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选编译】岩斜下静脉的显微解剖

 弋头儿 2022-05-08 发布于浙江省
日本福冈国立医院九州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Satoshi Matsuo等通过尸头解剖和影像学研究,阐述IPV的显微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发表于2021年7月的《Oper Neurosurg (Hagerstown)》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原文

图片

Ref: Matsuo S, et al. Oper Neurosurg (Hagerstown). 2021 Jul 15;21(2):E83-E88. doi: 10.1093/ons/opab099.

研究背景



颅底内镜手术要求神经外科医生精确了解颅底的静脉结构,对预防术后静脉并发症至关重要。有关颅底静脉网的解剖报道仍较少。颅底静脉结构主要包括海绵窦、基底静脉丛、骨性静脉及岩斜下静脉(inferior petroclival vein,IPV)。岩斜下静脉也称岩-枕下静脉,偶可参与动静脉瘘的形成,该静脉也可用于接近海绵窦的血管通路。日本福冈国立医院九州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Satoshi Matsuo等通过尸头解剖和影像学研究,阐述IPV的显微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发表于2021年7月的《Oper Neurosurg (Hagerstown)》杂志。

研究方法


作者对灌注颜料后的成人尸头进行显微解剖研究,显示IPV及其毗邻结构。其中男性10例和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63.4±10.3岁。共计51侧MRI的增强、抑脂T1序列成像进行分析,了解IPV的存在状况及与其它静脉结构的关系。观察头颅标本的下表面,了解岩斜裂周围的骨质关系(图1A),并从下方逐步进行尸头解剖,显示IPV与周围结构关系。尸头从C1水平取下,椎动脉V3段周围椎体静脉丛包绕,其范围从枢椎横突孔延伸至椎动脉穿入硬膜处(图1 B)。髁后静脉与髁外侧静脉,引流至椎体静脉丛。髁后静脉起自颈静脉球内侧壁,通过髁后管,引流至椎动脉V3水平段周围的椎体静脉丛(图1B-1J)。髁外侧静脉起自岩静脉汇合处,走行于枕髁与颈内静脉、颅神经IX-XII、头外直肌之间,引流至椎动脉V3水平段椎体静脉丛。从枕髁内侧向颅内方向磨除骨质,暴露髁后管和舌下神经管(图1D)。髁前静脉也称为舌下神经管静脉丛,通过舌咽神经管引流至岩静脉汇合处(图1D-J)。咽升动脉的舌下支和舌下神经穿过舌下神经管(图1I和J)。鼻咽粘膜解剖分离后,可见头长肌(图1B-F)。咽基底筋膜与头长前肌筋膜融合,附着于枕骨和颞骨(图1E)。肌肉筋膜与纤维软骨组织融合,填充破裂孔和岩斜裂(图1F)。接近颅底处,咽鼓管位于岩斜裂外侧,头长肌和头前直肌附着于岩斜裂内侧(图1F-J)。切除这些结构,显露岩斜裂,岩斜裂将枕骨基底部(也称斜坡)与颞骨岩部分开(图1G)。岩斜裂的头端和尾端分别与破裂孔和颈静脉孔相通(图1A)。IPV沿岩斜裂的颅外表面走行,并引流至岩静脉汇合处(图1G-H)。IPV的头端与颈动脉周围的静脉丛相连,穿过破裂孔。在斜坡钻孔,暴露岩下窦,该窦沿岩斜裂的颅内表面延伸(图1H)。岩下窦的头端和尾端分别连接海绵窦和颈静脉球(图1I和1J)。在岩下窦进入颈静脉孔之前,岩下窦的尾端与髁前静脉、IPV和髁外侧静脉汇合(图1G-1J),称为岩静脉汇合。

图片

图1. A. 头颅下面观,可见岩斜裂向前与破裂孔相通,向后与颈静脉孔相通。B. 分离枕下肌肉之间的空隙,可见椎动脉V3段被静脉丛所包绕。C. 去除枕下肌肉,可见髁后管的髁后静脉。D. 磨除部分枕骨、乳突以及髁突,暴露乙状窦的走行、穿过舌下神经管的髁前静脉及穿过髁后管的髁后导静脉。E. 去除鼻咽部粘膜和部分咽鼓管。F. 去除咽鼓管和咽基底筋膜,可见破裂孔和岩斜裂内的纤维软骨组织。G. 去除头长肌和头前直肌,可见岩斜下静脉沿着岩斜裂的颅外表面走行,其头端与邻近卵圆孔的颈内动脉周围的静脉丛相沟通,尾端与岩静脉汇合处相沟通。H. 去除部分斜坡、犁骨和蝶骨,岩下窦沿着岩斜裂的颅内面走行,几乎与岩斜下静脉平行。I. 打开舌下神经管,髁外侧静脉和髁前静脉汇入岩静脉汇合处,可见舌下神经和咽升动脉的分支穿过舌下神经管。J. 暴露颅神经VI。A 动脉;Alv 牙槽;Ant 前;Asc 升;Cap 头;Car 颈动脉;Cav 海绵窦;Conf 汇合;Cond 髁突;Digast 二腹的;Eust 咽鼓管;Fasc 筋膜;Fiss 裂;For 孔;gland 腺;Hypogl 舌下的;Inf 下;Infraorb 眶下;Int 内的;Jug 颈静脉的;Lat 外侧的;Lig 韧带;Long 长的;M 肌肉;Mag 大的;Mass. 咬肌;Max 上颌的;Med 内的;N 神经;Obl 斜的;Occip 枕的;Occipitomast 枕乳的;Palat 腭的;Pet 岩的;Petrocliv 岩斜的;Pharyng 咽的;Pharyngobas 咽基底的;Pit 垂体的;Plex 丛的;Post 后的;Proc 突的;Pteryg 翼突的;Rec 直的;Sig 乙状窦的;Splen 蝶的;Sup 上;Temp 颞的;V 静脉;Ven 静脉的;Vert 椎的。

研究结果



上述静脉均经过MRI强化、抑脂T1加权成像进行描述(图2)。MRI显示,IPV的前端与邻近破裂孔的颈动脉周围的静脉丛相连。多数病例(49/51,96.1%)静脉后端流入岩下窦尾端。偶尔会流入髁前静脉(2/51,3.9%)(图3)。邻近IPV的其它静脉结构,51侧(100%)可识别岩下窦和髁前静脉,44侧(86.3%)可识别髁后静脉,33侧(64.7%)可识别外侧髁静脉。

图片

图2. 颅底区MRI-T1加权增强、抑脂轴位成像自上而下观。A-H. 右侧髁后静脉与左侧髁外侧静脉发育较好,两侧均证实存在岩斜下静脉。

图片

图3. 髁旁区MRI-T1加权增强、抑脂序列轴位成像。A-C. 岩斜下静脉的尾端引流入右侧岩静脉汇合处及左侧髁前静脉。

研究结论


该研究通过尸头解剖和MRI成像阐明IPV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周围毗邻结构的关系。颅底外科和神经介入医师在理解和熟悉IPV的解剖后可以更好地了解颅底静脉邻近部位的疾病及安全的手术入路。

组稿

李信晓 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编译

张强 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

审校

李信晓 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终审

陈衔城 教授

《神外资讯》主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