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14【辉光日新1518】(鲁人为长府)凡事应该渐入佳境

 新文艺 2022-05-09 发布于山东省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前人智慧

【原文】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注释】

鲁人:指鲁国的执政大臣,一说指鲁国国君。

长府:春秋时鲁国贮藏财货、武器的府库。

仍:本义指古代王孙贵族的家庭,在生母断乳后,雇佣乳母给孩子继续哺乳;引申指沿袭、沿用、或某种事件、状态等的频繁、屡次发生。

贯:本义为古代穿钱的绳索,在这里或许引申指制度。

【翻译】

鲁国的执政大臣要翻修长府。闵子骞说:“照老样子不好吗?何必一定要翻修呢?”孔子说:“闵子骞这个人平常不大说话,但一开口必定说到要害上。”

关于鲁人,有的说是鲁国的执政大臣,有的说是鲁国国君。用现在已知的事实来解读,都能说得过去。我认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理解为执政大臣的,语言背景好像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的执政大臣一上任就要大兴土木,翻修长府。至于为什么要翻修,文中未提,我们也不好猜测,从闵子骞、孔子的言语、态度来看,他们似乎都不赞成。

我们身边这样的“鲁人”也有很多,他们初到某地、或者是初履某职,往往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搞改革、搞创新,要么就是大兴土木,改改这儿,动动那儿,仿佛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自己的能力、不这样就没有工作可干。

闵子骞说:“何必呢?”

孔子说:“一语中的!”

那么,孔子是一个因循守旧、不思改革创新的保守派、老顽固吗?那就太冤枉孔子了。孔子在《子罕篇》第24章中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能根据实际适当地修正改动才是可贵的,一味地依从而不去调整,孔子对这样的人也只能“呵呵”了。

由此可见,孔子虽然强调“一以贯之”,但是他更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损益”:“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并不是迂腐的老顽固,而是主张“从而改”,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适应新形势的就保留,不适应的,该删除的就删除、该调整的就调整、该增加的就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把“鲁人”理解为鲁国国君的,历史背景更加复杂,大体就是鲁国后期,被季氏等三家弄权架空,鲁昭公曾经讨伐季氏,结果被季氏逐出鲁国;后来鲁定公、鲁哀公等相继继位,都未能改变三家专权的现状。“鲁人为长府”,就是鲁国国君要修建藏财货、武器的府库,以备应对三家责难。闵子骞的话,是提醒鲁君,在被三家架空、监视的情况下,不该轻举妄动,要小心谨慎、暂时维护现状。

总之,不管是新官上任也好,另起炉灶也罢,在推行一项新的工作之前,都应该有广泛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做基础,要符合实际,更要循序渐进,断崖式的改革创新,往往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