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地名中关中、河东、江东等名字的具体含义

 强哥的书屋 2022-05-08 发布于四川省

      在阅读古籍文献欣赏文艺、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接触到x(关中、关东、关西、关外)、河x(河东、河西)、江X(江东、江左、江右)等这些以关、河、江命名的地方,不过也被这些地名搞得头晕,这些地名到底是指哪些地方呢?

      在中国古代,很多地名都是以一个标志物,后面加上一个方向来命名的标志物中,”指的是古代中原地区著名的四个关隘,“河”指的是黄河,“江”指的是长江,实际上,由于历朝历代的更迭变迁,这些名词所指的地方也不尽相同。

关中

“四关之内”,这四个关口分别指的是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关)、南武关(少习关)、北萧关(金锁关),所以关中也被称作“关内”关中的主体分布于渭河平原现在的陕西中部区域。

先秦时期,关中用来指函谷关崤山以西的秦那个时候关中亦称作“秦中”,关中的也仅仅指的是函谷关。

汉代以后,为了防范来自西北方向匈奴、羌族等游牧民族的威胁,先后在陇山现宁夏固原东南设置了萧关,在大散岭(现宝鸡附近)设置了大散关,加上南面的武关(现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附近),关中的含义也逐步函谷关以西”变迁为“四关之内”的意思。汉武帝时期,函谷关城由灵宝东移至新安现洛阳附近),函谷关偏离了原本的涵古道。三国时,曹操潼关,原来四关中函谷关的位置被潼关所取代。

现在关中地区主要指陕西省中部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在内的五市一区。

关东、关西

关西这个称谓是秦汉统一之后逐步用来取代关中的名字,也就是函谷关以西之地。这主要流行于汉唐时期。汉唐两朝东有洛阳西有长安,这两座城市几乎各占了一半的定都时间统治者不再把关中平原视为中心之地而把河洛中原视为天下之中

汉武帝时期驱逐匈奴,收复河套平原,开拓了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关西取代了关中,用来称呼函谷关以西的广阔土地。公元前一百一十四年,汉武帝在河南新安修建函谷关新官鉴于新官深入关东,容易绕过三国时曹操便在关以西修筑潼关作为关东关西的分界线。到了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关西的说法就彻底消失了。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袁绍等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自称关东联军,这里的关东指的是虎牢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现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以东,主要指河南、山东。

关南

关南一词主要出现于宋辽对峙时期。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利用辽国内乱的机会出征北伐辽国,在四十二天内连收三关(益津关(今河北霸县),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西南)、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三州(瀛、莫、宁),共十七县的土地,宋朝统称着十七为关南。

关内、关外

古代在陕西定都的王朝比如秦、汉、唐等时期,关指的就是函谷关或潼关。其以东地区就被称为“关外”,也叫关东。春秋战国时期的“关东六国”由此而来,以此划分秦与齐楚等六国的方位。而关内就是其以西京畿附近地区。

还有一种说法,关内关外之名,起源于明朝。明朝修筑了长城用来保护北方边境。随着明朝长城的修建,明朝在长城沿线设立了9个军事基地,称为边。长城北侧称为关外,南侧称为关内。后金崛起之后,山海关的军事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东北地区又开始被称为关外,而山海关以南则被称为关内。

河东

代河东指山西西南部,位于秦晋大峡谷中黄河段乾坤湾,壶口瀑布及禹门口(古龙门)至鹳雀楼以东的地区。河东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尧舜禹时代的都城皆在河东。

秦汉时为河东郡,在今天山西省临汾、运城一带,唐朝以后泛指山西省全境。

河西

秋战国时期,河西地区指黄河运城段以西、泾水以东的地区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唐玄宗时设置河西节度使管辖甘肃及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东起乌鞘岭,西接新疆,北连大漠,是一个东西长达1000公里、南北宽仅40至100公里的狭长地带,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目前河西走廊仍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是西北边防重地。

江东、江左

江东与江左其实是⼀个概念,与江西、江右相对。长江⾃湖⼝(九江)后,突然改变原来的东西流向,变成了南北流向,九江⾄南京段,长江为南北流向,于是古⼈以这段长江为线,右侧的叫江东、江左,左侧的叫江西、江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