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深夜叫她入宫,说有事相商。朱棣见到她后,立即表明心意,谁知她直接拒绝了,还送朱棣一礼物,朱棣一看直接破口大骂:“滚,你赶紧滚”。 徐皇后是明朝名将徐达的长女,她自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勤奋好学,广泛涉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 史书称赞“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 朱元璋很喜欢这位优秀的女子,便对徐达说:“你我乃布衣之交,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朱棣配焉。 1377年,十七岁的朱棣,迎娶了小他两岁的徐妙云,并册封她为燕王妃。 朱元璋去世后,在朱允炆的不断逼迫下。感受到生死危机的朱棣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 1399年,朝廷派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可是那时的朱棣并不在北平,而是找宁王朱权借兵求救去了。 朝廷此计可谓狠辣,这里是朱棣的大后方,打下北平,朱棣不攻自破,因此有人想趁着朱棣不在,掀起北平动乱。 只是,所有的阴谋都没有成功,全部都被一人所压制住了,此人就是朱棣的妻子——徐妙云。 徐氏坐镇北平,成功保住了朱棣的根据地,朱棣在继位后立刻册封她为皇后,二人相亲相爱,在称帝后一起生活了四年。 奈何,好景不长。 1407年,徐皇后染病去世,朱棣悲痛欲绝,本来就没有后宫妃子的他,从此成为了孤家寡人。 对于朱棣来说,徐皇后才华出众,能为朱棣撑起半边天,她的死对朱棣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这令朱棣十分伤心,很长时间都未能从悲痛中走出来。 徐皇后有一个妹妹,名曰徐妙锦,徐达的三女儿,也就是朱棣的小姨子,她天资聪颖,明慧潇洒,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世美女。 徐妙锦和姐姐毕竟是亲姐妹,和徐皇后甚是相似,为满足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朱棣打算立徐妙锦为皇后。 朱棣多次派遣女官去劝说徐妙锦,想把她娶来继承皇后之位,可偏偏妙锦不肯答应,还拒绝和她们见面。 朱棣和朱元璋一样,为人都非常霸道,渐渐地失去了耐性。 1407年,一天夜里,朱棣派太监宣旨,即刻召徐妙锦进宫,说是有要事相商。徐妙锦听到旨意便明白了,自己这个姐夫等不急了 她做好了回不来的打算,还“精心”给朱棣准备了礼物。 徐妙锦进入朱棣寝宫后,朱棣随即长叹一声道:“自从你姐姐去世之后,朕心如死灰!后宫虽有众多嫔妃,都比不上你姐姐。” 朱棣看了一眼徐妙锦说:“你姐姐临终时再三叮嘱,一定要善待徐家人。且希望朱徐两家世代结亲。” 徐妙锦赶紧跪下,向朱棣磕头谢恩。 朱棣再度开口说只有徐家人做了皇后,才能对的起徐妙云的嘱咐,还问徐妙锦怎么想? 徐妙锦见状叹了口气,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愿意做皇后,更不愿意进宫。 朱棣有些不高兴,便开始以徐家的未来威胁她,但面对朱棣的威胁,徐妙锦非但面不改色,反而将准备的礼物给了他。 朱棣接过来仔细一看,随即大惊失色,浑身直冒冷汗:“这,这是......” 没错,徐妙锦拿出来的正是先帝赐给允炆的玉佩,普天之下只此一件,因此朱棣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朱棣靖难成功,攻入南京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可是朱允炆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在世人眼中建文帝才是正统,就是说建文帝一日没有下落,他朱棣就一日不得安心。 朱棣脸色一沉,一把抓住她的手:“说!允炆究竟在何处?” 徐妙锦是不可能跟他说的,因为这是她唯一可以保护自己和徐家的底牌了。 在她心里朱棣做了皇帝,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他才是反贼,她内心不愿意认可这个皇帝。 对于朱棣来说,任何人都能被他玩于股掌之间,如今却被女人拿捏,他心中怒不可遏 只听他怒吼一声:“滚!马上给朕滚!” 徐妙锦轻笑一声,道:“如此,妙锦多谢姐夫了”。 转过身时她倏然收起笑容,径直离开了皇宫。 几日后,徐妙锦为了摆脱纠缠,写了一封闻名于世的《拒永乐帝书》给朱棣,然后就削发为尼了。 从此贝叶蒲团,青灯古佛,长参寂静,了此余生。 而直到1424年朱棣驾崩,徐妙锦才蓄发还俗。 而因为这块玉佩,朱棣组织了一只无敌舰队下西洋,就是为了找到朱允炆的下落,这支舰队的领导者,叫做郑和。 【小鹏历史故事馆】 至于徐妙锦为何不愿意嫁给朱棣,据《罪惟录》记载:之前代王朱桂被贬,徐妙锦二姐受到牵连,她决定不再嫁人。 另一原因是,靖难之役中,朱棣没有放过她大哥徐辉祖,削其爵位,禁锢在家,最后病死在家中,这跟朱棣有不可脱解的关系。 徐妙锦可谓是奇女子,在那样的时代,她能够舍弃荣华富贵,甘愿青灯古佛相伴,淡泊一生,实在是值得敬佩。 朱棣去世后,朱高炽登上皇位,当了17年尼姑的徐妙锦决定还俗,还得到了仁宗朱高炽的赏识和仰慕。 后世评价曰:中山王三女知君臣之义,明顺逆之理,身为弱女子,不获有为,因薄视成祖,宁牺牲后位,自愿为尼,以安淡泊。其识见高出靖难诸臣之上,洵千古一人也。#历史# #头条故事会# 参考:《明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