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学知识点

 小晴7engw5z2j9 2022-05-09 发布于吉林省
初中化学只开设九年级⼀年,它既是化学学科的启蒙教育,⼜是初中毕业与升学的必考科⽬,那么要求学⽣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家有⽤!  初三化学知识  1、⼋⼤沉淀:  ⽩⾊沉淀: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蓝⾊沉淀:氢氧化铜;  红褐⾊沉淀:氢氧化铁;  2、常见产⽣⽓体的离⼦:  阳离⼦:  氢离⼦(H )、铵离⼦(NH4 );  阴离⼦:  碳酸根离⼦(CO32-)、碳酸氢根离⼦(HCO3-)、亚硫酸根离⼦(HSO3-);  3、酸碱盐推断题中常见的⼀些离⼦的颜⾊归纳:  (1)⽆⾊离⼦:  钠离⼦、镁离⼦、钙离⼦、钡离⼦、铵离⼦、银离⼦、锌离⼦;  (2)有⾊离⼦:@知识宝典秀芹  ⼆价亚铁为绿⾊,⼆价铜为蓝⾊,三价铁为黄⾊;  4、⽓体与⽯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显⾊:  ⽯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酚酞遇酸变蓝⾊,遇碱变红⾊;  5、化学框图推断中常见的酸性⽓体和碱性⽓体:  碱性⽓体∶氨⽓;  酸性⽓体∶⼆氧化硫,⼆氧化碳  (⼆氧化碳的检验通常⽤澄清⽯灰⽔)。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  1.化学(Chemistry)  ⼀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然科学。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成新物质。  如:冰化成⽔、⽔变成⽔蒸⽓、⽊刻成⾈;化学变化:有⽣成新物质。如:燃烧、⾷物腐败。  3.前20号元素:  1H氢2He氦3Li锂4Be铍5B硼6C碳7N氮8O氧9F氟10Ne氖11Na钠Mg镁13Al铝14Si硅15P磷16S硫17Cl氯18Ar氩19K钾20Ca钙  4.空⽓的组成  我们每天呼吸着的空⽓,它的组分也是我们化学研究的对象。空⽓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占78%、@知识宝典秀芹  我们每天呼吸着的空⽓,它的组分也是我们化学研究的对象。空⽓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占78%、氧⽓占21%、稀有⽓体占0.94%⼆氧化碳占0.03%、其它⽓体和杂质0.03%。  5.基础化学实验  1)药品的使⽤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接触药品,不要把⿐孔凑到容器⼝去闻药品的⽓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剩余药品的处理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的取⽤⼩颗粒或粉末状⽤药匙或纸槽。  操作⽅法是:  ⼀、先使试管倾斜。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送⾄试管底部。  三、再把容器慢慢竖⽴起来,如没有注明⽤量应取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块状或颗粒⼤的药品⽤镊⼦取。  操作⽅法:  ⼀、先把容器横放。  ⼆、把药品放⼊容器⼝。  三、再把容器慢慢竖⽴起来。  3)液体药品的取⽤:  ①少量液体⽤滴管。  ②细⼝瓶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标签向⼿⼼,否则残留的液体会腐蚀标签。如果没有注明⽤量应取1-2ml。  ③准确取液体⽤量筒和滴管,俯视读数⽐实际偏⼤,仰视读数⽐实际偏⼩。  4)酒精灯⽕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温度最⾼的是外焰,最低的是焰芯,加热时⽤外焰加热。  5)可直加热的仪器有(四种)试管、燃烧匙、⽯棉⽹、坩埚。必须垫上⽯棉⽹才可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有量筒。加热前必须预热,操作⽅法是把试管在⽕焰上来回移动或把酒精灯⽕焰在药品下⽅来回移动。给固体加热试管⼝要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倾⾓为45°。  6)玻璃仪器洗刷⼲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7)试管夹夹在离管⼝约1/3处,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1/3。  8)给试管⾥的液体加热,可能会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试管外壁有⽔珠或没有预热试管、灼热的'试管⽤冷⽔冲洗等。  初三化学知识重点  1.物理变化是:不产⽣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空⽓与⼈呼出的⽓体⽐较:空⽓中CO2、⽔蒸⽓含量低;O2的含量⾼  3.固体药品装在⼴⼝瓶,液体药品装在细⼝瓶⾥。取⽤固体药品⽤的仪器是药匙和镊⼦。  4.量取液体要⽤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的最低处保持⽔平;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使⽤时要竖直悬空,不要平放或倒置。倒取液体时,取下瓶塞要倒放,标签向着⼿⼼。  5.酒精灯⽕焰分为:外焰、内焰、焰⼼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熄灭酒精灯:⽤灯帽盖灭。  6.给试管⾥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向上倾斜450,且管⼝不能对着⼈,@知识宝典秀芹  给试管⾥的固体加热,试管⼝要略向下倾斜,⽬的是:防⽌冷凝⽔倒流,使试管炸裂。  7.玻璃仪器洗涤⼲净的标准是: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8.空⽓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N2,占78%;其次是O2,占21%  9.测空⽓中氧⽓含量的实验,对可燃物的要求是:过量,且只与氧⽓反应⽽不产⽣⽓体;导致测得结果⼩于1/5的因素有:红磷不⾜、装置漏⽓、未冷便观察,该实验还能说明氮⽓的性质是:难溶于⽔,不⽀持燃烧。  10.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如:纯净物;只由⼀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  11.氮⽓和稀⽓都可作保护⽓,原因是化学性质不活泼。能⽤于⾷品包装中作保护⽓的⽓体,必需满⾜要求:⽆毒⽆害、廉价易得、不活泼。氧⽓主要有两⽅⾯的⽤途是供给呼吸和⽀持燃烧。  12.空⽓污染物有:粉尘和有害⽓体两类;⽓体污染物主要是CO、NO2、SO2  13.氧⽓的物理性质:通常是⽆⾊、⽆味的⽓体,密度⽐空⽓⼤,不易溶于⽔,液态氧是淡蓝⾊;检验氧⽓⽅法是:带⽕星的⽊条伸⼊,若复燃,是氧⽓。  14.硫在空⽓中燃烧是:淡蓝⾊⽕焰,在氧⽓中燃烧是蓝紫⾊⽕焰;铁丝在氧⽓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星四射,产⽣⿊⾊固体,磷在空⽓中燃烧现象是:黄⾊⽕焰,⼤量⽩烟。  15.请写出碳、磷、硫、铁在空⽓(或氧⽓)中燃烧的⽅程式。  C O2====CO2;4P 5O2====2P2O5,S O2====SO2;3Fe 2O2====Fe3O4  16.实验室制取氧⽓的药品有哪三种?写出相应的反应。  氯酸钾与⼆氧化锰混合加热:2KClO3=====2KCl 3O2↑  ⾼锰酸钾加热:2KMnO4=====K2MnO4 MnO2 O2↑  过氧化氢在MnO2催化下制氧⽓:2H2O2=====2H2O O2↑  17.化合反应:多种→⼀种;分解反应:⼀种→多种  18.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本⾝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催化剂不能增加⽣成物的质量。  19.实验室收集氧⽓的⽅法有:排⽔法,因为O2不易溶于⽔,优点是较纯净;向上排空⽓法,因为密度⽐空⽓⼤,优点是较⼲燥。  20.加热法制取氧⽓的操作步骤是:查—装—定—点—收—离—熄。先将导管离开⽔⾯,再熄灭酒精灯的⽬的是:防⽌⽔倒吸,使热的试管炸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