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调之声⑤——“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阿福根 2022-05-10 发布于上海

上海全市上下正咬紧牙关、咬定目标,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为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持续努力。广大党组织党员积极响应市委号召,亮身份、见行动,以毫不退缩的战斗姿态,冲在抗疫的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要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哪里最吃紧,哪里就要有共产党员的担当”。在抗疫一线,一股青春的力量同样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守“沪”家园,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选调生。


普陀区

图片
陈  荟
区人社局2021级选调生
图片
图片

自三月初本土疫情爆发,陈荟第一时间紧跟石泉路街道和品尊国际社区居委会的安排,投身抗疫工作,并于三月底进入 24 小时在居委的闭环工作模式。至今 60 余个“战疫”日夜里,她是扫码登记员,是就医联络员,是政策宣教员......她曾数十次进入封控区,逐层逐户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采样,曾在骄阳下连续扫码 8 小时,汗水湿透也要坚持站完最后一班岗。

她以微信群作为和居民们双向沟通的载体,拟定了《社区核酸筛查预通知》《志愿者征集倡议书》《品尊社区致全体居民的一封信》等文字材料,制作了《品尊国际抗疫小记》等视频材料。

她总是想办法尽力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有独居居民深夜来电求助家中余粮不足,她第一时间为居民垫钱购买了蔬菜包;身处封控楼栋的化疗居民来电求助治疗期限逼近,她立即上报情况、对接就医需求工作人员,与居民的诊疗医院和主治医师取得联系直至一步步帮助居民完成了核酸检测、化疗前检查、化疗方案制定等步骤,最后通过闭环送诊方式帮助居民如期完成了化疗。

为了能以最少的人力最大程度承担起全小区的配药需求,她连同社区下沉党员组成配药志愿队,制定了社区代配药流程:1、生成需求。以块为单位收集居民配药需求并进行分级梳理,推荐有能力的居民通过线上配药渠道自行下单,并将线上无法配到的药品统一汇总至配药需求共享文档;2、解决需求。配药志愿者按期收集共享文档上的配药需求,按照药店、医院互补,专科、全科划分的模式,统一外出配药,并将配药结果反馈至文档内,形成流程闭环。

图片
心声
图片

她说,与居民进行良性互动,有助于增强理解、增进认同,进而凝聚合力、共克时艰。能实实在在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就是在“疫”线战斗最大的价值。

图片
顾泽平  
区纪委2021级选调生

抗疫期间下沉至宜川路街道赵家花园居民区,组织核酸检测、扫码、发放抗原、发放保障物资、帮助居民配药、调解居民矛盾等成为了顾泽平的主要工作。从一开始穿一套防护服的生疏到现在穿一套防护服只需要2分钟,从一开始发放物资时需要查看楼栋户数表到现在对块里每个楼栋户数了然于胸……顾泽平在这次疫情中快速成长,练就过硬本领,逐渐从一个战疫小白成长为一个战疫多面手。

图片

疫情期间,顾泽平细心记录工作点滴,用镜头讲述战疫一线的小故事,他自制视频共计6个,视频注重挖掘居委干部、志愿者的日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讲述生动。其中关于居委会帮忙照看“留守女孩”的视频被多家媒体转载,浏览量破万。“我希望能讲好战疫故事,讲好宜川故事,向社会传达出我们青年人看到的正能量。”通过制作小视频的方式,向居民们全方位展示了居委干部和志愿者的工作日常,大大增进居民对基层工作的理解,传播了战疫正能量。

赵家花园居民区老年人比例超过半数,老年人在手机使用、配药就医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针对封控初期老年人不会操作核酸登记码的情况,顾泽平虚心向同期选调生请教,细心调试核酸登记码程序,每次做核酸检测前一晚,将10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的二维码提前准备好,第二天在核酸检测开始前分发到这些老年人手中,大大提高了整个居民区核酸检测的效率。针对自己块里老年人配药难的问题,顾泽平通过申请地段医院配药、前往药房或附近医院配药等方式,想方设法在最快时间里为块里的老人提供需要的药品。

心声
图片

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关键时期必须冲得上、顶得住、抗得过。”


闵行区

图片
屈煜  
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2021级选调生

三月初疫情发生以来,屈煜作为浦江镇先进村第一书记助理,先后组织开展三十多轮核酸检测。两个月来,这个声如洪钟的大男孩,逐步从外场红色服装志愿者迅速加入到中场蓝衣外套护卫队,再火速替补为如今的方舱医院内场身穿大白的管家,他参与了浦江镇域内疫情防控一线的8个点位工作,包括5个村居和1个阳性患者中转站以及1个方舱医院。

图片

在先进村,每轮核酸采样达2200余人,屈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工作的方式方法:首先是巧妙地利用农用电动三轮车“送采上门”,避免交叉感染并制作温馨提醒贴纸、聚光纸箱等来规范、提升核酸采样工作效能;同时,广泛积极发动党员志愿者、热心村民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三是提前调研村域内对健康云核酸采样登记不便的老年群体数量和分布,系统分解了相关协助任务到各个村民小组,发动各小组的志愿者为这些老年人提前做好健康云二维码登记,很好地做到核酸采样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四月中旬至今屈煜在方舱指挥部,担任副总指挥和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除常规的核酸抗原检测工作外,还负责了物资调配、转运救治、志愿者统筹管理等多项工作。他和队友们将送饭、配药、排查患者基础疾病、阳转阴患者出舱等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保障了患者和医生们的日常所需。

心声
图片

每天都有千头万绪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尽快去厘清去解决,同时还要兼顾自身的防护安全,确实身心俱疲。但是每当看到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无形之中内心也充满了前进的力量,也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要咬咬牙坚持下去,坚持就会胜利。

图片
陶颖  
区卫健委2021级选调生

封控期间她发挥学医的专业所长,成为非常时刻浦江镇汇北村村民们信赖的好医生。她不停思考优化信息传递、统筹协调好医疗资源、提高就医配药的速度和准度,更好地保障服务好村民日常就医配药的基本需求。“村里有较多患慢性疾病的村民,比如高血压、慢性炎症、腰椎颈椎病等,首先我会仔细分类药物种类,然后在给村民分发药品的时候,细细叮嘱用法用量,提醒日常要注意的健康饮食、生活习惯等。”

图片

不久前一天傍晚,她值守的窗口来了一对姐弟俩,据了解姐姐进行过器官移植手术,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以往都定时定量地配药,目前药量只够维持三四天,所以他们非常着急地想要赶上主治医生第二天的门诊。由于医院需要核酸证明在有效期,陶颖帮他们优化了求医路径,问询了主治医生重新确定好就诊时间,帮助他们顺利就医配药。

还有一次深夜,村里有位老人突然神志不清,结合老人长期患有糖尿病,陶颖考虑到可能是急性并发症,需要尽快查明诱因,紧急拨打120,迅速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的紧急就医流程,护送老人安全转移至救护车。

在村里的道口封控工作中,陶颖结合疫情传播的特点,考虑到村里老人居多,都是易感人群,传播风险较高,为彻底切断传播途径,提出了点对点模式的道口精准出入方案,首先仔细梳理每个道口有进出需求的人员,然后分类梳理人员名单,打印成册定点发放给各道口的值守志愿者,同时通过建立道口管控群审核出入条件、严格落实出入登记、夜间减少开放道口数等方法严守村里的出入口。

心声
图片

陶颖说,医学院赋予她专业知识和“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情怀;在选调生工作岗位,她学到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图片
刘慷慨 
区科委2021级选调生

封控之初,刘慷慨主要负责帮浦江镇北徐村村民配药的工作。每天早上,他带着整理好的清单和一系列C装备”来到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各村居委的配药需求都很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上午往往只能完成付费,下午才能顺利拿到药品。回到村里,还需要抓紧时间挨个联系村民取药,收集整理第二天的清单。

图片“为了尽快帮村民配到需要的药品,我会提前一天整理好清单,并在药品后括号备注详细需求,如能否开替代药物、有无特殊情况等等。常常有医生感慨,有了这份清单,开起药来顺利很多,”他说,拿药环节也需要“妙招”:“为了快速准确地分装数十位村民的药品,我准备的装备包括一支记号笔,一卷塑料袋,以及一个大纸箱。塑料袋装药,记号笔写好姓名,然后放进纸箱,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后面转入闵行区级最大一个方舱医院负责后勤保障工作,面对重重困难,刘慷慨也能得心应手。物资采购难,那就设法联络大量资源;运送流程不畅,指挥部与病患区中间设置了缓冲区,所有物资都必须经缓冲区送给病人,那就促成各方理解与磨合……他说,在方舱医院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需要不断解决实际问题。这段经历让他深切体会到了什么是干事创业,什么是守土有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练。

心声
图片

“我和千千万万基层工作者一样,是渡船上的一名桨手。我们苦一点,累一点,这艘船就能航行得稳一点、快一点。扎根在基层,奋斗在一线,我会全力以赴,斗志昂扬地划好手中的这一支船桨。”

图片
沈隽永 
区生态环境局2021级选调生
图片

疫情之初沈隽永支援了浦江镇多个封控小区,穿上防护服做起志愿者。“我把自己定义为居民的守护者,服务好居民所需、所急,每天定时上门配送快递外卖、收倒垃圾,做好楼道环境消杀,登记配药信息,联系医疗保障,协助核酸采样,事情琐碎,但内心充实。”

驻扎在正义村时,沈隽永在村委会办公室支起行军床24小时值守。在120接走阳性感染者之前,他会全副武装前往感染人员家中送去防护服并指导他们正确穿戴,且对其家中和宅前屋后进行环境消杀。“有时候凌晨2点接走感染,早上5点就整装待发开展全村核酸采样。尽管身体由于长时间睡眠不足和高强度工作甚至炎热的天气十分疲惫,但作为共产党员,如今正是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不言退缩的时候,我也要求自己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必须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此外沈隽永每天会对村民的配药信息进行登记汇总,第二天去社区医院配药,社区医院无法满足的药他们会申报到五院或亲自去市区三甲医院配。

如今,沈隽永在闵行一家大型方舱医院指挥部后勤组,到了更艰苦也更锻炼人的地方,负责保洁、搬运、维修等条线,协助支撑起整个项目的运转。

心声
图片

无论扮演哪种角色,我会始终坚守在抗疫的最前线,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倾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图片
岑  希 
区司法局2021级选调生

疫情发展最严峻的时候,浦江镇勤劳村里频频有人感染。岑希兼顾协助开展全村核酸检测工作和村居封闭管理,日夜奋斗在抗疫一线。

图片

她和村里另外几个女干部组成一支“娘子军”。从清晨开始,她就和疾控等多个相关部门对接,及时接收确诊、异常和密接名单,电话核对信息,填报各项数据,确保内容准确、无一遗漏,并与各个转运联系人对接,妥善安排转运事宜。由于这项任务紧迫,需要随时跟进,无法按时吃饭已成习惯,常常到凌晨才能够结束一天的工作。同时,她时刻关心着村民的生活和就医需求,尤其是对于孕妇、急症病人和癌症病人等特殊人群,及时上报就医信息,联系医生远程问诊,必要时为其开辟绿色通道闭环就诊。

日常工作之余,岑希还得去村主要道口站岗值勤,认真查验车辆和人员通行证,核对人员信息,做好出入登记,以及查看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回望近两个月的抗疫心得,与村防疫工作人员一起奋斗的日日夜夜,让岑希体会到了基层防疫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心声
图片

从穿上鲜红的志愿者马甲那一刻起,我就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在与村民的沟通交流中,尽管心里曾有过委屈和不快,觉得自己已经尽了全力为何仍然要遭受抱怨,但也有更多的人对我的工作表示理解与配合,向我道谢,给予我很大安慰。

(来源:上海普陀党建、闵行党建微信号,上海基层党建微信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