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山雕花楼与施槃家族之缘

 苏迷 2022-05-09 发布于上海
《苏州日报》2022年05月07日 B01版

  施晓平

  作为“状元之乡”的苏州,明代走出的第一位状元叫施槃(1417-1440),字宗铭,洞庭东山(今属吴中区东山镇)人。中状元时,施槃年仅23虚岁,是明代开国后全国登状元榜最年轻的一位,被授翰林院修撰。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大显身手,就于次年得病去世,年仅24岁。正因为如此,他的事迹、史料很少。

  施槃家族和东山雕花楼颇有缘分,这一家族的祠堂,就在今天的东山雕花楼宾馆西北部。据东山雕花楼原主人后裔金徵霖介绍,雕花楼(正式名称为“春在楼”)南侧的明代建筑“亲德堂”也是从施槃后人手中买下的,因此,该建筑现已作为施槃状元府被修复,并布置相关史料对外开放,供更多人了解和学习施槃“家贫力学”的精神。

  清末民国时期,东山人金基应(字锡之)因在上海做棉纱生意而致富,为孝敬母亲,就拆除“亲德堂”北侧所购平房,兴建雕花楼。这一建筑是个四合院结构的豪宅,由香山帮著名匠人陈桂芳设计,雇用250多名工匠,自1922年动工,历时3年建成,共计耗资17万银元,折合黄金3741两。豪宅面朝东方,可谓“向阳门第春常在”,遂取名“春在楼”(一说根据清代国学大师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而取名)。此楼以雕工精细、结构奇巧著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经典传世佳作,被称为“江南第一楼”,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因为施槃的事迹、史料不多,所以,许多人并不知道东山雕花楼和施槃家族的关系。不久前,一方祠堂碑刻——《重造敦苇堂记》碑文现身,为揭开施槃的家族史和佐证雕花楼与施槃家族的关系提供了权威资料。

  这方碑刻立于民国六年(1917),原先放置于东山雕花楼宾馆后门口、施鹏(施槃)弄与松园弄交叉口施家祠堂内。约40年前,施家祠堂被划归雕花楼宾馆,用作堆放家具和杂物的仓库。约30年前,祠堂被拆除,地基用于建造雕花楼宾馆员工住宅,此碑就被放在一旁,甚至一度当过垫脚石。幸运的是,雕花楼宾馆员工施雪荣(现任景点部经理)认识到此碑的价值,将该碑妥善保管。经苏州大学费佳老师制作拓片,该碑碑文得以清晰展现。

  根据碑文,东山施氏祖先为施之常(孔子弟子)。南宋初年,施之常后裔、国子监学录施轶和将仕郎、东阿县学正施淮兄弟跟随宋高宗南渡,其中施轶先到杭州,施淮在常州遭遇金兵,不幸去世。施淮的两个儿子万十一、万十二后来也赶到杭州,和施轶商议后,大家一起卜居东洞庭九龙山下,取地名为施巷(就在今天的东山雕花楼宾馆一带)。施轶住在施巷港的左边(古代以南面为正面,左边就是东面),施淮的两个儿子住在施巷港的右边(西面)。从此,东山就有了施姓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施氏后裔除留居施巷外,还散居周边村镇、苏州城区、宿迁、上海等地。民国《吴县志》称:“将仕郎施公墓在东洞庭山新庙凉亭山麓,明殿撰槃迁吴始祖。”通过前面的介绍可知,将仕郎施公就是指施淮,“殿撰槃”则指施槃,所以可以认定,这块祠堂碑就是施槃家族祠堂上的。

  根据碑文,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这一支施氏的第十七世孙施家祥开始兴建祠堂。但第二年施家祥去了京城,祠堂工程就停了下来,直到己卯年(1699),祠堂才在部分族人的支持下全部建成,共三开间两进,取名“敦苇堂”,里面供奉历代施氏祖先神位,并奉施淮为始祖。整个工程造价共计391两5钱白银。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祠堂三间对照(即正厅对面的建筑)坍塌,正厅也日渐坍坏。民国六年,施氏家族重造敦苇堂。为记录这段历史,重造工程董事、施氏第二十五世孙亦爵(1851-1928,字禄生),撰写了《重造敦苇堂记》并亲自书写,最后立石勒碑。

  碑文作者施亦爵也是个人物。他早年到上海习钱业,27岁就任钱庄经理,30岁为上海招商局主事(局长),还曾担任洞庭东山旅沪同乡会理事长等职务。发家后,他迁居施巷北面约2公里处的翁巷村,建造新宅益庆堂。在重造敦苇堂时,施氏家族成员15人于1906年、1911年两次捐款,共捐出银洋1272元,其中施亦爵捐款425个大洋,是出钱最多的一位。到1917年,上述捐款共得本息银洋2323元。这些经费除支付正厅建造费用1490元,镌碑、谢神、油漆、明瓦、置物等开销300元外,净余533元准备用于添置祭产。

  鉴于《重造敦苇堂记》与状元家族有关,妥善保管此碑,并制作拓片进行展示,将相关内容融入雕花楼的讲解和宣传,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