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女神,一路走好!

 克勒门文化沙龙 2022-05-09 发布于上海
今早,小克勒惊悉“人民艺术家”秦怡老师仙逝,悲痛不已。

说到秦怡老师,我想大多数朋友的第一印象都和小克勒一样,那便是“美”,但她又远不止一个“美”字了得。

她曾多次光顾“克勒门”文化沙龙,被大家称为“克勒女神”。
2014年秦怡在"克勒门"现场
2016年秦怡与陈钢在"克勒门"现场探讨剧本

2017女神节前夕,时年95岁的秦怡老师曾专程做客我们“克勒门”的现场,小克勒也有幸能亲身感受了她那跨越岁月的美丽。很多人都说过:“秦怡老师因电影而坚强,因坚强而美丽。”
2017年秦怡做客"克勒门"
秦怡1922年出生于上海,1938年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担任话剧演员,凭借在《茶花女》、《桃花扇》等话剧中的精彩表演,她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抗战大后方的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秦怡年轻时的照片
秦怡曾参演过《铁道游击队》、《北国江南》、《青春之歌》、《林则徐》、《女篮五号》等经典影片,塑造了芳林嫂、林红、阿宽嫂、林洁等几十个令观众难以忘怀的角色。正是凭着《铁道游击队》中“芳林嫂”一角,秦怡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最美丽女性”
周总理与秦怡
1983年拍摄的电影《雷雨》堪称经典,而当时扮演鲁妈的秦怡也正处在最艰辛的时候。丈夫金焰已生病十多年,情况不好,儿子小弟也住在医院里,每天白天拍完戏,秦怡都要辗转在两位亲人身边照顾,精疲力竭,因此当时的剧组里流行一句话“秦妈比鲁妈苦!”
秦怡与儿子
秦怡还扮演过少数民族的姑娘,那时候为了拍摄《摩雅傣》,秦怡和当地的傣族人民同吃同住。当地普遍流行的住所就是竹楼,家具十分简陋,晚上大多用竹子铺在地上当床。不仅如此,每天晚上还要担心敌人把锋利的刺刀从竹子的缝隙中刺上来。

秦怡在《摩雅傣》中一人分饰两角,为了演好这两个角色,她要体验不同的生活,那些担惊受怕也都咬着牙挺过去了。

电影《摩雅傣》剧照


《梦非梦》拍摄于1993年,主要讲述了歌剧演员颜蔚和她得了精神分裂症的女儿的故事。

电影中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颜蔚的女儿因为精神问题要自杀,跑上了28楼的楼顶,秦怡饰演的颜蔚唱起了意大利歌剧,这才挽救了女儿。细心的观众可以看到,当时秦怡的口型和录音是完全能对的上的。秦怡说:“我饰演的这个角色要唱意大利歌曲,我就必须要把意大利文背会。”

电影《梦非梦》剧照

秦怡于93岁高龄时自己写剧本,她不顾自己的年龄和身体,坚持和剧组成员一起登上海拔4300米的青藏高原,坚持工作在拍摄第一线,不知不觉创下了世界纪录,但她自己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很多人感动于秦怡的精神,纷纷加入了剧组,演员佟瑞欣就是其中一员,他不仅分文不取地参演电影,还把整个过程拍摄下来制作了一部微电影非凡,这部微电影还在国际上获了奖。
电影《青海湖畔》剧照
在那天的沙龙上,秦怡老师还留下了她的金手印。当时我们的主持人阎华姐姐说:“到底怎样的人能被称为女神呢?首先应该是极美的,这种美透出圣洁温暖的光芒;其次应该拥有超乎凡人的力量,这种力量能鼓舞人、激励人,永远给人以希望。” 

走过百年沧桑的秦怡老师就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女神”。
秦怡在“克勒门”为上影集团的模板按下金手印

我们的掌门人陈钢先生一早在朋友圈发文称:

“接到斐斐来电,得知秦怡老师走了,我的眼前顿时出现了1984年我们合作首演钢琴伴颂《鲁妈的独白》的情景--当钢琴奏出一声震天轰响的雷鸣时,秦老师的两行泪同时流了下来…...五月真殘酷,鲜花化成泪;五月真沉默,无声处有惊雷…...”

让我们来看看五年前“女神”秦怡和陈钢先生的合作。
秦怡,永远的女神,一路走好!


*林秉亮摄影

 

“克勒门”是啥?




克勒门
是一个在上海
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不定期邀请读者来沙龙现场
如果你还不了解我们

就先看看我们讲的这些故事吧
点击图片直达

苏州河边
一起看“葱”晚啦!
上海人的这个“葱摄影展”火啦!
他们是上海最后的尊贵
上海,我的光亮与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