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邻居竟是我见过最“以牙还牙”的人

 逊哥儿 2022-05-09 发布于新加坡
这几天我迷上了日剧半泽直树,他目标明确为父报仇。剧中斩钉截铁咬牙切齿从牙缝挤出来的“加倍奉还”,把一个善恶分明的人勾勒得淋漓尽致。


可是,这张剧照竟让我想到了我的邻居们。。。
 
我在这个拆迁小区有八年多了,大多数业主是本地人,说着我似懂非懂的当地话,且老年人居多,老谁家小谁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当和其他人相似度不大的时候,就不容易心生好感。于是,我总是敬而远之。

即便这样,我也深知,我在明处,他们在暗处,我们家的一举一动,他们门儿清。

纵然这里生活便利,四通八达,我也知道就快搬家了。

然而,今年二月,突如其来的疫情和酒店隔离,竟然把我和邻居们紧紧捆在了一起,成为一段时间内的命运共同体。

一楼确诊,全楼牵连,在家里苦苦挣扎等候消息的三天里,九栋微信群成立了。别看平日里,楼道简陋,硬件欠缺,但不得不说,楼里却不乏卧虎藏龙之人:跟社区在群里沟通周旋的时间里,有人正经解释了各种防御词汇;有人据理力争说得工作人员哑口无言;有人自报奋勇成为志愿者;还有大学教授主动充当联络员。

不得不去酒店的那天,我们家绝对算是困难家庭:孩子小,东西多。就有人主动帮忙拿东西,到了酒店全楼提议让我们家率先入住。

20天的隔离生活,竟然让平时基本不沟通的人们迅速热络起来。抽烟的人在群里交流戒烟经验;携带幼崽的妈妈们在一起想招渡过难关;饭菜不合口,有人帮忙反馈;生病外出就医,大家纷纷关怀。

共同的经历确实让人的心靠得更近,共同的目标让团体加深凝聚力,而共克时艰才彰显人高贵的品格。

回家以后我们赶快买了黄酒和牛奶送给邻居大叔,远亲不如近邻,要不是大叔帮忙搬运东西,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想到过了几天,他竟然还礼了一大堆给小孩吃的东西,价值显然超过了我们的礼物。

我拿了牛排给楼上姐姐,她的二胎比我娃大几个月,酒店里教了我很多育儿知识,她非常不好意思的收下,平日里看着不苟言笑的她的家人大叔,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是邻里之间温情的流露。我想这些牛排算什么啊,酒店里分享给我们的三个新疆库尔勒香梨,应该是我迄今为止吃到最甜的水果。

我把娃过了月龄的玩具六面盒送给了本次隔离中年龄最小的宝宝,没想到宝妈拎了水果和牛奶特意给来,好一个猝不及防,那只是我们不用的玩具啊!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这栋楼里会有这样的情感流动。如果我一直困在自己的小小房间里,如果我一直局限在自己的小小情感世界中,他们与我来说只是一个个冰冷的面孔,和永远不会有交集的陌生人。

而如今,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我记得《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中说到(记不清原话了),当你越了解一个人,越会喜欢他。如果你讨厌他,也许是因为对他的了解还不够。

我最近开始重新审视目前的邻里关系,是因为加入了即将要搬去的新房的微信群。我想初来乍到,加个隔壁邻居的微信吧,万一娃小有打扰,还得请人家多包涵。不料看到群里,楼上楼下的邻居吵了起来,是因为楼下抱怨楼上有动静。原来是楼上家孩子在上网课体育课,还是在垫了垫子,只有半小时课程的情况下。

我瞠目结舌,这事儿都得在众目睽睽的大群里面说?现代都市年轻人如果对声音这么敏感的话,那我好心疼我现在楼下的邻居。看来我还得巴结一下楼下的邻居~~~

我同时对固有的观点重新审视,原来房价的高低,小区的环境都不是决定因素,
邻里关系还是要回归到最原始的人与人之间

人没有知识和见识的加持固然是不行,可回到生活的环境,能够放下身段,加入柴米油盐或许更可爱。
放下工作中的一板一眼,一点小幽默一丝小包容,这才是生活的点滴。

我突然有点舍不得搬家,在这个有点石井的小区,反而少了诸多公事公办的架势,这才有家的样子嘛。

图片来自于网络)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