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热解毒方剂总汇收集整理(241~270方)

 火帝养生_WSH 2022-05-08 发布于云南省

241、加减连翘饮

  【处方】连翘、瞿麦、滑石、牛子、车前子、木通、防风、炒栀仁、黄芩(炒)、荆芥、当归、北柴胡、赤芍、蝉退、炙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小儿胎毒。

  【用法用量】加竹叶、灯心,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八

242、黄连散

  【处方】黄连5两,五倍子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疠疡。

  【用法用量】唾津调涂。

  【摘录】《疠疡机要》卷下

243、化斑解毒汤

  【处方】黑玄参5钱,肥知母2钱,生石膏5钱,川黄连2钱,青连翘3钱,干生地4钱,凌霄花3钱,生甘草3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斑。主丹毒,漆性皮炎(漆疮),紫癜。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244、桂林西瓜霜

  【处方】西瓜霜、硼砂(煅)、黄柏、黄连、山豆根、射干、浙贝母、青黛、冰片、无患子果(炭)、大黄、黄芩、甘草、薄荷脑

  【性状】为灰黄绿色的粉末;气香,味咸、甜、微苦而辛凉。

  【炮制】上十四味,除西瓜霜、硼砂、青黛、冰片、薄荷脑外;其余黄柏等九味粉碎成细粉;将西瓜霜、硼砂、青黛、冰片和薄荷脑分别研细,与上述细粉及适量的二氧化硅、甜菜苷、枸橼酸等辅料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出血,乳蛾口疮,小儿鹅口疮及轻度烫火伤与创伤出血;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外用,喷、吹或敷于患处,一次适量,一日数次;重症者兼服,一次1~2g,一日3次。

  【规格】每瓶装(1)1g(2)2g(3)2.5g(4)3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245、解毒排脓汤

  【处方】银花12g,连翘6g,天花粉9g,白芷3g,薏苡仁9g,赤芍9g,甘草3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主土疡(亦叫土疳、针眼、眼疮)后期脓成,肿核局限,顶部变软或露出黄白色脓头。

  【用法用量】

  若患者禀赋虚弱,病势不重,当去花粉、连翘,加黄耆补气,当归补血以扶其正,避免疖肿连续发生。

  【各家论述】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意在清除余邪使疖肿更加局限;天花粉、白芷、薏苡仁消肿排脓,薏苡仁且能补中,配甘草,意在邪去而不伤正。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246、加减金豆解毒汤

  【处方】金银花9g,绿豆衣6g,甘草6g,明矾6g,陈皮3g,蝉蜕3g,僵蚕3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避疫驱邪。主瘟疫流行时,未病预防,或已感染者。

  【摘录】《古今名方》引蒲辅周经验方

247、黄连上清丸

  【处方】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桅各240克 大黄360克 连翘 姜黄各180克 玄参 薄荷 归尾 菊花各120克 葛根 川芎 桔梗 天花粉各60克

  【制法】上研细末,以蜜为丸。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治三焦热积,心膈烦热,赤眼初起,咽喉疼痛,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9克,临卧时用清茶送下。

  【摘录】《饲鹤亭集方》

248、化斑解毒汤加减

  【处方】人中黄30克,石膏30克,连翘15克,升麻15克,知母15克,元参20克,牛蒡子15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荆芥10克,蝉衣6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漆气辛热,客于肌腠,化热成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董智良方

249、固齿散

  【处方】滑石粉18克,甘草粉6克,朱砂面3克,雄黄1.5克,冰片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主胃与大肠伏热,循径上蒸。慢性牙周炎。

  【用法用量】共研为细面,早晚刷牙后撒患处;或以25克药面兑60克生蜜调和早晚涂患处。

  【摘录】蔡福祥方

250、解毒清肝汤

  【处方】银花15g,柴胡6g,归尾6g,酒黄芩9g,秦皮3g,赤芍9g,车前子9g,防风1.5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除风。主凝脂翳初起,风热偏盛,胞睑微浮,白睛赤脉纵横,羞明流泪,结眵粘稠,风轮出现肥厚星点,或凝脂成片。

  【各家论述】方中银花清热解毒;柴胡、酒黄芩清泻肝胆火邪,秦皮清肝退翳,赤芍、归尾活血通络以退目中之赤肿,车前子清肺养肝以明目,防风搜逐肝中之风以散邪。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251、加减甘露消毒丹

  【处方】茵陈 山栀 黄芩 石菖蒲 藿香 白蔻 薄荷 滑石 木通 枳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治湿热发黄,身热倦怠,胸闷懒食,小便短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252、黄丹五倍子水

  【处方】黄丹12g,枯矾12g,明矾12g,五倍子15g,百部15g,雄黄6g,白芷6g,白鲜皮6g,硫黄6g,朱砂3g,轻粉3g,蛇床子9g,白附子9g,白凤仙花9g,陈米醋1500ml。

  【制法】分别研末,将陈米醋放入铁锅中煮沸后,加入黄丹,用筷子搅匀,再下五倍子、百部、蛇床子、白附子、白芷、白鲜皮、白凤仙花等细末,搅匀,然后徐徐入枯矾等其余6味药末,搅匀后,离火即得。

  【功能主治】消风止痒,化腐消瘀,活血通络,和营消肿,清热解毒,收敛燥湿,攻毒杀虫,生肌敛疮。主一切癣疮、鹅掌风、灰指甲等。

  【用法用量】使用前,先用西杉木,或杉木叶,或松木片,或松针,选其中1种置火上烧烟,以手掌烤熏之,然后取药液10-20毫升擦手或泡手(泡后药液留下再用),泡后不要用水洗,每日3次。

  【摘录】《古今名方》引赵乐闻祖传验方

253、槐花消痔汤

  【处方】槐花15克,槐角15克,生地12克,黄连10克,银花12克,黄柏10克,滑石15克,当归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枳壳6克,黄芩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逐淤消痔。主血热毒火内盛,瘀血浊气下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蒲孝生方

254、化毒散软膏

  【处方】化毒散(乳香、没药、川贝母、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珍珠粉、牛黄、冰片、雄黄粉)2两,祛湿药膏(苦参、薄荷、白芷、防风、芥穗、连翘、苍术、大黄、鹤虱草、威灵仙、白鲜皮、五倍子、大风子、青黛面、白蜡、香油或凡士林)8两。

  【制法】上药混匀成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脓疱疮(黄水疮)、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疖痈、丹毒,及体表感染初起。

  【用法用量】涂敷患处。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255、解毒清热汤

  【处方】公英1两,野菊花1两,大青叶1两,紫花地丁5钱,蚤休5钱,花粉5钱,赤芍3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疔、疖、痈、急性丹毒初期及一切体表感染初起,

  【各家论述】本方力专解毒清热。方中公英解毒,长于消痈;紫花地丁解毒,长于治疔毒;大青叶解毒,清热凉血,常用于治疗瘟疫斑疹,丹毒等症;蚤休能解肝胆之郁热,熄上扰之火毒,善治上焦痈肿疮毒;佐以赤芍凉血活血散瘀;花粉清热生津护阴。药少力专,各尽其用。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256、顾步汤

  【处方】牛膝30克 金钗石斛30克 人参9克 黄耆30克 当归30克 金银花30克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清热解毒。治气血大亏,火热之毒下注,致成脚疽。初起脚趾头忽先发痒,已而作痛,指甲现黑色,以后脚指俱黑,甚则连足而俱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而黑色解,二剂而疼痛止,三剂痊愈。若已溃烂,宜多服数剂。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257、瓜萎散

  【处方】瓜蒌1个(连皮捣烂)生甘草1.5克 当归9克 乳香1.5克(灯心炒)金银花9克 白芷3克 没药1.5克(灯心炒)青皮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治痈疽,乳痈。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258、感冒退热颗粒

  【处方】大青叶200g 板蓝根200g 连翘100g 拳参100g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微甜(无糖型)。

  【炮制】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8(90~95℃),待冷至室温,加等量的乙醇使沉淀,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60℃),加等量的水,搅拌,静置8小时。取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8~1.40(60℃)的清膏,取清膏,加蔗糖粉、糊精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460g,即得;或取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9~1.11(60℃)的清膏,取清膏,加糊精、矫味剂适量,混匀,喷雾干燥,制成无糖颗粒115g,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规格】每袋装(1)18g(2)4.5g(无糖型)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259、感染外洗煎剂

  【处方】双花9克,连翘9克,黄柏9克,苦参9克,川椒6克,艾叶30克,冬青叶30克,大葱3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温通经络。主正气衰颓,肌肤疮疡,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水煎后外洗患处,每日2次。

  【摘录】朱长庚方

260、解毒回生丹

  【处方】黑小豆1升,绿豆1升,生甘草2两,连翘1两,天花粉1两,黄芩1两,麝香2分,金箔20张,辰砂5钱,雄黄5钱,山慈菇1两,白扁豆(去皮)2两。

  【制法】先将黑、绿二豆同甘草煎取浓汁1升,次将连翘、天花粉、扁豆、黄芩、山慈菇、雄黄、辰砂、麝香共研极细末,即用前汁加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5分,外用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妊娠误食毒药,如消石、巴豆、砒霜、乌附等味,毒物如野菌及无名草药酿酒,病死牛羊鸡豚等,内则伤胎气,血下不止,甚则牙闭口噤,身热汗出,心神昏冒,状类癫痫。

  【用法用量】唇不青、齿不黑者可救。

  【各家论述】黑小豆、绿豆、甘草甘凉而解毒;雄黄、慈菇辛凉而解毒;扁豆去皮则性不涩,可以利水,使毒从小便而出;麝香开窍,引解毒之药上以护心,下以护胎;连翘、花粉、黄芩清热化痰,毒性之物未有不热者也;辰砂清心;金箔镇怯兼解肝心热结之毒。毒去则胎自安。

  【临床应用】中毒 余至英溪医一宦家妇,其妾用银罐内黑汁置饭内毒其嫡妻,饭后即不能语,口齿耳目出血,危在须臾,其夫邀余诊治,左寸脉紧有力,按之微滑。余曰:毒已中心,然喜其按之而微滑也。前方连服三丸,目能动,七孔血稍止,但口作微语状,而泪流两颊,余意药力尚微,安能救垂危之症。仍于前方加大黄三钱,作一汤与之恣饮,夜半腹痛,下如黄浆,如豆汁,如猪肝成片结块者斗许。盖幸其毒置饭中,故可下而救也。随以黑小豆、扁豆、绿豆各三合,白糯米五合煮稀粥徐徐调养之。后以十全大补汤去桂,加银花,紫花地丁十余剂而平。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261、肝炎冲剂

  【处方】柴胡9g,当归9g,赤芍9g,白芍9g,陈皮9g,枳壳9g,郁金9g,香附12g,丹参15g,玄参15g,茵陈30g,板蓝根30g,败酱草30g。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清热解毒。主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

  【摘录】《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

262、栝楼牛蒡汤

  【处方】栝楼仁 牛蒡子(炒,研)花粉 黄芩 生栀子(研)连翘(去心)皂刺 金银花 甘草(生)陈皮各3克 青皮 柴胡各1.5克

  【功能主治】理气疏肝,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治肝气郁结,热毒壅滞,致成乳疽、乳痈,初起憎寒壮热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煮酒适量和匀,空腹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

263、岗梅汤

  【处方】岗梅40克,金钱风10克,山芝麻15克,土牛膝30克,毛冬青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风热邪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待凉后含服。

  【摘录】陈培方

264、扶正消毒饮

  【处方】黄耆15g,当归9g,野菊花9g,银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连翘15g。

  【功能主治】养血益气,清热解毒。主慢性疖肿、慢性毛囊炎、囊肿性痤疮、穿凿性脓肿性毛囊周围炎、脓疱性酒渣痤疮等属正虚毒热证者。

  【各家论述】消毒饮之药加补气升提之黄耆,养血调血之当归,以扶正气,助清热解毒药之作用。

  【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265、解毒化斑汤

  【处方】牡丹皮 生地黄 木通 归尾 远志(甘草汤泡,去心)犀角(以乳汁磨下)3~6克 紫草茸 知母 牛蒡子 茜根 甘草(生,带梢者)川山甲(炒成珠,研末)3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斑。治热毒发斑,斑色红如胭脂,或见紫黑者。

  【用法用量】上用水煎药,调下山甲末并犀角汁同服。

  【备注】方中除犀角、川山甲外,余药在原书中均无用量。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266、栝楼散

  【别名】瓜蒌散(《证治准绳·疡医》)。

  【处方】栝楼1个(去皮)生姜15克 甘草15克金银花9克 牛蒡子(微炒)9克

  【制法】上药不犯钢铁器,捶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便痈等恶疮。

  【用法用量】用酒适量,煎数沸,空腹时温服。微利为度。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五

267、芙蓉膏

  【处方】芙蓉叶8两,大黄8两,泽兰叶8两,黄柏8两,黄芩6两,黄连6两,冰片2钱。

  【制法】上为细末,按7份凡土林3份药的比例调成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急腹症手术后并发腮腺炎,软组织感染初期,有红肿热痛而脓未形成者。丹毒、蜂窝织炎、疖、痈、乳腺炎初起。

  【用法用量】外敷。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268、复方马齿苋合剂

  【处方】马齿苋60克,蜂房9克,大青叶15克,生苡仁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外感毒邪,蕴结肌肤。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朱仁康方

269、防风通圣丸

  【处方】防风50g 荆芥穗25g 薄荷50g 麻黄50g 大黄50g 芒硝50g 栀子25g 滑石300g 桔梗100g 石膏100g 川芎50g 当归50g 白芍50g 黄芩100g 连翘50g 甘草200g 白术(炒)25g

  【性状】为白色至灰白色光亮的水丸;味甘、咸、微苦。

  【炮制】上十七味,除芒硝、滑石外,其余防风等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芒硝加水溶解,滤过;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取上述粉末,用芒硝滤液泛丸,干燥,用滑石粉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20丸重1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270、解毒定痛汤

  【处方】银花15克,连翘9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黄柏12克,桔梗12克,黄芪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防风3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通气血。主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殷悦武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