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埃及早期的活人献祭活动

 思明居士 2022-05-09 发布于河北省

和其他古文明一样,在埃及文明出现早期,曾普遍存在人殉现象,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这种陋习被废除。从现有的考古证据来看,在涅伽达II期文化时期(Naqada II Period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200年),人殉现象已经在贵族的坟墓中零星出现;在第一王朝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890年),人殉活动达到鼎盛,大量人殉出现在王室的坟墓中,他们的身份包括官员、祭司、王室妇女、家仆和奴隶等;但奇怪的是,在第一王朝之后,古埃及人突然停止了人殉活动,并使用陪葬俑来代替他们。

上述内容,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穿越回到人类文明早期,不仅要避免成为奴隶,还要尽量避免和国王走得太近,不能让他太喜欢你。不然一旦他死了,你可能要陪葬。

文章图片1

埃及陪葬俑

1.涅伽达地区怪异的埋葬习惯和人殉现象

在涅伽达文化时期(Naqada Period)的埃及,存在一种怪异的丧葬方式——肢解尸体埋葬。在涅伽达5号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很多很长的骨头,和五块人的头盖骨,这些骨头被摆放在一堵墙的面前;在阿代玛地区(Adaima)的坟墓,考古学家也发现了一些和躯干分离的颅骨。

此时,古埃及人殉活动存在的最有力证据,存在于阿代玛地区的坟墓中。在此地,考古学家发现了两具骨骼,对这两具骨骼上的牙齿进行研究后,他们认为这两人生前可能先被割喉杀死,然后再被人斩首。尽管在涅伽达时期,活人陪葬现象并不普遍,但是第一王朝时期大量人殉活动的出现,可能就肇始于此。

关于第一王朝时期的人殉现象,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哲尔王(Djer)坟墓中的人殉情况如下:后宫人员275人,仆人43人,在该坟墓周围另陪葬有269人;在杰特王(Djet)墓周围,存在伴随国王牺牲的王家侍从墓174座,在距该坟墓不远处,另陪葬有62人。除了上述的考古证据以外,在阿哈王(Aha)和哲尔王的坟墓中,分别发现了一件小标牌,描绘有杀人进行殉葬的情景。

文章图片2

阿哈坟墓出土的小标牌

在该小标牌中,描绘有蹲着或跪着的两人(右侧两人),其中一人拿着一个带尖的东西,刺向另一个人的胸部。在他们中间放置了一个类似于碗的容器,可能是用来盛放人殉血液的。在萨卡拉(Saqqara)地区的哲尔坟墓中,也出土了描绘类似主题的小标牌,请注意以下红框中标注的部分。

文章图片3

哲尔坟墓出土的小标牌

2.陪葬俑的基本情况

在人殉被废除以后,古埃及王室人员和贵族开始大量使用陪葬俑,以代替活人在来世伺候他们,并代表他们做各种苦工,这种陪葬俑被古埃及人称作“乌萨布提”(ushabti)

乌萨布提在埃及象形文字中的意思为”回答者“,即应主人的号召随时准备参加劳动的人。根据死者生前的地位和经济条件的不同,作为陪葬品的乌萨布提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墓葬中陪葬有超过365件乌萨布提,用意为每天至少有一个陶俑值班,随时代替主人完成各种事情。

文章图片4

乌萨布提

为了赋予这些“乌萨布提”生命力,古埃及人还发明了相关的咒语。在《亡灵书》第6篇和第151篇中,均存在对这种咒语的描述。其中第6篇的内容为:

啊,你们这些乌萨布提,当我在来世需要做苦力,因为那是每个死者都必须付出的劳动,当我在那里需要做这些活的时候,你们应当为我代劳,即耕种土地、引水灌溉,把堆积的沙子搬走、把积肥运到河对岸。你们应当说:“我们来做这些事,我们来了!”。

在第151篇中关于乌萨布提的描述如下:

死者对乌萨布提说:“听着,你们这些乌萨布提,当我被指派去做任何在来世必须完成的体力活的时候,诸如我不得不耕种或浇灌,或者在尼罗河东岸和西岸搬运沙石,你们应当争着说:'我去干,我就在这里!’”。

文章图片5

亡灵书片段

有疑问,@我@探秘古埃及
参考文献:

金寿福:《古埃及<亡灵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刘文鹏:《古代埃及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