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米商城

 小米VIP 2022-05-10 发布于北京

不久前,小米相机部迎来好消息👇

小米夜枭算法团队在被誉为“影像算法奥林匹克”的CVPR NTIRE 夜景渲染比赛中,获得了大众评审和摄影师评审的两项世界冠军。消息一出,公司上下,米粉及影像圈内外投来了惊喜、惊叹以及称赞的目光。

于是,这不,活儿就应运而生了。我被委任了一项光荣任务,要和夜枭算法团队的技术专家聊聊,“夜枭”这项技术到底咋(duo)回(niu) 事 (bi) 。文科女孩不怕困难,在肝了2周,流下一些含有技术含量的泪水后,终于,肝出来了!

-

01顶级盛会天花板夜枭团队双夺冠

首先,来隆重介绍一下有“影像算法奥林匹克”之称的CVPR NTIRE 系列赛。

CVPR,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内容最全面的顶级学术会议。说得具象一点,与我们耳熟能详的Nature 、Science的学术影响力可等量齐观。NTIRE,是 CVPR中关于影像恢复与增强相关任务的专题研讨会,是世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图像恢复与增强的研讨会和比赛。

NTIRE 提出业界前沿困难任务,用竞赛形式吸引全球专家学者参与挑战,而竞赛中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常被学术圈和工业界所借鉴,因而备受关注。今年是第七届NTIRE 比赛,吸引了南开大学、米兰大学、华为等众多国内外顶尖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参加。

小米夜枭团队本次参加的是NTIRE首次提出的比赛赛道,大赛提供单张夜景原始RAW图,参赛者通过研发夜景渲染解决方案,生成夜景视觉效果图像。(RAW图,可以理解为图片的原始档案,是没有被加工,也没有任何损失的一种格式图。)

为兼顾专业性与大众性,最终夜景效果图由大众评审和摄影师评审共同投票评定。这次小米夜枭团队获得的双冠军,可以说是来自专业人士与普通用户的双重肯定。

大众评审小米得分第一

专业摄影师评审小米排名第一

与 NTIRE 的其他赛道相比,夜景渲染挑战需要参赛者自发摸索和定义目标效果,相当于开放性考试,不仅考验团队的技术能力,也考验“技术审美”,难度更大,更具挑战性。

02夜枭算法有多牛背后技术是一流

首先,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夜枭算法」。算法是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算法。夜枭算法是聚焦于暗光场景,小米自研的深度学习AI拍照算法,用于提升手机相机拍照和视频的画质效果。

引用米粉的描述,小米手机+夜枭算法≈小米“夜视仪”。即在黑暗条件下,手机相机在夜枭算法加持下,突破手机相机感光下限,让照片焕发「光彩」的技术。

打个比方,当原始夜景照遇上夜枭算法,立刻碰撞出火花。照片将在不到3秒的时间里,经历去噪、提亮、色彩还原等环节,最终恢复出一张细节清晰、颜色真实、画面干净的夜景照片。

摄影师邢超拍摄

经过夜枭算法处理的照片,背后调用了数十个核心算法,包括AI噪声估计,AI去噪、AI细节增强、AI颜色还原、AI提亮、AI夜景深度估计、AI场景分割、AI选帧、AI对齐等。

那么让夜景照越夜越美,夜枭算法是如何做的呢?

  1    夜太黑,「去噪」辨是非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未经算法处理的照片,自然是漆黑一片。

当对照片进行一点提亮,将得到一张噪声很大的照片。噪声,指一切不规则的信号,体现在照片里的即为图片噪声。肉眼看,噪声大的照片有“糊”的感觉,有时候甚至看不到具体的东西。

照片从漆黑到去噪完成后

造成图片噪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夜晚亮度低,灯光复杂,导致采集图像存在噪声。以及图像在手机设备内传输成像的过程,也会产生噪声。

噪声对图像是一种“破坏”,去噪则可理解为去除图像污染,恢复和重建图像数据的过程。小米夜枭算法,通过自主研发夜晚场景噪声标定系统,对夜晚场景噪声的分布和形态进行数学建模,在干净的图像上同样添加噪声,从而补充大量模拟噪声数据,提升训练数据的丰富度,让去噪更有针对性。

与此同时,小米夜枭算法还自主研发了极暗光数据采集系统,使用多种真实相机进行数据采集,补充的数据能让去噪效果更好。

万事开头难,图像去噪是算法处理照片的重中之重,是起点也是重点。

 2    夜太美,更需要「完美」的细节

暗光情况下,拍张好看的人像照不容易。有米粉曾提出疑问,小米 11Ultra 在夜晚拍摄人像时,怎么做到把发丝、睫毛拍摄的丝丝分明的?

这其实本质是一个如何在有效去除图像噪声的同时,恢复出更多图像细节的问题。从算法原理上看,需要更好地对齐。

打个比方,当你在夜晚举起手机拍一张夜景照,小米相机里的“算法小机灵鬼”已准备就绪。

当你按下快门,算法其实拍摄了多张照片,它们紧锣密鼓地进行多张照片的画面对齐,并分析每张照片特征,择优录取「真实」的画面部分,从而融合出一张优秀的夜景作品。

摄影师许坚拍摄

通俗解释容易,背后的技术不简单。小米算法团队首次提出自引导的多尺度融合AI去噪算法,当多帧原图输入时,进行亚像素特征对齐和特征级别信息融合,降低拍摄手抖的影响,实现多帧信息的互相补充。

当单帧原图输入时,进行多尺度的特征重建,实现单帧内信息充分利用。结合噪声指导图,还可以引导算法对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去噪,指导局部信息残缺的区域实现细节恢复,在获得更好去噪效果的同时,恢复更加丰富的细节信息。

当我们看到恢复了更多细节的照片,在视觉上能感受到干净、舒服。因为算法区分出了细节和噪声,并保留好细节,比如纹理、发丝、睫毛,而不是直接抹掉。

如果用解一道难题来比喻,夜枭算法相当于在解决暗光拍照这道考题时,发现了8种解题思路,并通过深度学习,融合不同思路的完美之处,最终提交了一个近似“圆满”的答案。

  3    夜太深,明暗色彩要分明

夜晚拍摄,由于灯光比较多,发出的光线不均匀,动态范围大。“动态范围大”就是亮度信息太多,从最亮到最暗的幅度大。此时用手机拍摄,可能出现高光的地方很亮但丢失细节,稍微暗点的地方则只剩黑暗。

为处理多种光源混合的情况,夜枭算法提出了基于内容自适应的AI提亮模型。通过对图像中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程度提亮,在保证图像对比度同时,保留亮区和暗区的信息,实现让亮度过渡区域更平滑、自然。

摄影师许坚拍摄

图像明暗过渡丝滑后,要想获得更真的“夜感”,还需要准确地还原夜景的颜色。

还原夜色,需要精准的白平衡估计。白平衡就是白色的平衡,我们看到物体的颜色,会随着环境光线出现偏差。夜晚光源较多,比如一只白色的狗在黄色的路灯下会偏黄,出现颜色失真。精确的白平衡估计,是让照片更真实的必要条件。

Xiaomi 12 Pro 夜枭2.0 VS 友商

为让夜景颜色更准确,小米夜枭团队使用deepAWB来实现多光源的白平衡估计,并首提AI色彩还原模型,通过提取图像中有效内容,让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计算权重,避免受到过亮和过暗区域干扰造成混合光源颜色失真,提升了夜枭算法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

Xiaomi 12 Pro 夜枭2.0 VS 友商

也就是说,夜枭算法中的AI提亮模型和颜色矫正模块,能根据不同环境的亮度和场景中的内容,实现不同程度的亮度提升和色彩还原,最终得出清晰、明亮的图像。

03哪些坑可以不踩

和夜枭算法专家雷老师聊完,我基本对夜枭算法从云里雾里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优秀算法的关键,源自优秀头脑的写就,是一群优秀工程师的技术理想。

夜枭团队已成立近3年,成员多为热爱研究技术的年轻工程师。他们主要负责结合AI 深度学习技术,提升手机相机拍照和视频的画质效果,研究方向包括去噪、高动态、颜色增强等,已经交付了不少深受用户喜爱的研究成果,比如AI大片、夜枭极暗光拍照、夜枭视频、夜景抓拍等多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算法。

摄影师许坚拍摄

夜枭算法最初筹备时,并非是备受关注的热门项目。当时为解决夜景拍摄的技术难题,5位算法工程师凭借对技术的执着、痴迷,以及对待工作的全力以赴,利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创造出了夜枭算法1.0。夜枭算法更像是一次技术探索中,意外收获的惊喜。

夜枭算法推出后,很快得到了多方肯定,并从幕后走到台前,登上了发布会。团队的小伙伴们既兴奋又紧张,期待着用户使用后的反馈。一段时间里,工程师们泡在微博、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听用户的反馈,有时候听得很高兴,有时候也会有点小失落。“但对改进有用的,还是会认真看的。”

这个年轻的团队始终活力十足,成长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日渐扩大。

当我问算法专家雷老师,能否提供夜景拍摄的技巧时,这其实并不在工程师的射程范围内。对于夜枭算法的专家来说,相比于拍出一张好看的照片,他们更在意的是底层算法的准确性,以及算法对色彩、场景还原的真实性。“准”与“真”是工程师相信的标准。

但他也从算法的逻辑角度,提出了3个小建议👇

1/ 稳住,才有赢的机会

该稳定既是情绪上的稳定,还有就是手要稳,这可以让算法进行更好地对齐。虽然算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抖的影响,但如果拍摄中,手如帕金森般剧烈抖动或者大幅动弹,对于拍摄将毫无益处,稳住,赢的几率更大。

如果你天生手抖,建议可以配一个三脚架或者其他固定工具,用来保持画面的稳定。如果不想配三脚架,也可以把手机放在可以倚靠的固定地方,比如栏杆,或者也可以邀请手部稳定同伴帮忙。

2/ 避免拍摄“亮瞎眼”强光源

强光源,不是指光头,而是指光线比较强的物体,当你试图拍强光源或者强光源下的人时,由于光线进入手机相机镜头内,发生了多次的折射与反射,会让画面出现难以预测的意外,以及也可能会让光线跑偏,当然最直接的可能就是被拍摄人打。

3/ 拥有一台夜拍神器

最后,要想得到一个细节丰富、纯净度好的照片,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台配置了夜枭算法的小米手机。目前夜枭算法已经应用到小米11 Ultra、小米12 Pro 等小米旗舰手机上,将助力你拍出更美的夜色。

-

每一次手机影像上的进步,背后都离不开宝藏工程师们。在工程师眼中,代码是语言,是表达的工具,是创新的力量。未来,伴随手机硬件和算法的不断提升,相信小米的工程师们将为手机影像的发展带来更多新的体验。

提到未来的展望,夜枭算法专家雷老师说,手机影像算法不仅会朝着拍照更快、更清晰、颜色更准确、动态范围更高的方向发展,还会根据用户更多元的需求,不断攻坚与创新,为米粉们带来更好的拍照体验。

虽然距离「最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务实的工程师们相信,只要钻研,耐心用时间去实践,总能开创出远大前程。

创意出品:小米编辑部 X 小米手机相机部

技术支持:小米相机部算法组 雷老师

撰文:羽蒙

排版:灵灵

美术:程温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