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193)扬帆起航(附音频)

 沉映香 2022-05-08 发布于湖北省
点击此处,边看边听
前面说到谯纵在侯晖等人的胁迫下,被迫建立了西蜀政权。随着东晋朝廷的日益稳定,讨伐之事自然而然的提上了议事日程。
公元406年正月,东晋益州刺史司马荣期在白帝进攻谯明子,大破之。九月,刘裕再派龙骧将军毛修之与司马荣期、文处茂、时延祖等人一起讨伐谯纵。
然而,当毛修之抵达宕渠时,司马荣期被参军杨承祖所杀,杨承祖自称巴州刺史。得知变故,毛修之连忙退回白帝,平叛陷入僵局。
公元407年八月,毛修之与汉嘉太守冯迁合兵进攻杨承祖,终于将其诛杀。随后,毛修之打算继续进军,新任益州刺史鲍陋却不同意。
毛修之义愤填膺,向东晋朝廷上奏称:“现在屡有可乘之机,鲍陋却每次都违背约定不来配合。臣虽想直捣匪巢,以死报国,但后无援兵,如何才能成功呢!”于是,刘裕上疏推荐襄城太守刘敬宣率领五千兵众讨伐谯纵,以刘道规为征蜀都督。
九月,谯纵向后秦归降,成为后秦的藩属国,又与卢循暗中勾结,并向后秦上表,请求让桓谦前来益州,和他一起对抗东晋。
姚兴询问桓谦的意见,桓谦道:“臣之家族累世对荆楚百姓有恩,如果有机会凭借巴蜀的力量顺流东进,荆楚官民一定会纷纷响应。”
姚兴不以为然道:“小河沟里容不下大鱼,如果谯纵足以单独成事,就不会借助你做他的鳞甲和羽翼了,你还是多考虑下自己吧。”但桓谦坚决要去,姚兴没有强留,便派他前往益州协助谯纵。
桓谦到了成都后,虚心谦恭的招纳各地人士。随着他的势力越来越大,谯纵果然对他生起猜忌之心,将其软禁,并派人看守。
直到此刻,桓谦才后悔不迭,流泪对几个弟弟道:“姚主之言神矣!”
平定谯纵的大军还在路上,东晋的权力格局却逐渐变得有些微妙。
当时,东晋朝廷多次征召刘裕入朝辅政,但刘裕只想待在京口。刘毅早有排挤刘裕之心,想趁此机会以中领军谢混为扬州刺史,也有人打算让刘裕在丹徒兼管扬州,而把朝中的政务交给孟昶。
谢混是谢安之孙,谢琰之子,又是司马曜的女婿,身份显赫,地位超然,如果让他担任扬州刺史,将对刘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但无论是哪种安排,东晋朝廷都不敢擅作决定,司马德文决定派尚书右丞皮沈带着这两个方案,前去京口征求刘裕的意见。
皮沈首先拜见刘穆之,把朝廷讨论的情形全都告诉了他。刘穆之假装起身上厕所,秘密对刘裕道:“皮沈之言,千万不要同意。”
随后,刘裕召见皮沈,皮沈说明来意后,刘裕果然闪烁其词,暂时先让他出去,把刘穆之叫进去询问。
刘穆之直言不讳道:“晋朝失政已久,天命已移。您兴复皇祚,功高位重,如今之形势,怎么还能一味的谦让,做一个老守藩地的普通将领呢?刘毅、孟昶等人与您都是白衣起家,一起倡导大义,争取富贵。举事的时候有先有后,所以才推举您做了盟主,但他们对您并非心服口服,也没有君臣之分。当他们的力量、地位和您相当时,终究是要互相吞并、排挤的。正因如此,扬州是根本所在,决不可拱手让人。权柄一旦丧失,再想得到,就没有理由和机会了。”
一番话说得刘裕连连点头,他也不禁在心里问自己,我难道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地方将领吗?一念及此,刘裕问道:“那我该如何回答呢?我之前一直推辞,现在如果说只有我合适,未免难于启齿。”
刘穆之胸有成竹道:“您可以这样说:'扬州是根本所在,宰辅事关重大,我不便在外随便回答。近期,我将抽时间前往建康,与朝廷共同商议。’只要您到了建康,他们一定不敢把扬州交给别人。”
高!实在是高!刘裕大喜,立即动身前往建康。
公元408年正月,刘裕入朝后,东晋朝廷果然以他为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如故。
刘裕上表请求解除兖州的职务,以诸葛长民为青州刺史,镇守丹徒,以刘道怜为并州刺史,戍卫石头城。
如此一来,扬州就落入了刘裕之手,为他日后基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是年夏,刘敬宣进入三峡,派巴东太守温祚率领两千人从外水进军,自己统帅益州刺史鲍陋、辅国将军文处茂、龙骧将军时延祖从垫江边战边进。
谯纵急忙向后秦求援,姚兴派平西将军姚赏、南凉州刺史王敏带兵两万人前去解救。
不久,刘敬宣的大军开到黄虎,距离成都只有五百里。
谯纵派辅国将军谯道福将西蜀兵力全部调动起来,占据险要地势防守,刘敬宣和他对抗僵持六十多天,始终无法向前推进。
这时,东晋军粮食吃完,军中又流行瘟疫,病死的人超过一半,刘敬宣只好带兵返回。
九月,刘裕主动揽下西征失利的罪责,自请退位。东晋朝廷下诏将其降为中军将军,开府如故。
这本是刘裕的故作姿态,刘毅却打算趁此机会严惩刘敬宣,何无忌力劝道:“怎能用私人恩怨伤害天下至公呢!”
碍于何无忌的面子,刘毅勉强罢手。最终,刘敬宣因指挥不利被免官,削去封地三分之一,刘道规也从督统贬降为建威将军。
刘敬宣是刘裕的恩人,刘道规是刘裕的弟弟,刘裕已经主动背锅了,刘毅却依然不依不饶,刘裕心里能舒服?两人的矛盾逐渐公开化。
公元409年正月二十一,东晋朝廷以刘毅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刘毅爱好人才,喜欢读书人,所以当世名士几乎没有不聚集到他身边的,惟有扬州主簿张邵不肯前去,有人问他为什么,张邵道:“我的主公刘裕是应运而生的人中豪杰,哪里还用多问!”
说起来,这个张邵可是刘裕的骨灰级迷弟了,早就押宝刘裕。
张邵是吴郡人,出身官宦世家,曾祖张澄官至光禄大夫。
张邵最初担任琅邪内史王诞的龙骧府功曹,当时王诞依附司马元显。桓玄击败司马元显执掌朝政后,大肆清除他的旧党,将王诞流放到广州,亲戚故友都弃他而去,只有张邵仍然以礼相待,哭着为他送行,还在遍地闹饥荒的艰难处境下救助王诞的妻儿,受到时人称许。
后来,桓玄篡位称帝,刘裕在京口起兵讨伐他,张邵力劝在桓玄朝任廷尉卿的父亲张敞率先向刘裕效忠,后担任王谧的主簿。
很快,刘穆之听说了张邵的追星行为,并告知了刘裕,刘裕便将他转为太尉参军,署长流贼曹,纳入幕府中,成为心腹谋士之一。
同月,姚兴派使节册封谯纵为大都督、相国、蜀王,加九锡,并可承制封拜,所用礼仪全都与君王一样。
正当刘裕准备亲自出马讨伐西蜀时,慕容超主动找上门来,派兵掳掠东晋淮北的百姓,急于立威的刘裕立马改变主意,决定先北伐南燕。
三月,刘裕上表请求讨伐南燕,朝廷大臣都认为不可轻举妄动,只有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和参军臧熹认为一定能成功,力挺刘裕。
谢裕是谢安的侄孙,谢允之子,为人见识广博,记忆力超强,幼时为谢安所赏识,成年后得到桓玄重用,因其出身显赫,在桓玄败亡后再次受到刘裕的重用,长期担任他的司马,是刘裕的心腹之一。
刘裕懒得再跟那些大臣多费唇舌,以孟昶为监中军留府事,王镇恶为中军参军,立即整军备战。重点介绍下王镇恶,这可是名将。
王镇恶出身名门,是王猛之孙,王休之子,出生于五月初五。
按照当时习俗,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想把他送给别家抚养,以免对本族有害。
王猛见到他后很是惊奇道:“这孩子非同寻常。过去孟尝君在恶月出生做了齐国的丞相,这孩子也将使我们家门兴旺。”遂取名镇恶。
王镇恶十三岁时,前秦土崩瓦解,关中扰乱,家道中落,随叔父王曜归顺了东晋,客居在荆州,读诸子兵书,喜欢谈论军国大事。
王镇恶不善于骑射,却善于决断大事,有乃祖之风,官至临澧令。
刘裕决意北伐时,有人将王镇恶推荐给了他。刘裕亲自召见王镇恶,一番交谈后,大为惊异,遂留他过夜。第二天早晨,刘裕兴奋的对僚属道:“王镇恶是王猛之孙,正所谓将门有将。”以他为中军参军。
四月十一,刘裕从建康出发,率水军从淮水进入泗水。
五月,东晋军抵达下邳,把船舰和辎重留下,步行开进到琅邪,沿途经过的地方都修筑城池,留下军队把守。
这时,有人对刘裕道:“如果燕国人堵住大岘(音同现)山的险要,或者坚壁清野,那我们深入敌国重地,不仅不能建功立业,还可能有去无回。”
刘裕胸有成竹道:“你说的这些,我早就考虑过了。鲜卑人生性贪婪,没有长远打算,前进时只想多多抢掠,后退时又吝惜禾苗。他们以为我们孤军深入不能长久,因此不外乎进驻临朐(音同渠),或者退保广固,一定不会据险抵抗或者坚壁清野。”
这是刘裕的第一次对外用兵,也是他迈向更高舞台的首次亮相,成功了,他在东晋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一旦失败,很可能前功尽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