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世间”珍惜母亲的爱

 老沈阅览 2022-05-09 发布于广东省

编者按:在蓝色星球上,生命浩瀚无垠,有一个人曾与我们分享过心跳,她就是母亲。她将我们带到这个多彩的世界,教我们说第一句话、吃第一口饭、迈出第一步……直至长大离家。不论母亲守候在我们身边或是留在记忆之中,我们的生活中一直飘散着母亲的味道。这个味道,是干净衣服上的皂香,也是老家带来的饭菜香。

“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从“我家的'人世间’故事”系列征文中精选了14件关于母亲的“小事”,将目光聚焦于母亲的温柔,描绘出看似微不足道却深入骨髓的母爱的形状。

请珍惜母亲的爱。

我们的母亲,可能不伟大,不是天文学家,不会琴棋书画,但她就像童年的机器猫,是竭尽所能,单纯希望孩子快乐的人。

她能用一双巧手,在平凡里编织希望。

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也只是小学毕业的她,没有太大的本事。只会干粗重的活来减轻家庭的负担……自从有了我,妈妈开始成为了一个“全能”的妈妈。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的妈妈带来了莫大的“福利”,她会试着给我做最火的“麻辣小龙虾”,她还开始在抖音上学土味情话,会在陪我上网课看直播。

——彭春丽《我的“唠叨鬼”妈妈》

记忆来到我初中时代,围巾和手套流行,不富裕的我们家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买,但妈妈会带我去商店看各种款式,喜欢哪个,妈妈就会悄悄地记下每个针法,然后在家用短短的几天时间给我织出来。虽然外形不如商店里的款式漂亮,但妈妈低头苦织、双手酸痛换来的暖和的围巾和手套,满是浓浓的爱。

——曹倩《平凡的母爱》

只见夜色如水,晚饭过后我伏在桌边,急急忙忙赶着落下的家庭作业。伴随着沙沙的铅笔声,慈祥的母亲收拾完家务,便轻轻地坐在一旁的竹椅之上,借着光拿出宝贝一般的针线包。窗外月上柳梢,星星眨眼的工夫,一根棉线已在母亲的手中精准地穿过针眼,也拉扯着我的思绪,一下子便穿越了时光……

——谢耘《母亲的针线包》

每年冬天,妈妈翻箱倒柜开始找纳鞋底的原料,有我们穿旧穿小的衣服,还有洗了很多遍的各种花色被单。搁好门板,她把这些布料裁剪成不同形状,平铺到门板上,每铺一层布料,就抹一层白花花黏糊糊的米浆,铺一层再抹一层,如此下去,需要六七层。五颜六色的“壳子”在太阳底下晒干,变得硬邦邦的。做“壳子”的过程,不急不缓,熟练从容,冬天的太阳好像就是为了晒干这些“壳子”而升起。这样的日子,妈妈笑意盈盈,家里热闹祥和。

——李小玲《妈妈做的“千层底”》

食物,往往是母爱的强大载体。它活跃在唇齿之间,却把幸福运送很远。

那一块方寸之地,一头连着母亲深深的爱,一头牵着一家人的味蕾,饱含着数不清的酸甜苦辣。

——祝平军《母亲的厨房》

母亲还会在菜园子里种上西瓜、香瓜。到了炎热的夏天,母亲就把新鲜的瓜果洗净,从后院的压水井里抽一大缸清凉的井水,冰一下,再拿出来吃。被井水冰过的瓜果,没有冰箱、冰柜里存放的那份“透心凉”,吃上一口,沁人心脾,再咬一口,甜爽透顶,美滋滋,凉丝丝。

——屈芳芳《母亲的菜园子》

每每回想起原来老家里屋内那十几个擦得锃亮而又整齐有序的坛子,有酸豆角、盐豆角、盐菜、剁辣椒、酸白辣椒、茄子皮、豆豉、酸萝卜条……我的嘴角就流出口水,心里被满满的幸福所填充,那全是勤劳手巧的母亲没日没夜、一点一点做出来的……现如今每当我进入厨房,打开冰箱,翻开橱柜,满脑子都是母亲慈祥的身影和粗糙的双手,泪水总是不由自主地在眼眶里打转转。

——陈环生《有一种爱叫“母亲菜”》

母亲是选择性唠叨,关于生活压力,她闭口不谈,背过身去把美好的一面留给我们。

我上小学3年级时,很想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妈妈说如果期中考试你能获得全班第一名就带你去。冲着母亲的承诺,带着对看电影的憧憬,我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刻苦学习,母亲则陪伴我在一旁纳鞋垫,缝补衣裳。期中考试后,我捧回了全班第一的奖状,妈妈没有让我失望,我如愿以偿地观看了期待已久的电影。时隔多年从父亲口中才得知,为了让我看上电影,母亲白天去稻田里拾禾穗,有好几个晚上都彻夜不眠纳鞋底,辛苦好多天换来的钱才换取了一张价格不菲的电影票。

——苏乐良《我的母亲》

在我高三冲刺那年,纺织厂二度破产,父母亲也因此二度下岗,我们家陷入了长期零收入的窘迫局面。面对打击,她又一次笑道:“没事,妈正好可以安心陪你读书了。”于是,我们母女俩蜗居在一室一厕的廉租房里,度过了最后一个学期。天气骤变时,她总会逆着人群,为我添衣送伞;晚自习放学后,她的身影总会伴着月光,摇晃在学校后门那棵老槐树下……

——杨铭《三人行——一封寄给未知笔友的分享信》

人们常说,每一对母子都注定相遇,却忘了问,在“母亲”这个身份之外,她拥有怎样的人生?

她曾笑靥如花。

照片上的人约莫十八九岁的样子,笑盈盈的,眼睛弯成了月牙……暖阳透过枝梢照在她的脸庞,身边的姐妹们谈着心,感受着春日的美好。“咔嚓”一声,宁静突然被身后的快门声所打断。“刚借的相机,再来一张?”一个小伙子突然出现在女孩的身旁,接着,扬起头笑着站到了最近的那棵树。就这样,那张薄纸载着母亲春天的美好回忆,留存至今。

——朱佳琳《母亲的微笑》

她也会对自己不太满意。

她无暇顾及美,却又向往着美。她总喜欢留长发,又不去护理,蓬蓬的头发被她梳好,扎成一束。她喜欢拍照,但每次拍照必打开美颜功能。她努力维持着这个家的运转,自己却被生活磨去了美丽。

——龙心怡《爱,无需美颜》

她对工作熟悉到形成了肌肉记忆。

面对拥挤的人潮,妈妈只身一人就可以让旅客在检票口安静等待,并且声如洪钟,她的肩章显得格外醒目。

——吴绍雄《身戴“铁肩”的她》

为了一个梦,她不惧风雪欺身。

大雪天,她一个人翻山越岭去担木炭,回家的路上雪越下越大,炭也吸收了水分越担越重。祸不单行,她还在路上摔了一跤,摔断了手,但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她硬是咬紧牙关,一步一歇地把炭拖回了家。

到家后,她放声痛哭,发誓一定要拼命读书走出大山。她为自己争取到重返校园的机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因为外婆出不起热饭的钱,妈妈每天都只能饿着肚子去上学,回家后还要帮忙做很多的家务。但只要能继续读书,她便无惧辛劳。

——陈征宇《读书好家风》

为了更多人,她义无反顾。

疫情暴发,恰逢春节。我的妈妈毅然决然写下请战书,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第一线,戴上铁路肩章,气宇轩昂。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烧排骨,都不及妈妈按在请战书上的红手印,那般鲜艳璀璨。

——吴绍雄《身戴“铁肩”的她》

以上14件“小事”记录了普通母亲的日常。她们温柔、浪漫、独立、坚强,在生活中闪闪发光。母亲节,不只是让我们感恩她们的付出,更重要的是看到真实的她们。欢迎写下关于母亲的故事,“强国征文”频道持续征稿中,我们期待在你的文章里发现两颗心脏同频共振的瞬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