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苍雪清竹:母爱之赋

 苍雪清竹 2022-05-08 发布于辽宁省

母爱之赋

      眷深何极,爱重无加。沧海有尽,春晖无涯。成泰山于一粟,生若木于一芽。同体而心心相印;至终仍念念牵挂。虽非神非圣,实胜佛胜仙。

      及至呱呱而坠地,遂得暖暖之依偎。用灵心之烨熠,输母爱之崔嵬。春风化雨,华滋嫩蕊;玉液流甘,浸润幼苗。皮肤传爱,哺乳连心。形成日后子宫心理,输出江河精神之爱。无哺乳,则如体外死胎,恰似亲生后母。

       由是渐长,寸步不离。恋兹怀之拥抱,涵养明珠;赖此手之扶持,渐成骐骥。孟母三迁乃得芳邻,弦诵漫耳;陶母截发为留嘉客,高朋满座。欧母画荻于沙,千古文章;岳母刺字于背,精忠报国。贤母之昭名芳烈,俊彦之美誉贯耳。

       人非禽兽,生即飞逐。大脑如早产三年,随教育而重组;智力乃华诞二次,应环境而再生。何为其然也?后天尚还未起,先天尚无封藏。开慧为最佳时机,岂容错过;开智为黄金时段,奠定一生。是故贤愚非天生,良母可遇不可求也。

       小儿七岁前,记忆为强项,推理则伤慧。六月视稳可识字,三岁广阅亦非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言谈举止,潜移默化;耳渲目染,全盘吸收。小儿如镜鉴映照,大人应悔而改之。

       给精神以化育,在童年之意识。啸傲风云者,气概皆属一流;睥睨天下者,言行随处豪壮。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田垄间陈胜不凡;书剑不如万人之敌,始皇帝项羽可代。伟大之人,必有伟大之母亲;伟大之母,必有伟大之精神。寡母之子易成才,付出全部心血;长幼之子易成才,别胜一般宠爱。

      母之爱,无条件;父之爱,有条件。按其期望而履行,则爱之;对其要求而未达,则弃之。此世界之范式,唯父能给予之也。慈母亦能败子;严父亦能毁子。母与子,心理同步;父与子,心理凝固。单父教子极难成功,棍棒之下死里逃生。然父之爱,在风雨庇护于母亲;在高山屹立之人格。

       人与万物,道生之,德畜之。道为父,德为母。贵食于母,用无利有而枝繁叶茂;贵法于母,法地法天而根深蒂固。生我之母,给我血肉之躯;道德之母,给我永恒之灵。何以报之?吾将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释义

      眷深何极,爱重无加。沧海有尽,春晖无涯。成泰山于一粟,生若木于一芽。同体而心心相印;至终仍念念牵挂。虽非神非圣,实胜佛胜仙。

     家庭是最好也是最高的学府,一个瞽母胜过一打特级教师。如果认为胎儿安全地生下来便完成母亲的使命,并且从此撒手不管的话,孩子将不知会长成什么怪物。在孤儿院里,4名收入很低的护士照顾32名婴儿,这些婴儿直到2岁,能自己坐起的还不到一半,而正常家庭抚养的孩子,9个月大就已经会自己坐起来了。对照组里,护士们用母亲的方式照顾孩子们,抱着喂食,扶着他们坐起来,给他们玩具玩,结果,被认为智力低下的孩子,比那些认为是正常的孩子能力进步还要快些。婴孩的一年等于十年。许多母亲对孩子放任不管,这种意识极为普遍也极为错误,许多人的前程就是这样被母亲的双手葬送的。人的不合格,本质在于母亲的不合格。接触的数学家维纳是一位早教的获益者,他在自传《昔日神童》中说:要记住这一点,所有儿童早期的学习都是一个奇迹,即使我们后来认为是愚笨的孩子也是如此。

        对于如此重要的人的童年,面对如此迫切的早期教育,我们的社会行动了吗?我们的母亲行动了吗?没有!人们都知道,栽花要先懂得栽花的方法,养蜂要懂得养蜂的方法,甚至养鸟,养鱼,养牛,养猪都要先懂得专门的方法,才可以养得好。但是一般人对于自己的孩子,反而不如养花,养鸟,养鱼,养牛,养猪看得重要。事先毫无准备,事后不加研究,好像孩子的价值不如一只猪,一只羊,真是奇怪的事情。

      及至呱呱而坠地,遂得暖暖之依偎。用灵心之烨熠,输母爱之崔嵬。春风化雨,华滋嫩蕊;玉液流甘,浸润幼苗。皮肤传爱,哺乳连心。形成日后子宫心理,输出江河精神之爱。无哺乳,则如体外死胎,恰似亲生后母。

      哺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同孩子很好地形成感通。而这种感通会为母亲对孩子进一步产生的子宫心理奠定最坚实的基础。如果这时母亲不能哺乳,那么这种子宫心理便停止增长,形成日后的体外死胎,亲生后母现象便是最典型表现。由于没有子宫心理,在那些由父亲教育的家庭中,孩子多走向教育的反面而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即使最终没有成为罪犯,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让孩子痛苦终生。

     人非禽兽,生即飞逐。大脑如早产三年,随教育而重组;智力乃华诞二次,应环境而再生。何为其然也?后天尚还未起,先天尚无封藏。开慧为最佳时机,岂容错过;开智为黄金时段,奠定一生。是故贤愚非天生,良母可遇不可求也。

      人不像动物禽兽,生下来就会飞会跑。人的大脑好像早产了三年,随着给予不同的教育而重新组装。所以每个人的智力好比重新诞生了一次,不同的环境能够造就不同的智力以及人格。为什么会这样呢?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婴儿的后天智力处在发育的初期,像一张白纸,它对于先天慧识,藏识的封闭也就不存在,因此就是开“慧识”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施教,能轻松开启大脑质层和核心层的功能。而且先天中补先天最容易,等孩子过了三岁或者七岁,后天思维形成了,习气出现了,这时候也就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所以要抓住教育的良机,在三岁之前,补足孩子先天中缺乏的五德能量,那么一生将具有崭新的道德心灵,超常的智和慧,以及顺利美满的人生。(熊春锦先生《国学道德经典导读》)

        人,之所以能称得上“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类具有这一迥异于其他动物的生理本能,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慧与智同步开发应用的天赐的机缘。人类的慧识,最容易在婴儿时期完整全面地获得开发,并且通过坚持经典诵读而使其慧识的能力问鼎不会再出现萎缩。不会因为智识的逐步形成而被后天意识完全屏蔽。德育,是保护、开发孩子们慧识的保护神;德育,是引领超常智识正确开发的领路人。

       从出生到3岁的三年中,孩子大脑的联络完成了60%,3岁以后,开始变慢而减缓速度,每1岁成长10%左右,到6岁完成至80%。从6岁到8岁发育速度又减慢,每年成长5%左右,8岁时候脑部发育达到了90%。所以0~3岁的时候,是孩子们大脑智识最关键的发育期,这一时期的婴儿智识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当家长们能在此时期给予婴儿天才所必备的精神营养和正确的教育,孩子就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天才。

      小儿七岁前,记忆为强项,推理则伤慧。六月视稳可识字,三岁广阅亦非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言谈举止,潜移默化;耳渲目染,全盘吸收。如大人之镜,照大人之行。

      小儿七岁之前,记忆能力是一生的黄金时期,,极其珍贵,是培养杰出优秀人才的关键阶段。但切不可将小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照搬式用在学龄前时期。如果强行对婴幼儿进行逻辑分析推理型的教育,那么成人之后,他们就只存在干瘪的智识,毫无创造性可言。

       六个月之后,婴儿的视线进入稳定期,这时,记忆文字的能力是其他年龄期数倍之多。而中国的汉语和文字都具有同步开慧益智的神奇功能,优胜于拼音文字的英语。韩国神童金恩荣,出生后8个月,父母每天教他识汉字,起先一天一字,然后一天两字,后来60张汉字卡片两天内就能记住。他三岁无论什么书籍都会阅读,而且能够理解,七岁考进美国大学,到美国读书。三岁时学习微积分,能写能讲四国语言,还出版了一本诗集《问天星》。白居易七八个月时候,乳母教他认识“无”字和“之”字,胡适两岁识字,三岁进学堂私塾。宋朝以前,教育孩子以诵读“经”为主,诞生许多博学的慧智性人才,走在世界民族前列。自从明朝只读四书,不读精神营养丰富的《易经》《老子》之后,慧性营养就缺乏了。因为“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必须每天及时往身体与精神之中补充营养才行。“和”字本义,口中要有禾。不但命体需要,精神更需要。

       婴幼儿年龄越小,学习能力越强,而且是海绵式全盘吸收。大人的一言一行,全部都在潜移默化,耳渲目染,全方位立体式学习。婴儿主持身心的是先天的慧识,即使在睡觉,也在默默观察着一切,比起后天智识,更加大慧大智,不要以为婴儿什么都不懂。孩子就是大人的镜子,如果孩子表现出不好的特点,那实际上是照出大人身上的缺点,我们需要的是改正自己。大人品行端正了,孩子自然端正。

      给精神以化育,在童年之意识。啸傲风云者,气概皆属一流;睥睨天下者,言行随处豪壮。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田垄间陈胜不凡;书剑不如万人之敌,始皇帝项羽可代。伟大之人,必有伟大之母亲;伟大之母,必有伟大之精神。寡母之子易成才,付出全部心血;长幼之子易成才,别胜一般宠爱。

      儿童时期是孩子们自我形象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们精神的成长状况将直接决定孩子成为第几流的人,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是决定孩子自我形象的体积和能量级的时候,构成的正是孩子的气概。这个时期自我不仅将回答自己将如何度过一生,而且他的精神气概也将决定他人生的规模。一个人的精神发育越健康越彻底,灵对肉的支配力量就越大。反之,肉对灵的作用越大,他的动物性越显著,气概则越小。因此,是先有气概,后有理想的实现。而且实现的是同自己气概相当的理想。气概同大话的区别在于它随时随地地洋溢出来,比如陈胜和项羽少年时候即显现不同。这种自我形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形成的过程中,母亲无疑是最重要的。母亲对孩子通常有一个预先的期望。母亲对孩子自我形象塑造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很多化育之所以失败在于母亲的素质较低,如果母亲对孩子没有明确的期待以及在孩子身上没有培育出这种形象的能力,孩子是难以自己建立较好的自我形象的。很多伟人的孩子之所以不能成为伟人,有一部分就是由于母亲无法把接力棒交给父亲,父亲在交接处等不到接力棒,孩子无法接受父亲的价值观,从而精神上出现排异反应。

      为什么那些没有丈夫的母亲常常成为最优秀的母亲呢?在私生子现象中也同样如此,“私生子聪明”是任何社会的一句口头禅。原因就在于寡母、未婚母亲同孩子无可比拟的一体感,正是这种一体感让孩子获得了最好的精神营养从而成为出色的社会人才。比如杰出人才中比比皆是的早产儿现象,比如开普勒、川端康成都是早产儿,牛顿不禁是遗腹子而且是早产儿,毕加索生下来时都以为是个死胎,雨果生下来时被认为养不大,生下来体弱的还有爱迪生、诺贝尔、迪斯尼、索菲亚。罗兰……为什么这些早产儿最后反而成为伟人了呢?原来正因为是早产母亲相反更加倾注心力,母子的一体感更加加强,母亲对孩子更为疼爱的原因。相反有过早年丧母遭遇的孩子,成年后虽然其他方面无特殊表现,但在性格上似乎都有着共同的冷酷性。

    寡母抚养成才的杰出人物,有的性格极为平和,如胡适、老舍,有的极为偏执,如海瑞、傅雷。同为伟人,有家族背景的常性格平和,无家族背景的则过于刚烈。为什么会如此呢?原来那些有着慈容心态的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性格多很和谐,而那些失去慈容心态的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性格往往出现偏离。傅雷的母亲在家遭大难后很有主见地将全家搬迁到城市,但人生地不熟,加剧她内心的焦虑。而胡适的母亲尽管成了寡妇,家庭生计却不用自己操心。胡适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已经在上海经商,家里田产有人佃耕,她付给塾师的学费高于别家几倍。

      有家族背景的杰出人才与无家族背景的杰出人才中对比现象也是鲜明的。有家族背景的大多是族人为其成才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成才者几乎是在没有多少压力下成功的。而没有家族背景的大多靠父辈或自己的顽强奋斗才最终脱颖而出的,这样的成功者如果没有那种疯狂的追求精神是极难获得社会的承认的。因此性格中常具有较强烈的攻击性。

      母之爱,无条件;父之爱,有条件。按其期望而履行,则爱之;对其要求而未达,则弃之。此世界之范式,唯父能给予之也。慈母亦能败子;严父亦能毁子。母与子,心理同步;父与子,心理凝固。单父教子极难成功,棍棒之下死里逃生。然父之爱,在风雨庇护于母亲;在高山屹立之人格。

       父亲爱的是最能实现他期望和要求的儿女,这个儿女因此最有可能成为父亲的继承人。社会的运行规则,正是通过父亲暗中有条件的爱所表现出来的,也即如果你不去做他所期待做的事,父爱就会丧失,而能够按照这种期待去做,便能获得父爱。这也正是人类在社会中生存的一项简单规则。

     在父权家族结构中,往往有一个受宠的儿子,父亲给予他特殊地位。在母权结构中,正好相反,母亲公平的爱着每个孩子。这就是母权社会不产生等级的原因。父爱是有条件的,但是并不太重感情;母爱是无条件的,但却是以感情为基础。因此同样对待前子,后父与后母的态度截然不同。

      父亲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来教育孩子,而不是从孩子的发展程度来教育孩子,因此,很少看到一个单父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贝多芬、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个在父亲棍棒下死里逃生出来的,更多的孩子便永远葬身于父亲的凝固的心理里。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父亲强迫孩子的学习,无一例外都是付出惨重代价的,孩子或者对学习的科目终生痛绝,或者虽然对科目感兴趣,但却对人生痛恨如初。

        在孩子生命的前几年,父亲并不直接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而是通过给给予母亲一颗安定和平的心灵,来传达父亲的浓浓的爱意。父亲是房子,庇护着母亲和孩子;父亲是大树,母亲和孩子是树下的乘凉的客人。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慈母败子”之说。慈母之所以败子,就在于放任孩子,让孩子自我无限的扩张。“严父毁子”的错处在于让孩子自我无限地萎缩,尽管这种萎缩对他人或社会几乎不造成危害,但是却是窒息我们民族生机的大患。在中国历史上远比“慈母败子”多得多的,正是这种“严父毁子”!

        所谓父亲的教育就是把外在的强迫和束缚固置到孩子的性格结构中,家庭自始至终对孩子自然性的冲动加以抑制,让孩子变得胆小、害羞、温顺、畏惧和屈从。这样的教育是以社会需要成为个人需要,让个人的性格与社会的性格相一致。所谓母亲教育则是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靠自己的力量生长,家庭不断鼓励孩子探求,借此发展孩子的心智。母亲并不规定孩子的将来模式,仅仅是在孩子碰到难题时才指导他与社会规则的协调。

     人与万物,道生之,德畜之。道为父,德为母。贵食于母,用无利有而枝繁叶茂;贵法于母,法地法天而根深蒂固。生我之母,给我血肉之躯;道德之母,给我永恒之灵。何以报之?吾将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帛书老子《德道经》第64章:“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意思是说,“我的思想独立于道德中,不同于常人,从而高度注重'无之以为用’,吸取德'一’的能量养神。”人法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地球三元环境中,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对于大道,人们面临着抉择,如果继续违背大道的法则,不尊道贵德,不进行人法地的实践,不效法地球母亲的慈悲、博爱、宽恕、无私、善良之性,吮吸地球母亲新的能量之气,就很可能由于命体内的场性不同于“地”,体质将会急剧滑落,能量严重不足,个人业因将会大量释放,因此难以适应新的地貌生态环境,从而被自然重新筛选,自然淘汰出局。修之身而人法地,是目前最为关键,最为紧迫的任务和课题,要抓紧时间再造自己、改变自己,人法地,与大地母亲同频共律,同呼吸共命运。

     古希腊有位大力士安泰,只要他能同大地母亲接触,便能汲取无穷的力量,任何敌人也不能战胜他。似乎说的就是今天的人们。苍雪前些天懒惰没有进行太极修身,开始出现头痛,牙痛,重新锻炼之后,症状消失。所以说,执一以为天下牧。

苍雪清竹:兰之赋

苍雪清竹:雨之赋              

苍雪清竹:梅之赋

苍雪清竹:苔之赋              

苍雪清竹:竹之赋

苍雪清竹:牛之赋              

苍雪清竹:青蛇之赋

苍雪清竹:路皆诗人赋

苍雪清竹:原创律赋与骈文七篇

苍雪清竹:大年冬至    江湖烟渺迟笺素,尘世山重隔黛眉    原创影剧本

苍雪清竹:小说六瓣梅   花落幽窗香未黯,梦回疏簟月犹凉

苍雪清竹:小说豢龙   御龙直上九云天,回看山河入梦烟

苍雪清竹:圣人 轩辕碧血魂犹在,望帝春心泪不禁

苍雪清竹写小说:文箫彩鸾跨虎归山传奇

苍雪清竹谈艺术:得其一万事毕的成才之路

苍雪清竹:芭蕉琴上沧波绿,半是秋江半是云

苍雪清竹写诗词:莫言乱世相逢少,江雪吹箫月色寒

苍雪清竹写兰亭:不知魏晋之飘逸,岂得风流中国魂

苍雪清竹画山水:青萍白鸟浑无恨,闲看芙蕖落玉簪

苍雪清竹写诗词:大千莲瓣里,一朵香泠冽

苍雪清竹写书法:云中枕上相思泪,一砚春心滴绿珠

苍雪清竹画仕女:飘雪梨花空色外,隔帘鼓瑟是何人

苍雪清竹庆圣诞:当时穿越九千重,生此世,幸与圣真同

苍雪清竹:江湖故事,一卷文章。有情还深,意还重,剑还霜

苍雪清竹唱诗词:相思春晚,寂寞低徊。拂眉心雪,波心月,掌心杯。

苍雪清竹唱诗词:自作词作曲清唱诗词九首

苍雪清竹写文言小说:芭蕉精

苍雪清竹画的仕女图

苍雪清竹写小说:水节——上巳节三月三(上)

苍雪清竹写小说:水节——上巳节三月三(中)

苍雪清竹写小说:水节——上巳节三月三(下)

苍雪清竹十种文体赋幽兰:重楼昨夜流星坠,春梦何年锦瑟同

苍雪清竹写萍之赋:天下为家,英雄不问出处

苍雪清竹琴语:悟

作者简介

苍雪清竹,原名杨敏,全才女诗人。作品有诗,词,赋,小说,散文,现代诗,书法,仕女画,山水画,自由唱诵的诗词歌曲

因得帛书老子《德道经》之诵读,始如蝶破茧,沐浴阳光。又因敬惜字纸,知天道不欺。故愿以爱回报世界,传递帛书老子《德道经》之温暖,爱和光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