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新建 DOC 文档
2022-05-08 | 阅:  转:  |  分享 
  
随着新课堂改革的实施,注重素质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让学生多元化发展,真正打造高效课堂,这就对教师备课和课后反思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教师注重了课前备课,分析学情,掌握课堂结构的最优化等而往往忽视了教学反思。教师上完一节课,就忙着批改作业、忙着备下一节课,忙着处理学生琐事,对课堂没有反思,教师成绩上不去,成功与否不知所云,几年下来课堂总是一个固定模式,只是被动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下一节重复着上一节课的环节,环节没有最优化,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没有反思、没有总结、课堂效果不是最优化,这一现象在本地较严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团队经过认真思考,承担了“有效开展教学反思的途径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

教学反思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开展教学反思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在执行了课时计划后,对课堂上师生的活动中反映出来的情况所作的及时总结和梳理,它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的重要依据,是积累教学经验的具体素材,是教师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思,它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诊断与自我修正,其反思的核心是关于自己教学行为的审视、澄清、质疑与批判,通过连续地自我追问、自我剖析、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如若教师没有反思,没有对课堂得失的总结,就没有课堂的最优化,就是失败的课堂。杜威曾指出:“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这正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学反思实践意义是:

对教学反思没有理论充电的教师,其反思是无序而低效的。教学反思如果离开课堂场景,则是空洞苍白的、是纸上谈兵。所以,只有教师自觉地把课堂教学行为作为认知对象,从自身课堂实际出发,批判地审视自我的主体行为,并进行全面深入的理性回顾、诊断思考和反思总结,从中发现困惑或问题,及时调控教学行为,总结教学规律,提升自己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步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最有效。2、教学反思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践者,更是教学反思的实践者。要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就得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它已成为基层教学科研的一种潮流、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优方法和途径。实现教师的教学反思的实质就是要努力唤醒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追求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把新的课程理念溶入教学的每个环节,让教师会教,乐教,善教,最终落实新的课程标准。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需要。教然后而知困,知困而后强,自我反思的这种内在的动力驱使一个教师不断向上,将普遍性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教学反思能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在我镇的校本教研或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缺乏问题意识,如若注重教学反思后,教师便会自觉成为教学的有心人,经常琢磨,学会在貌似没有问题处发现问题,有意培养问题意识,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的三维要求、课堂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教学有效性如何、教学中存在那些问题、该如何优化、教学行为中还有那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该如何完善?……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反思,教师便增强了对问题的敏锐性,捕捉教学过程中稍纵即逝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反思,针对性采取补救和完善,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反思便于教师自我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批判性思维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但部分教师仍有从众心理,习惯跟着专家人云亦云,缺乏批判性思考,始终是新课标实践的消极的被动执行者,这种现状阻碍了新课程的推进,也不利于教师成长。教学反思有系统性、批判性、持续性等特点,教师在实践中培养了批判思维的习惯,把批判和研究贯穿于平时的教学行为中,形成自己对问题独到的看法,提高自己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向研究型和创造型教师角色发展。

6、教学反思是磨砺高素质教师的需要。教育专家窦桂梅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专业成长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但凡高素质的教师,理应充当教学的探索者,那么探索的最佳途径便是自我反思,教育的智慧是在不断反思中丰盈的。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理念的变化、学习行为的变革、教学模式的重构、课程资源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多样、教学评价的多元等,让每个学校和教师面临新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步履艰难,教学反思能以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反思对象,通过预见、调控、批判等行为来反思剖析,矫正和完善教学实践不合理的行为和理念,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献花(0)
+1
(本文系星星的泪光...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