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8 女,42岁。 腰骶及左侧下肢疼痛半年余。 近半年余,腰骶部、左侧下肢外侧疼痛,麻木,脚底麻木,自觉筋短,艾叶水泡脚后可减轻,有时膝关节困痛,与天气变化关系不大。纳眠可,吃凉的胃中不适,大便3-4天,小便调,口不干苦,怕冷,不出汗,平时腿易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紧。 枳实15g白术15g茯苓20g当归15g桂枝15g白芍15g细辛9g通草6g炙甘草6g大枣3个,干姜10g 7剂。 效佳,服药3剂,疼痛缓解。患者脉细紧,热象不明显,脉细明显,考虑血虚受寒,以当归四逆汤为主,腿易凉,吃凉的胃中不适,合甘姜苓术汤,腰骶及左侧下肢外侧疼痛,麻木,合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药味虽然不多,却合了三个方。合方自然有合方的好处,但还是要注意对各个方证的精准把握。当时在开方时有点拿着症状对号入座的感觉。比较幸运的是效果挺好,但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如此幸运。与疗效有一定关系的,是细辛的用量,原方用量是三两,按一两三克算,最少也9克,但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就是不超过3g,有的说如果是散剂口服的话,不超过3g;如果是汤剂的话,则不受此限制,我最多用10g。 《桂林古本伤寒论》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寒病,腹满肠鸣,食不化,飧泄,甚则足痿不收,脉迟而涩,此寒邪乘脾也,理中汤主之;其著也,则髀枢强痛,不能屈伸,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神农本草经》 枳实:气味苦、寒,无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我的理解是除风,善于理气散结。 《神农本草经》 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温中逐风,湿痹。 这两个方子只有一味药之差,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用枳实偏于理气,以气结为主;甘姜苓术汤用干姜偏于温中,以寒湿下注为主。 文中药物和方剂只作自己学习总结用,不要擅自使用,如需要请咨询中医大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