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PO遇挫,这些零售新物种真的赚钱吗?

 新用户9576lp0N 2022-05-08 发布于广东省

难。

近日,KK集团在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因为超6个月未取得任何进展,被宣告失效。这意味着其如果想要继续IPO,必须在3个月内再次递交招股书。

漫长的IPO等待,让KK集团的上市征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与此同时,KK集团旗下的调色师、KK馆等零售品牌的加盟商,被频繁曝出亏本经营,甚至一些加盟门店的经营利润都不够交房租的。于是,关于这些零售新物种是否赚钱的争议也成为了行业焦点。

▲图片来源于调色师官方微博

在关键经营数据上,调色师被屈臣氏碾压

近几年,在线下零售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调色师等零售新物种的异军突起,一度被行业寄予厚望。但从各项经营数据来看,调色师们要想超越屈臣氏这样的老牌化妆品店,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如果仅从单店产出来看,调色师和屈臣氏的差距并不大。据公开财报显示,2021上半年,屈臣氏的单店销售额是239万元;而调色师的单店销售额是192万元,已经达到了屈臣氏的80%。

但调色师的门店面积一般是屈臣氏的两倍以上,其中在去年5月新开的首家大师店面积更是达到了1500㎡+。因此在坪效上,调色师和屈臣氏的差距在两倍以上。

图片来源于调色师官方微博

从门店的经营利润来看,2021上半年屈臣氏在中国区的EBITDA为13.15亿元,平均每家店的EBITDA为32万元,毛利率是13%;而调色师的总EBITDA(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为1.15亿元,平均每家店的EBITDA为48万元,毛利率25%,几乎是屈臣氏的两倍。

但在扣除折旧和摊销后,调色师2021上半年的净利润却只剩下了3110万元,平均每家店的净利润是13万元,净利润率为6.7%。也就是说,仅折旧和摊销这一块的费用就消耗了其门店73%的经营利润。

而屈臣氏的折旧和摊销费用,一般只占其门店经营利润的30%左右。由此也可以推算出,屈臣氏在2021上半年的单店净利润在22.4万元左右,远高于调色师。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调色师和屈臣氏在关键经营数据上的差距?

门店的利润还不够交房租

据了解,调色师的折旧和摊销费用主要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以及门店层面的使用权资产折旧。由此可见,包括装修费、商场入场费、租金在内的前期投入,是影响调色师门店盈利能力的最重要因素。

从今年2月份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份民事判决书,可以看到这些零售新物种在装修、租金等方面的花费非常大,甚至出现经营利润还不够交房租的情况。

截图自裁判文书网

据判决书显示,薛某在2018年5月份加盟KK集团旗下的另一个零售新物种KK馆,并在浙江嘉兴的万达广场开了第一家店。但仅经营了10个月,薛某就决定闭店,并且退出了加盟。

薛某加盟建立的KK馆门店

在此期间,薛某的固定投入就接近100万元。其中仅装修费就高达49.6万元;另外首次入驻商场的费用也达到了20.7万元;10个月的门店房租共计26.4万元,物业费共计5.9万元,仅这两项开支就需要每月缴纳3.2万元。

除了固定投入以外,薛某还向KK集团缴纳了50万元的保证金。而且因为他是广州市现场签约活动的前30名签约加盟商,KK集团还为其减免了10万元加盟费。

根据双方协定,薛某只需要负责投钱和找场地,门店的经营则由KK集团全权负责。并且KK集团还承诺,第一年的净利润不低于固定投入金额的20%,第三年就能完全回本,否则将补偿其损失。

但事实情况是,截止到闭店,薛某总共只收到了来自KK集团的23.8万元经营分红,还不够交房租。最终法院的判决是,KK集团补偿薛某损失的80%,共计53万元。

如果从整个KK集团来看,2018年至2020年这三年间,经营亏损分别达到了0.5亿元、0.9亿元以及1.4亿元。直到2021上半年,其在经营上才扭亏为盈,经营利润为2575万元,利润率仅为1.5%。

也正因为不赚钱,KK集团近几年的加盟计划推进得并不顺利。比如其旗下的调色师,仅在2021上半年,加盟店数量就锐减了59家。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些零售新物种即便是冒着亏本的风险,也要选址在租金高、入场贵的商场,并且还要花费高额的装修费?

零售新物种的经营核心是流量

因为像调色师、WOW COLOUR这类的零售新物种,使用的是互联网的经营思维,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围绕流量以及转化来展开。

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进店,它们进驻的必须是位于城市核心商圈的大型商场;而且门店的选址还得是商场内人流量最多的位置;门店的面积要足够大,装修要足够时尚,这样才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到。这种做法其实和在天猫购买曝光率高的广告位相似,而门店则必须为此付出高租金、高入场费、高装修费的代价。

图片来源于调色师官方微博

另外,为了实现更好的流量转化,这些零售新物种会选择试错成本低、品牌忠诚度低的平价彩妆作为主打品类。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平价彩妆的利润率较低,可商品损耗却不低。据悉,调色师的整个商品损耗达到了15%。

一方面是产品的销售利润率不高,另一方面是门店的租金、装修等成本不低,从而导致零售新物种普遍不赚钱。即便是这样,它们依然要保持快速扩张的步伐,于是只能依靠不断融资,来维持运营。

据统计,截止到目前,KK集团的融资金额总计已达41.6亿元。如果接下来能够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它将再获得一大笔资金。与此同时,此前为KK集团提供融资的资本也可以成功套现。

可一旦不能上市,那么KK集团后续的发展就不好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