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并推动你人生的飞轮

 早晚积累 2022-05-09 发布于江苏省

2014年亚马逊年度股东信中,贝佐斯开头写了这么一段话:

“一个梦幻般的业务一般要有四个特点:一用户喜爱,二能扩大规模,三资本回报率高;四可持久——能持续几十年那种。如果你找到这样的机会,你应该紧紧抓住它不放。”

原文如下:

A dream business offering has at least four charactertics.Customers love it,it can grow to very large size,it has strong returns on capital,and it's durable in time——with the potential to endure for decades.When you find one of these,don't just swipe left,get married.

贝佐斯在那封信里继续提到亚马逊经过20年的努力,找到了三个毕生追求的核心业务:Maketplace(第三方卖家平台)、Prime(亚马逊会员服务)和AWS(亚马逊云服务)。

第三方卖家让商品变多,客户选择就多;客户越多、会员就越多;商家放在AWS上的IT系统就越多。

这三个业务成就了亚马逊的商业秘诀:飞轮效应。它们彼此推动,让亚马逊成长为一个电商帝国。

介绍这个故事,不是钦佩贝佐斯,也不是羡慕亚马逊的商业模式。而是借用一下飞轮效应这个模型。

对于人生,有什么像亚马逊一样,能让“自己喜爱、还能提高规模、投入产出高、又能长期持续——几十年那种“的事呢?

看起来似乎很难寻找,但实际上有的,那就是个人成长。

个人成长已经被说烂了,别急,我把它抽象成五个词,可能会更好理解:觉察、觉醒、改变、行动、结果。

把这五个词再分个类:知道(觉察、觉醒)、改变、做到(行动、结果)。

这样就变成了三个部分,借用亚马逊的飞轮,我把这三个部分称作个人成长的人生飞轮:知道、改变、做到。

下面我展开介绍一下如何利用这个人生飞轮来帮助个人成长。

首先来看知道——认知觉察

知道由觉察和觉醒两部分组成,觉察是觉醒的前提,觉醒之后才会发生革命性的内驱力。所以,知道特别重要。

我们经常听到“知易行难或者知难行易”,似乎都有道理,但我认为知道更难,如果你没有行动,其实可以理解成,知道的还不够深刻。

也就是觉察的不够,没能把你弄醒,内驱力还没有激发出来。

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在睡梦中,没有醒来,他除了大脑在工作,身体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行动,也就不会有什么产出。

睡着了还算好的,比睡着更可怕的是装睡。

我们有两种方式醒来:

一是自己醒来,

二是外界干扰让我们醒来。

对应到个人成长上,自己醒来好比向内觉察,他人叫醒好比向外觉察。

向内觉察主要通过经验总结和反思获得认知。

通过经验总结要靠大量的时间,和亲身经历去试错,这种方式显然效率很低,质量也不高。

但反思觉察的质量则不一样,一个人的反思能力越高,觉察力也就越强。这也是为什么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活”的原因。

我们应该重视反思内观的作用。反思(元认知)说起来比较难懂,我找来了一张图片(如下图),这是我看到的解释反思最好懂的方法。

另一种是向外觉察,效率要高一些,因为这种方法直接获得他人的认知来提升自己。读书、见人、看世界,都属于向外觉察。

只不过相比之下,见人和看世界没那么方便。如果自己没有两把刷子,预见高人的机会又能有多少呢?

就算遇到,别人的点拨又能领悟到多少呢?所以,提高自己依然非常重要。看世界更是如此,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世界,恐怕更多的是到此一游而已。

这样看来,最好的方法还是读书,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几十元,便可以穿越时空把一个智者请回家。

把他多年的功力和智慧收归己有。并且互联网时代,获取好书的成本越来越低,这是让我们觉察提升认知性价比最好的方法。

向内观,向外求,就是最好的认知觉醒的途径。也是知道的来源。一旦觉察到了重要认知,我们便能觉醒,进而产生改变。

改变是知道和做到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跨越知道和做到这条鸿沟,就靠改变。改变也是激发内驱力的推进剂。改变之后,就会开始行动。

接下来看看做到——持续践行

要获得想要的结果,只能靠行动,不仅行动而且要持续行动。毕竟只有行动才能换来结果。

可行动没那么容易,开始行动往往没那么难,一旦觉醒,内驱力足以让人动起来。最难的是持续行动。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三分钟热度过后,就熄火的原因。就像烧水一样,烧到60度就撤火了,下次再烧,烧到70度又撤火了,永远烧不开一壶水。

用什么方法能够持续行动,把这一壶水烧开呢?用微习惯可以解决。

微习惯不仅能够解决启动时的阻力,还能解决行动过程中的倦怠。

因为微习惯足够小,比如每天一个俯卧撑,读2页书。这样的习惯小到不可能失败,做的难度甚至比不做还容易。

用微习惯可以长期持续行动下去,连续三个月以上,通常都能顺利养成一个习惯。用这样的方法,时间会慢慢成为你的朋友。践行多久呢?

持续行动也有段位:

一阶,10^1=10天(1周),有点体验;

二阶,10^2=100天(3个月),能改变几个习惯;

三阶,10^3=1000天(3年),人生可以上升一个台阶;

四阶,10^4=10000天(30年),一个时代,小可取胜大可翻天覆地;

五阶,10^5=10万天(300年),一个朝代,个人努力消融,要看家族、国家的行动力;

六阶,10^6=100万天(3000年),人类文明史,是整个人类的持续行动;

通常来说持续行动3个月就会看到变化,持续行动3年以上就能看到很大的变化。

我们无法做到持续300年,30年的持续行动足以影响人生。通过持续行动,点滴积累,量变导致质变,一定能够拿到想要的结果。最终会发现人至“践”则无敌。

小结一下:

做到难,知道其实更难。而改变是填补知道和做到之间距离的桥梁。

通过反思向内求,通过读书、见人、看世界向外求都能达到认知觉醒的目的。

而微习惯则是行动和持续行动最好用的工具。一旦行动,就坚持到底,3个月,或者3年,就能看到变化。

知道(觉察、觉醒)、改变、做到(行动、结果)就是人生的飞轮。你一定要让它们转起来。

一旦转动起来,彼此就会互相影响。行动越多,觉察越多,改变也就越多,进而推动自己行动更多。

回到开头,发现并推动知道、改变、做到这人生的飞轮。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一定能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自己更喜欢、能力持续提升,投资回报高,可持续终生变好的人。

参考书目:

1,《微习惯》斯蒂芬·盖斯著

2,《认知觉醒》周岭著

3,《持续行动》Scalers 著

练字第7天,这两天练字数量变多了,每天6个字。前一天练习有关点的笔画,昨天练习的是钩的笔画。

其实练字和今天写的文章一样,有些知识是自己不知道的,一旦知道了,对字的笔画以及结构的认知就变了。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刻意练习,查找差错,就能写的更好。但有些字就很难写得好。比如说“泳、买“特别难掌握,那就要多练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