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得到张旭和怀素的字帖后狂喜,但后来在谁的影响下大骂二位

 书法古今 2022-05-09 发布于陕西省

米芾在年轻时非常赞赏唐代张旭和怀素的狂草书法,为了得到张旭的《秋深帖》,米芾可谓是费尽了心血,得手后,他说这是“世间长史第一帖”,并且写诗道:

人爱老张书已颠,我知醉素心通天。
笔锋卷起三峡水,墨色染徧万壑泉。
兴来飒飒吼风雨,落纸往往翻云烟。
怒蛟狂虺忽惊走,满手黑电争回旋。
人间一日醉梦觉,物外万态涵无边。
使人壮观不知已,脱身直恐凌飞仙。
弃笔为山傥无苦,洗墨成池何足数。
其来精绝自凝神,不在公孙浑脱舞。

这个诗句是对张旭和怀纱书法的赞美之词,写得极其夸张,也是米芾心中对二位狂草书法的喜爱之词。

但后来,随着米芾年龄的增长和对书法认知的不断提升,他又开始大骂张旭和怀素的狂草书法,说他们这种书法是过于张狂,失去了士大夫应有的尺度和文人的基本修养。米芾为什么在书法上对张旭和怀素的狂草有这么大的转变?他又是受到了谁的影响呢?

北宋是书法尚意的年代,在五代之后,书法失去了唐以前那种“口传手授”的学习模式,而北宋的人们在环境的影响下,对书法的研习都是基于自己摸索的,他们对笔法的学习都是靠着自己体悟而来,对书法所要表现的精神更是从前人那里逐渐琢磨而出,所以,尚意就大于了笔法。

米芾在书法上多少也是受到了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影响,按理来说,米芾看到张旭和怀素的狂草书法,他的第一感受是没有问题的,但米芾本身是北宋人,也是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而在书法上有所动摇的。例如,苏东坡曾经提出了书法的表现意要大于法,而意的表现要达到“萧散简远”,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书法中的意境之美。黄庭坚也是提倡“韵致”的,与苏东坡是同一个意思的。米芾自然是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但米芾在书法上是一位追求更为细致的人,这一点要从他对笔法上的“锋势”就可以看出来,以前,人们认为笔势是整个毛笔所走过的“势”,但米芾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锋势”的说法,这个锋势,就是指毛笔的笔毫所走过的势,这是米芾对用笔的细致化想法。

那么,米芾是如何看待苏东坡的“萧散简远”?他并没有停留在表面之上,而是把眼光放得更为远大,便集中在了魏晋书法之上,他认为:“草书若不入晋人格,徒成下品。”所以,只有把书法学习的目标放在了晋人,尤其是“二王”书法之上,才能创作出更为高古、自然、天真的书法之美,也是符合苏东坡所提倡的“萧散简远”的审美情趣的。

米芾把目光放在了魏晋书法之后,仍然不放过张旭和怀素的狂草书法,他说:“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亚光尤可憎恶也。”可见米芾对二人狂草书法的憎恨程度。

不管米芾怎么喜爱还是憎恨张旭与怀素的狂草,但如果从书法艺术性的角度来看,张旭和怀素的狂草在书法史上是不可被推翻的,因为他们所狂草作品,是用情感而写的,这种书写艺术至今还被更多热爱狂草书法的人所推崇和学习。但对于米芾的观点,我们要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那就是他把视觉集中到了书法意境的审美情趣之上,并没有过多地涉及到人的情感问题。大家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