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托人办事时,抓住他人的'软肋',更容易成功

 mynotebook 2022-05-10 发布于湖南省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生而为人,没有谁可以完全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升职加薪、孩子升学、资金周转……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请人帮忙。

但俗话说得好:别人不帮你是本分,帮了你是情分。很多人在托人办事的时候,要么被人拒绝,要么直接吃了闭门羹。可见,托人办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我们在请人帮忙办事的时候,怎么才能提高成功率,让对方无法拒绝你?不妨先来看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是汉朝时期的一对才子佳人。著名的《上林赋》便是出自司马相如之手,而「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则是来自卓文君的《白头吟》。

司马相如虽然才华过人,但家境贫寒,而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却是西汉时期的巨富。因此,卓王孙起初并不同意这门婚事。

于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狠心,便从临邛私奔到了成都。


卓王孙得知二人私奔以后,勃然大怒,直接断了二人的经济来源。由于无钱生活,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经过商量之后,又回到了临邛——两人回来以后采取的一系列操作,堪称「拿捏人性」的典范。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虽然返回了临邛,却依然没有去寻找卓王孙帮扶自己的生活,而是卖掉了仅有的车马,开了一家小酒馆。

每天,卓文君亲自坐在酒馆里给客人们打酒,而司马相如则系着围裙,在街边洗刷杯盘碗碟。时间一长,这件事自然就传到了卓王孙的耳朵中。


试想:卓家可是当时的巨商豪富、冶铁世家,而卓家的女儿和女婿却在街边卖酒,干那些粗活、脏活,这要是传出去了,卓王孙的面子可就丢尽了。

无奈之下,卓王孙只能给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百个仆人、一百万贯钱。二人拿到这笔钱之后,便高高兴兴地去成都做富人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之所以能够得到卓王孙的资助,恰恰就是因为两人抓住了卓王孙「要面子」的特点。

具体的方式,我们可以从《鬼谷子》中窥见一斑。


《鬼谷子》智慧
《鬼谷子》中说:

揣摩试探他人的方法,有用和平进攻的,有用正义征服的,有用娱乐麻痹的,有用愤怒激励的,有用名望威吓的,有用行为逼迫的,有用廉洁感化的,有用信誉征服的,有用利害引诱的,有用谦卑争取的。

《鬼谷子》中的这段话,直接就告诉了我们怎么去说服一个人,让对方无法拒绝。比如说:


如果你想请上级帮忙办事,并不是请对方吃个饭、送个礼就行了。在开口之前,要先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了解对方的爱好和兴趣是什么、弱点是什么。

对待看重金钱利益的人,就给对方送钱;对待喜欢吃喝玩乐的人,就请对方去大吃大喝;对待看重名誉的人,就要给予对方好的名声……

总而言之,只要对方有爱好,或者有在乎的人、事、物,那么那些爱好或者在乎的东西就是对方的弱点。只要针对这些弱点对症下药,就不愁对方不答应你所求之事。


结束语
有的人在生活中托人办事时,之所以被拒绝,并不是因为诚意不足、心意不够,而是给予的东西并没有达到正中下怀的作用。

好比别人喜欢茶,你偏偏送酒;别人喜欢踢足球,你偏偏邀请对方去看篮球赛……像这样托人办事的方式,又怎么会成功呢?

《鬼谷子》认为:说服别人时最大的困难,就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

进而言之,要想说服别人帮助自己,最重要的就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为对方考虑——当你满足了对方的真实需求以后,再开口请求帮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链接获取3156页权谋巨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