过手动挡来实现,无论是苏联的飞行员,还是测试的北约的飞行员,都表示太烧脑。

空战本身就是个立体的复杂的活动,还得根据情况手动改变机翼的角度。无论对谁都是一种挑战。

尤其是,美国本土的一支神秘的空军部队:入侵者。

文章图片7

第64入侵者中队

这支部队的飞行员,说俄语,穿着苏联飞行员的制服,开着各种苏制战斗机,部队的编制完全和苏联的空军一致,遵守的也是苏联的作战条令。甚至吃饭都和苏联空军的食谱保持一致。

并且这支队伍,从来不和其他美国空军的人有任何交流。

他们就是作为美国空军对抗作战假想敌出现的,驻扎在内利斯空军基地的“入侵者”中队,他们都是美军飞行员中精锐中的精锐。

1984年,其中的一位优秀的飞行员,副司令级别的,罗伯特·邦德中将。亲自测试一架米格-23,结果,苏联的米格机单独立功,让这位中将飞行员摔地降落了。

文章图片8

罗伯特·邦德中将

按美军一贯的风格,这么糗的事,原因就不公开了。据说是米格机在空中,失控了。

这算是米格-23远渡重洋在美国本土立了一功。

这架无人驾驶手动档敞篷米格-23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波兰北方,有个城市叫利沃布热克,那里有苏联的一个空军基地。

1989年7月4日早晨7时18分,苏联一级飞行员42岁的斯库里金上校,登上了心爱的米格-23战斗机,滑向跑道。

当天也没有敌情,斯库里金上校的飞机上除了23毫米的机炮里有100多发炮弹,其余的啥导弹都没挂载。

天气晴朗,一切正常。飞机翅膀向后一掠,顺利起飞。

可是,到了150米高度的时候,斯库里金上校就听到发动机传来“嘭”的一声响。爆炸了?

虽然没见有火光,但是斯库里金上校发现发动机的推力确实是下降了,飞机有下降的趋势!

他赶紧向地面指挥塔报告:发动机故障!飞机失去动力!

地面塔台立刻命令他马上跳伞!

文章图片9

飞行员弹射逃生示意图

跳伞的安全高度,最低是300米,而此时的米格机才150多米,而且还在下坠!每耽误一秒钟都有可能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

斯库里金是苏联一级飞行员,在得到地面塔台的命令后,第一时间就发动了弹射跳伞装置。机舱盖弹开的同时,他就和座椅一起弹射成功,降落伞打开,此时距地面只有100米!

很幸运,他成功降落了!

战士宝贝自己的武器,飞行员爱惜的是自己的飞机。斯库里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飞机孤零零向波罗的海的方向飞去,心疼得不行。

他判定,这架米格机最终的命运,就是葬身波罗的海了。

再看这架米格-23,一开始还有点懵圈的感觉:人呢?没人管我了?

眼看着这架米格机就要一头栽进大海,他开始“自救”了。

晃晃悠悠的,这架飞机自己爬升到600米,改平,自己把翅膀调整到平飞的“十字”翼状态,然后,就自行飞越了波兰,当时的民主德国,然后是当时的联邦德国,再然后,就和那两架F-15飞行员在荷兰上空相遇了。

后来苏联方面分析,大概是飞机的飞行系统,有“虚焊”的地方,飞机一起飞,焊点松了,发动机没了推力。

结果,斯库里金那一下弹射,座椅弹射火箭的推力相当于狠狠地拍了一下飞机,让飞行系统的焊点又接触上了。

这一接触,飞机自检,发现没人管他了,自动转入了自动驾驶状态。

这就跟咱们以前用的老电视机一样,不出图像了,拍拍就行。

我国的老雷达兵也回忆,以前的雷达,是电子管的,时间一长就容易坏,但是也容易修,自己换个新的电子管就行。

现在可不行了,都是集成电路。必须专业人员修理了。

所以,这架米格机不是像美西方戏称的那样,错把伏特加当成航空油,很可能是因为“拍了拍”,变成了手动档无人驾驶敞篷款的米格-23.

到底是马上击落,还是看看他到底能飞成什么样呢?美军面临两难选择。

在北约成员国,尤其是美军的心目中,苏军的战斗风格,还是比较彪悍的。

海里有1970年苏联的K-108核潜艇撞伤美国“南欧鲭(qīng)鱼”号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的“疯狂的伊万”这种撞伤撞沉美军潜艇的战绩。当时的K-108号潜艇螺旋桨坏了一个,眼看就要沉到海底去了,苏联艇长果断命令开倒车,最后奇迹般地浮上了海面。

空中则有苏联的苏-27,在1987年巴伦支海上空,用尾翼把挪威的P-3B侦察机的一个发动机舱划开一个口字的“巴伦支海手术刀”的辉煌战绩。

人的名树的影。今天苏联空军人没来,但是飞机来了。

虽然没人驾驶,但就是看着打怵。

怎么办?

经过请示,北约的指挥官们大概觉得这是个难得的观测米格机性能的机会,下令两架F-15伴飞跟踪,看看这架米格机能飞成什么样。如果飞机有坠毁在人烟稠密地区的趋势,那么立刻将其击落。

指挥官下这种命令,可忙坏了荷兰和比利时的空军们。

统统一级战斗准备,因为按照航向,这架飞机越过了荷兰,就该到比利时上空了。

啥叫一级战斗装备?齐弹满油,驾驶员就坐在机舱内待命。

然后,先是荷兰的空军松了一口气,这架米格机,稳定地穿越了荷兰上空,进入了比利时。

这下子,法国空军也开始紧张起来,按航向,过了比利时就该到法国上空了。

估计法国人心里也会吐槽:我现在不是北约成员国哈,你们北约放华约的战斗机过来,到底算是北约欺负我们,还是华约欺负我们?

比利时人和法国人正在紧张的时候,那架米格-23终于支撑不住了。这架从波兰起飞,横穿五个欧洲国家,航程900公里,飞行时间七十多分钟的战斗机,终于“逛”够了,机头猛然一低,最终坠毁在距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西80公里一个小村庄的房子上。

文章图片10

坠毁在比利时的米格-23

房子里有一位无辜的比利时青年不幸死亡,才18岁。

最终,在苏联方面强烈的要求下。由比利时的工程师把这架米格-23拆解成大块,送还给了苏联人。

不过,比利时工程师在拆解过程中,对米格-23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这架飞机,只靠两个人,几个扳手和一把螺丝刀,就能拆得开。

说明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飞机设计的简洁性上,确实值得称道。

战争永远充满了各种意外。

小说家怀特说过这样一句话:直到炸弹真的掉下来,人们才相信有炸弹。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看起来荒唐可笑的“无人驾驶”战斗机横穿欧洲五国的事件,最终也是以一个普通老百姓丢掉了宝贵的生命最为悲剧结尾。

我们不惧怕战争,但是,我们要认真地对待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