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哄诱弹钢琴(培养音乐素养)

 育子手记 2022-05-09 发布于安徽省

    (三)艺体童年(之6)

                 【育子感悟】

               人之幼,性好学;

               艺与体,是手段。

               磨耐性,增情趣;

               强体魄,育品格。

     6、哄诱弹钢琴(培养音乐素养)

艺术,是人类想象力、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

在艺术学习中,孩子可以学会形象感知、形象思维;在对美的感受中,孩子可以逐渐具备比较、判断、联想和创造能力,提高表达表现能力,从而丰富情感、完善素养。

         01、激发兴趣,主动自学

“动若脱兔、静若处子”等良好素质,需要孩子从体育运动和静态学习的不断转换中获得。

针对学校“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现实情况,我们认为,在课余时间,儿子除了需要通过球类运动锻练身体,还应该学一点文化课以外的知识技能。

儿子升到小学四年级后,我和先生一起征求他意见:“你已经是大孩子了,放学后和周末的时间,不宜都用来踢球、玩游戏。如果挤出一点时间,学习一些静态的艺术爱好,既能培养耐心、毅力,又能给你的将来带来很多益处。你可以选择绘画、弹琴,二选一,或者两样都学。”

儿子听后不明白我们的用意,不耐烦地说:“我只喜欢踢足球、打乒乓球,绘画、弹琴,我都不喜欢。”

当时,我和先生就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儿子:“你看爸爸妈妈非常爱好音乐和运动,但是因为小时候条件不允许,没有得到正规、系统地训练。长大懂事后,无才无艺、缩手缩脚,内心里常有无奈和遗憾。”

然后我又特别强调:“如果不愿意学习,你长大以后,可不要埋怨我们没有好好培养你哟。”

据我们观察,儿子对音乐更感兴趣。果然和我们的预期一样,他思考了一会儿,迫不得已地说:“那我就学弹琴,不学绘画。”

我们也就顺着他的意愿,支持他发挥优势,不威逼强求。

那时经济条件有限,我们不知儿子能否坚持,为了节省开支,便请求钢琴老师帮忙,买了一台二手电子琴。

刚开始时,儿子在老师家弹钢琴,回家后用电子琴练习。

因为是自主选择,儿子的学习态度很好。对于老师每节课所教内容,他都能高质高效地接受,并按期完成课后任务。

跟老师学了一段时间以后,儿子主动提出:“我可不可以在家中先试着弹奏新曲子,然后再弹给老师听?”

我们欣然应允,并表扬鼓励。因为,这样既能加快学习进度,又能提高自学能力。

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儿子根据乐曲谱子、触键方式、时间长短,每周自学两首曲子,练熟后再弹给老师听,在老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后,他又重新练习。

通过自学和加强训练,儿子不仅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之美,也初步品尝到自学的乐趣和取得进步的愉悦。

      02、巧用计策,诱导练琴

几年来的教子体会,让我意识到,管教孩子时不能强扭,方法策略尤为重要。

如果父母采取合适方法,与孩子“斗智斗勇”,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子学琴一年后,已经进入学习疲劳期。为了哄他练琴,我们尝试过多种方法。有一次我竟然使了一招“苦肉计”。

正值暑假期间,儿子热衷于打球、玩游戏,不愿弹琴。

我们能理解儿子的痴迷,与小伙伴们在户外玩耍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而在家弹奏单调乏味的《哈农练习曲》,没有毅力就很难坚持。

我们规定他在暑假期间,每天弹琴三个小时,上午、下午、晚上各一个小时。坚持了一个月左右,儿子开始不耐烦。

有一天,先生出差在外,狡猾的儿子觉得严父不在家,仅仅面对慈母,他可以抓住机会任性一次。

吃过早饭后,儿子要出去找小朋友玩足球,我告诉他:“你要记住十点钟回家弹琴啰。”他答应说:“我知道。”

可是,到十点钟时,没有见到儿子身影。我去操场喊他,他玩得正欢,无论如何不肯回家。任凭我好说歹说,他始终对我不理不睬。

当我伸手拽他时,他竟然生气地推了我一把,我急中生智,顺势倒到地上,对儿子说:“哎哟,你怎么推我呀,你把我的脚弄崴了。”

儿子赶紧说:“怎么回事呀,我只是推了一下。”我说:“是扭了筋,疼得不得了。”

儿子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愧疚的表情,难过地说:“妈妈,对不起,我又犯错误了,你赶快到医院治疗,我马上回家弹琴。”

我一跛一拐地带着儿子回家了,然后又假装去医院看医生。

接连几天,因为犯了错误,儿子乖巧听话,弹琴很认真。可能想着要将功补过,每天都关心地催促我:“妈妈,你的腿好些没有?你要天天到医院治疗呀。”

在我表演的“苦肉计”里,那个因为贪玩而“心如钢铁”的淘气小子,竟然在感悟良知以后,变成了“温柔孝子”。

这次“苦肉计”,让我们知道了儿子虽然调皮玩劣,但仍然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尤其欣慰的是,他还是个孝心满满的孩子。

先生回家了解情况后,为了保护儿子内心里自责内疚的“小火苗”,在批评他任性不听话的同时,特别侧重表扬了他关心妈妈、孝敬妈妈的语言行为。

我采用“苦肉计”,化解了儿子的任性倔犟;先生也将一场未成形的“母子冲突”,巧妙地转化为增强孝心、增进亲情的教育良机。

父母要尽早教育孩子理解自己、孝敬自己,不要羞于启齿,也不要以为是自私——只有懂得感恩,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成长。在上慈下孝、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中,生活就会溢满温馨,亲情就会催生动力。

子女孝敬父母的方式很多,并非一定需要金钱。对于小孩子来说,做个正直善良、有爱心、有上进心的人,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和回报。

让孩子接受艺体训练,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更需要父母的指导和督促。

如果顺其自然,孩子就会知难而退、设法逃避,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轻松愉悦的事情上,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舒适成长——这种不良表现,在孩子学习才艺时,父母也许不太在意。但是,到了上学读书时,父母就会无法容忍、批评指责。

世上才艺有多种,适合孩子为最佳。除了学习器乐,孩子还可以学习书法、绘画、手工、下棋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静态学习形式,都能训练耐心、磨练意志。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