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类分手后无缝衔接的人”

 又熬夜了吗 2022-05-09 发布于湖北省


这两天逛知乎的时候,看到一个关于分手后对象无缝衔接的话题。

讨论的人挺多,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觉得无缝衔接就是劈腿;另一类觉得无缝衔接就是多情;还有一类觉得无缝衔接就是寡情。

“分手后无缝衔接就是劈腿,因为这样的人95%都是有备胎的,或者可能在分手之前,你头顶已经是一片青青草原了。

只是你被蒙在鼓里,分手不过是走个流程。

别以为你对象可能是那5%,能在分手后那么短时间内吸引到异性,并愿意立马确定关系的人,魅力该有多大?

这么有魅力你不是一开始就抓得牢牢的,还会让他找到机会跟你分手?

如果很不巧你遇到了,对不起,你可能是招渣体质。”


“我觉得只要是认真对待过的感情,面对分手都会痛苦吧,毕竟付出那么多。

如果这时有个人想要和你在一起,帮你抚平伤口,你只怕不会接受吧?

那种分了之后短时间就遇到了所谓的真爱,这个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那可能不过是新鲜感在作祟,因为恰巧厌倦了和你在一起的感觉,于是分手,这时候这个人出现了……”

“能分手后快快乐乐地无缝衔接的人,肯定没真心爱过,不过都是逢场作戏,这样的人可能本就寡情吧。”




室友梓涵前段时间发过一个朋友圈:“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我决定孤独终身。”

原因是她对象分手后无缝衔接了,而且衔接的人是天天叫她好姐姐的人。

她和对象在一起已经整整三年了,三年的青春啊。

她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

“他们肯定早就好上了,只是没让我发现而已,不过,他们怎么会让我发现呢?

这就是有预谋的分手,和劈腿有什么区别!

分手后他人是离开了,可他依旧占据着我的内心、我的记忆,所以别人根本进不来。

我伤心、难过,甚至“夜夜买醉”,可他呢?劈腿后天天搂着新女友招摇过市。

为了这么个人我把自己搞得这么狼狈真是傻得可以!

我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要什么g p爱情!”

对象分手后无缝衔接后你伤心难过,得知真正的原因后你生气愤怒,但你要知道:

一个人在分手后才公布新欢,这已经是恋爱底线上做的事了。

你大可不必脑补一些他偷腥的画面,这只会让你自找罪受,不如早早走出失恋的痛苦。

我曾这样劝过她:“爱情本没有错,错的是那个人。远离错的人,你一定会遇见对的人,所以,别因为一两个人就屏蔽所有人。”




之前和一个网友聊天,他说:

“别说男人都是大猪蹄子,女人也一样。

我和前女友异地一年后,她受不了这样的恋爱提出分手,分手几天后就立马和别的男人在围脖上官宣秀恩爱。

我发现的时候当场崩溃,才几天就好到在床上摆拍?畜生的感情都没这么快的好吗?

不就是饥渴女人和寂寞男人!

但是愤怒过后,我想到这一年聚少离多的日子,我很自责,给不了她想要的东西。

因为她曾经说,我们就算分手也别删除任何联系方式好吗?而我本是重情的人,就答应了她。

所以她有时候还会给我发消息,我也会回。

近段时间都没有收到她的消息,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就发了个消息问她,看到红色感叹号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她已经把我删了或者拉黑了。

于是,我在所有社交账号上都给她发了消息,不出意外,都发不出去。

然后我在空间留言里看到这么一段话:

我又恢复单身了,他没有你好,但我和你也不会有可能了,因为你离我太远了,所以,我要继续去寻找适合我的人,我们还是不要联系了。

呵,女人。”

这样的人应该极度缺乏安全感,或者害怕寂寞,或者极其自恋。

他们永远不会反思自己在上一段感情出现的问题,甚至把问题全部推给前任,然后找个人无缝衔接,无负罪感地投入到下一段感情中。

新鲜感一过,就踹了继续寻找下一个。

为了遇见了更好的,或者觉得自己可以遇见更好的而选择踢掉现任的行为也太可耻了吧?




一个重情的人,分手后一定会经历一个恢复期或者一段空窗期。

而一个寡情的人,只是将爱情当作生活的调味剂,用来打发无聊或者是寂寞时的消遣,那么分手后无缝衔接就完全不奇怪了,毕竟心里从未住过任何人。

与寡情的人分手,没必要去纠结ta是不是无缝衔接,或是爱没爱过;更没必要伤心难过,或是不再相信爱情。

爱情观本就不同的人不可能牵手到老,所以分手是必然的;和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才更合适。


最后,我想说,千万别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吐槽分手后无缝衔接的人,因为除了亲朋好友会站在你这边之外,旁人在意的是八卦,而不是你的愤怒。

更别“夜夜买醉”,难受的除了你自己,还有真心爱你的人。

要知道,ta已经成了你的过去式,对ta最严厉的惩罚,永远不是愤怒和买醉,而是不断地让自己变优秀,让ta后悔去吧。


the end

半个苹果,喜欢就去做,做了就要坚持。


“我怀孕了,就要嫁给他吗?”
“我和他之间只是纯友谊”
“我爱你,不是你肆无忌惮的理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