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真情书写人生的书法家谢福德

 书法古今 2022-05-09 发布于陕西省

古人在创造了书法和绘画以后,一直强调它的气韵和境界。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这句话虽然是直接评说绘事的,对于书画同源的书法而言,更是有精准之说。其实,气韵也是指人的风度的神采的,同时它也指向了文学的独特风格。“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张怀瓘《文字论》)。而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的修养,这种境界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追求的梦想。

在我认识的朋友中,谢福德先生是最值得人们去尊敬的一位,这并不是说他是一位书法家和文化人,而是首先有了他的人品,然后才有了他的书法。谢福德出生在甘肃的一个农村家庭,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在部队近二十年,位至团职干部。甘肃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历史的创造地,伏羲在甘肃天水“一画开天”,女娲、黄帝也都出生在甘肃,周人也崛起于甘肃,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谢福德从小受着传统文化的和影响和良好地家庭教育,成就了他的思想基础,加上部队大熔炉的培养锻炼,历练了这位西北汉子不屈的性格,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对书法的学习。

我之所以说谢福德是先有了修养,后有了书法,是因为几十年来,他把做人、修行、品德始终放在第一位上,据不完全统计,谢福德先后资助家乡的贫困学生和贫困老人就多达十几位,出资近十万元,而自己却是省吃俭用,有时从网上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消息后,偷偷给他们汇款,他却说,他们在困难时需要帮助,这没什么。在面对一些人痛苦的时候,这位铁骨铮铮的西北汉子也会流下同情的泪水。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向慈善机构和书画组织捐赠自己的数百幅书法作品,拍卖所得也都帮助了贫困地区和身患重病的人。

从这些故事中,我不自觉地要翻到谢福德的书法作品,给人扑面而来的是作品中渗透着一股文人气息,点画精致,细腻可观。谢先生的书法功力深厚,功底扎实,多年如一日,认真研习“二王”书法,从中获得了古人的笔法和结体,在此基础上,对孙过庭的《书谱》、黄庭坚等人的书法更是爱不释手,他深知“用笔千古不易”的道理,因此,他在书写过程中始终强调书法的用笔,强化线条的表现力和穿透力,他认为,书法还要强调整体感和形式感,虽然当今人们对书法的欣赏不只是传递文字的载体,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所以他在书写过程中大胆用笔,强化结体和墨法的使用,使书法作品达到了艺术的高度。 “人由心正,书由笔正。故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项穆《书法雅言心相》)。这也许就是对谢福德书法思想的真实写照。

书法作品要达到一种高度,必须要有气韵和境界的支撑,我们欣赏某一个人优秀的作品时,总是觉得作品可观可赏,其主要原因就是其中有着较好的气韵和较高的境界,具有艺术的生命力。唐太宗李世民在《指意》中说:“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这里的“神”指的就是气韵,也是书法的魂魄之在。谢福德的书法作品始终强调着自己的个性和气质,他把自己多年来的修养、品质在书法作品中得到了表现,这是一种自觉的艺术再现。“然人之资禀,有温弱者,有剽勇者,有迟重者,有疾速者,知克己之私,加日新之学,勉之不已,渐入于安”(项穆《书法雅言资学》),对于谢先生而言,他取法“二王”,但不拘泥于“二王”,主张求变,是用“心”在书写自己的个性和品格,因此,他的书法就有了可观的“味道”和品质。

小楷书法以其精美、平正等特点,给人们传递着正直、和善的态度,深受大家的喜爱。作为一名书法家,谢福德经常在作行草书后用小楷书法平和自己的心境,锤炼自己的意志。他的小楷取法钟、王,与古为师,点画精到,章法意趣多变,耐人寻味。其小楷书法简而静、动而雅,秾纤得中,骨肉匀称,达到了一种理性的和谐与统一,整体结字茂美,姿态端庄,似刀而刻,具金石之味,个性强烈,给人一种舒心之美和奋发向上之感。

谢福德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是他把真善美融入到自己的艺术追求中,给书法艺术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正如他和他热爱的书法一样,看重的是“情感”、“品德”、“修养”。(文/郭宗吾)

注:文中插图均为谢福德书法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