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咖啡音乐、独立经营10年还能盈利……这家小众考古书店凭什么就“火”了?

 昵称散步收藏 2022-05-08 发布于上海

与周围20世纪80年代的小区建筑同在一条街巷,这家书店并不显眼。它过分地安静了。即便是大门外有红纸黑字的对联,以及还算醒目的招牌。

即便是闲来无事的路过,目光也不会被它吸引,更何况,这是一家书店。

它已然成功地成为了周围建筑的日常。

大概只有按图索骥的人才能注意到它。从北京地铁6号线花园桥站出来,一头钻进南边的小巷,曲里拐弯地走,在疑惑之际,它出现在右手边,几条小路的交会处,前面有个路牌:三虎桥北路。

经历了寒冬,北方的初春也显得格外萧条,洪霞指着房顶上飘零的几根枝条,她打算在繁茂的季节,给爬山虎搭个桥,引它把招牌爬满,她觉得这样显得有生机。

洪霞34岁,是这家书店的店长。人文考古书店,全国仅此一店。

这是一家有10年“店龄”的小众书店,在刚刚过去的冬天里,接连问世的几篇报道让它“被看见”。

在被看衰的书店行业,人们惊异于如此“唱反调”的存在。一家小众书店,没有咖啡、音乐,独立经营,竟然还能盈利。

读者和媒体来了,他们站在书架都要碰到屋顶的书店里,寻找书店的成功秘籍。

琳琅满目的赞誉中有质疑,“你们花了多少广告费?”洪霞觉得有点蒙:“书店那么穷,哪有钱做宣传。”

熟识多年的老读者也再度上门,“你千万要坚持住,不要做迎合。”

洪霞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清醒,正如她决定离开又回归的时候那样,抵不过的是“热爱”。

我在2月的一天见到洪霞。春节过后,她忙里忙外地把出版社寄来的书归置到书架上。“我现在看着这里堆着的书我也很愁,但看到出版社的书单又特别兴奋。”

洪霞快速地说着,声音里流露出坚定。这是她平凡生活中的一天,正是这些看似不值一提的琐碎,构成了这家书店的10年。

我跟洪霞聊了聊书店“被看到”以后的故事,以下是洪霞的自述。

没有咖啡音乐、独立经营10年还能盈利……这家小众考古书店凭什么就“火”了?

你要知道自己的“位置”

我们书店能被更多人“看到”,我还是挺意外的。

现在整个书店行业被一路唱衰,这个时候我们突然跳出来说,我们既没音乐,也不做咖啡,还能盈利。这种“唱反调”,让大家觉得好奇。

“被看到”,肯定是有好处的。最直接的就是产生经济效益。我能很直观地从销售额和人流量看出来变化。原来的话,一天可能都进不来一个读者。但那段时间,我开玩笑说,来的人可能比之前10年的都多。

因为那是冬天嘛,很冷,我们没有经常开窗,那几天人多的,我在店里觉得味道都不对了,需要把门打开。

销售额的话,我也在之前采访说过,去年12月的销售额抵得上前面11个月的。

其实这也是一个持续的影响,包括今年过完年刚上班,就来了一个大客户,他是一个地产老板,也是看报道知道我们的,他连续来挑了两天书,有的书架直接就被买空了。

最后我算了算,他总共挑了23万的书,我给他打了折,约定好了哪天送书,最后他说要加我个微信,我说好的,就还挺开心的。

基本上23万的销售额,就是我们去年一整年的门店流水。除了这个大单,这几天也还马马虎虎,然后我就突然觉得,其实考古圈并没有那么窄。

我跟他们开玩笑说,都说开门红,我们今年是红得有点。

我还算一直都比较清醒的。我们没有做什么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只是一家书店,这是一件很日常的事,它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有人说我们书店变“网红”了,对于“网红”这个词,我还是不太喜欢。

前段时间的报道的确很多,从去年12月的《新华每日电讯》,到《GQ报道》《人物》等等,你说很多人由此发现、认识了我们,我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事实。但你说它变“网红”了。它究竟有多红?它根本没有达到“一呼百应”的影响力。它只是短期在书店行业激起了一个水花,能让大家在聊起来的时候,产生一个共鸣,仅此而已。

我们在很多人眼里被捧上“神坛”,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这给了我很大压力,所以这对我来说也是“双刃剑”,一来的确有经济效益,二来也给我一个警醒,就是你不能飘。别人可以说你红,但你自己得知道你的位置在哪里。

没有咖啡音乐、独立经营10年还能盈利……这家小众考古书店凭什么就“火”了?

冥冥之中的温暖

那些报道出来以后,很多人加我微信。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个人上来就说比较冒昧,他说自己这段时间处于低迷期,但因为看了报道被感动了,就想过来说声“谢谢”。他说,书店在那么难的情况下都能坚持,他被感染了。

看到这些,你就会觉得自己冥冥之中能给陌生人温暖,我觉得这很值得。

是的,我们书店曾经是很难的。在2012年,正值实体书店的倒闭潮,这时候开店,还是考古书店,逆着潮流做这么一件事,当时我们的创始人安老师也怀疑过,书店能不能开下去。但走到这一步了,只能推着走。

我们做过文创,办过讲座,也开始在微博、公众号上做宣传,就为了吸引人来。一年以后,我们也开了网店。

走电商的路子也是被现实逼的,当实体店不能满足一个书店活下去的时候,你就得想各种方法。网店能帮我们打破地域性,覆盖的区域就不仅是北京了。

“没想到别人的'砒霜’,成了我们的'蜜糖’”,网店是我们一个很好的宣传窗口。现在我们很主要的客户是机构,他们在网店上了解到我们有什么书,他们就找客服说,我们想大批量的要,能不能优惠,就这样慢慢地把他们引到了线下。渐渐他们发现我们书很全,服务又还行,就成了长期客户了。

现在网店能满足我们日常的经营,一个月的营业额10万左右,这样一年就是120万左右,基本上一个实体店的流水就有保证了。接下来的这几年,我们接连入驻了几个平台,觉得大家的生活习惯在变,我们也得跟着他们去走。

因为时代不同了。你不能把自己困在一个地方。

总之,在努力做各种尝试的过程中,困难被逐个击破了,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书店慢慢运转起来,一直到今天。

我2012年就来书店了,是安老师的缘故。我是安徽人,在北京念大学,那时我“想开书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虽然这个“理想”一度被打击得不行。但现在我居然实现了,也是觉得很魔幻,这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一听是书店,还是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考古书店,我就来兼职了。2015年,我研究生毕业,没有太多考虑,就觉得很喜欢待在书店,就留在这里工作了。

最早那篇报道里提到我们书店店员的工资平均能过万,比肩北京头部书店的中层职员水平。其实,物质上能养活自己了,还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我觉得就挺好的,书店里小伙伴也很稳定。

当然那个时候反对声也很多。这其中就包括我爸,他总觉得女孩子,你稳定一点,当个老师、公务员,顺顺当当地结婚生子就好。但谁让我们是父女呢,他倔我也倔,我就决定留下了,他也没说什么。

他还是很开明的,他知道我认定了以后就不会变,也没再干预。到现在,他也很少问我书店的事,顶多就是问问“怎么样了”,我就说今年书店还好。

但有时候他晚上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哪儿,我说在书店加班,他就会多问几句安不安全,我就说这边全是路灯,很安全。但他们还是会担心,觉得晚上九点多在外面不安全。

我一直在遵从自己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很感谢我爸。尤其是书店能走到今天,能被大家看到,我也觉得特别感激。

没有咖啡音乐、独立经营10年还能盈利……这家小众考古书店凭什么就“火”了?

接收到的善意更多

前几天,一个爸爸带着10岁的孩子到书店买书。他也是看了最近的报道,他说有被触动到,正好他在给孩子讲古代钱币的知识,从网上买了本书,带孩子到潘家园转,人家跟他说这书是盗版的,他想到了我们店,想来买本正版的。我给他拿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钱币》,这本书市面上不太好买,还好我们是有的。

其实如果说“我们红了”,能让更多人“看见”,在大家需要这类书的时候能想到我们,我觉得这样还挺好的。

我也有关注评论的。不好的评论看到的很少,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被媒体放出来。我知道肯定有质疑的,比如说有人就会找我们客服说,“其实你们也没有报道里说得那么神”。

今年过年,我写了一篇年终总结,就收到了一个留言,我没有放出来,那个意思就是“你们飘什么,某某书店还没说话”。

我当时有种说不出来的情绪。但我始终觉得,能被大家看到当然是好的,但如果被捧得太高了,就没必要。我们的工作肯定也是有瑕疵的,如果有不满意的,那我们就继续努力。

其实最近的确接到了很多读者的电话,“你们有这本书吗?”我是很想尽可能地服务好所有人的,但后来一想确实是做不到。比如说我们是一家考古书店,他来问一本文学的书,我说我没有,那他就说你能帮我找吗,你说我要不要去帮他找?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最后你书店做成什么样了,你还是走考古这条路吗?

所以说还是很纠结的,人家看了报道找过来带着期待的,他们也是在别的地方没找到,但我们确实因为定位不同,所以是没有的。还是要有舍弃的,因为我不可能帮到所有人,有同行也鼓励说,不要顾虑那么多,把你自己的路子走好,你自己不要乱了。

还有老读者来找我,他跟我说,洪霞一定要坚持住,坚持住你现在的定位,不要去做太多迎合。

相对于质疑,我接收到的善意更多。

没有咖啡音乐、独立经营10年还能盈利……这家小众考古书店凭什么就“火”了?

从“独立”到“融入”

我们书店有两个公众号,一个是“人文考古书店”的服务号,因为跟书店同名,所以被报道之后一天涨了4000多粉丝,现在还在不断地涨。另外一个是“考古书店”,这是订阅号,上面日常的内容多一些。现在两个公众号加起来大概是3万多的粉丝,相对于书店,或者说比较专业的书店的公众号来说,我觉得关注还是挺高的。

其实也有个对比吧。去年北京市组织了一个图书行业的小型讨论会,很多行业的佼佼者都去了,我就说我们的粉丝数,旁边有同行说“超级高”。

其实这几年包括2020年以前,我们书店真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它是真的“独立”在整个书店行业之外的,跟书店的同行,几乎是不打交道的。

之前有朋友让我去别的书店逛逛,取取经。我就说我几乎没有去过别的书店,他们当时就很愣。事实上就是这样。其他书店之间可以交流的文创、畅销书,而换到我这里是完全不需要。所以就完全没交流,我大多数时间在做自己的事。

我当时是觉得,我们书店跟他们走的路子不一样,我也没得学。但这次也给了我们书店一个机会,看到我们的不仅是大众,也有行业。

我也开始去参加书店行业内的交流,现在有些“融入”的感觉了。以前的想法也有了改变。每个书店都有自己存在和活下来的理由,即便是这个路子并不适合我,但我可以先学着,万一哪天就用得上了。所以我还是很愿意跟书店的同行们交朋友的。

我最近也逛了一些书店,比如说海淀区的彼岸书店,整个书店是中式风的,经常搞一些活动,店里很多花心思的小标签,做得很好,很细致。

离书远了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之前有篇采访里,我讲了很多自己的事情。有人会觉得,实际上跟书店关系并不大,就有人像你(此处指记者)一样问我,你想给这家书店打上自己的烙印吗?

之前有人问过我类似的,他比你更直接,他说现在书店比较火了,你作为店长,会不会做一个人文考古书店的IP出来,去做短视频,甚至是直播。

我说我不会,我记得当时回答得很直接,因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我一旦走了这个路子以后,我离书就远了。离书远了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我只是人文考古书店的负责人,在书店中心永远都是书,人只是辅助于书的。即便是我可以借着这一波红利把自己推销出去,但你自己要知道,别人买你的账是因为你背后有书,一旦你离开书了,就成了一个空壳。所以说即便是现在我参加什么活动,我也是以书店的名义走出去的,而不是我个人。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但目前来说我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做不了那么多。

我觉得书店最核心的事是选书,你只有书选好了,后边的事才能继续。这目前一直是我来做的。如果说现在店里有这么一个人,他有足够的能力把这个事做好,我也可以去做这么一个推广者,我也很乐意做这个。

其实我现在特别羡慕书店前台的小姑娘,她每天上午9点到12点就看书,然后把总结写成一篇我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我特别羡慕,但我做不了,没人来替代我现在的工作。

我现在偶尔会分享我们店的书到朋友圈,但并不天天转。我会转我自己看完觉得好的的书,有人会问这书多少钱,这是我自己的不卖。

因为我看书比较杂,看的未必全是我们店的书,遇到好的我也会做推荐,但这种比较少,一个是我看书比较慢,再有就是没那么多时间去看。

所以其实整个书店还是有我个人很深的烙印的,我并不否认。基本上大事小事都是我在拍板,日常工作安排,大小方向的变动。

没有咖啡音乐、独立经营10年还能盈利……这家小众考古书店凭什么就“火”了?

一种水到渠成

小的时候老家的县城里,一家正规书店也没有,我其实也没特别的追求,我喜欢看书,想看就是首先满足自己。

大学时候都流行玩人人网,我在上面发过“想开书店”,后来被朋友打击得不行,“你有钱吗?想过这里面的成本吗?”那时候才有些看清,不过那其实也是一种执念,但现在,我儿时的梦想实现了,我还是得感谢书店的创始人,她很信任我,愿意把整个书店交给我来打理。

我不知道什么叫成功,我是觉得书店走到现在,它被大家认可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必然。我们经常说,你可能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做一件平凡的事,但你天天做,坚持做,平凡也就成了不平凡。其实我们就是在做这样的事。

你看,我们是在做了第10个年头的时候“被看到”的。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契机,可能是在第20年。但我又觉得这不是巧合,是“水到渠成”,因为这与之前10年书店每一分努力,都息息相关。

我们也是坐了10年的“冷板凳”,但这段时间我们做积累。积累了书、库存和影响力。后来被认可了,在圈内小有名气以后,很多国内外的文博机构会找我们,因为我们有书,这是核心竞争力。还有一个就是对书的梳理。

每个月我们都更新书店,做归纳、梳理,这就给机构客户一个很大的便利。一开始是纸质的,随书附赠,但后来慢慢积累多了就变成电子版了。

我们卖出的每一本书都保证质量,我坚持书一定要从自己手里发出去,这可能有点固执了,衍生出很多成本问题。比如说每个月包书的泡沫就要花费上千,但我觉得这是省不了的。只有这样,我才觉得安心,尽最大可能把书包好,不出问题。

现在我们有三间仓库,数量也是慢慢变多的,因为书总是会有积压的。被动积压的是卖不出去的,主动积压的是觉得这个书很好,我愿意花资金给它留下来。

曾经有一两年的时间我离开了书店,但没有彻底离开。因为跟安老师关系一直很好,即便离开了也一直有联系。离开之后,周末可能会过来帮帮忙,但没有想过真正会回来。但那时候,包括离开之前,我都是一个外围人员,就是没有进入书店的核心层面。

当安老师联系我,问我要不要回来当店长的时候,我还是很惊讶的。因为我走的时候还是闹得有些不愉快,因为我当时说走就要走,我性子倔,跟一头牛似的拉不回来,所以安老师还是挺生气的,但后来我们又和好了。

所以安老师联系我,我就说考虑一下。

当时好像是没有其他人选了,但如果我不答应,她肯定还有其他办法,路到跟前了,必须要往前走。让我回来,是她的选择之一,或者说是最好的人选吧。

因为后来安老师也表示过,让我回来这条路没走错。

没有咖啡音乐、独立经营10年还能盈利……这家小众考古书店凭什么就“火”了?

这真是件再好不过的事了

有机会的话,书店的规模还是打算扩大。你看这些书架,都顶到屋顶了,也还是满满当当,我现在看着这里堆着的书也很愁,但看到出版社的书单又特别兴奋。

你看我们现在已经是两间屋子了,如果有顾客来,我跟他说这边有一间,那边还有一间,但如果再多一间,那体验感就太差了。但究竟要往那儿搬,我心里还没谱。

但有一点我是确定的,我们都没想过离开北京。我记得公众号里有这么一条留言:也就北京这样的地方能养出这样的书店。

其实真的是这样的。书店的收入主要来自网店和机构客户。网店年收入能有180万,机构客户差不多300万,个人客户每年也就12万到15万。北京的大客户数量反而是最少的,但还是在北京会方便一些。文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等大的出版社都在北京,就等于说我们拿书的速度、对接的方面都好很多。还有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面对面还是更好一些。如果只是微信或者QQ交流,好像就总觉得差了一层,但见过一面以后,很多事的沟通上就跨过了一个级别,从山脚到山顶那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保留实体书店,因为到店翻一翻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实体书店的一个魅力,如果搬远了可能就削弱了。

我也在想,如果有合适的地方,我们再开个分店,但资金还是有限,需要做出最佳选择,如果现在决定不了,那就留给时间。

其实拥有一家书店远没有看起来简单,它不梦幻、也不小资。要跟出版社打交道,要拆开牛皮纸袋,灰扑扑的,把书摆在书架,要回复网店信息,处理同事们的求助,每天的事情很琐碎,能消磨掉你对书店的或是对书的所有爱好,而以上点滴的情绪都会在遇到一个奇葩顾客的时候瓦解。包括我也说过,我之前离职是因为“被消耗”了。但又选择回来,是因为实在喜欢。

喜欢是最难得的,虽然它鸡毛蒜皮,但这背后我还是喜欢的。就像前面10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做自己的事,别人看见或看不见,我都无所谓的。而现在,我喜欢的事被认可,又能在冥冥之中给别人温暖,这真是件再好不过的事了。

新黄河记者:薛冬

编辑:刘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