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梅教授:新型肝癌诊断标志物

 南方菩提 2022-05-10 发布于广东省


导 语

近年来,肝癌出现了很多新兴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希望。但近七成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导致5年生存率低。如果肝癌患者可以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近日举行的“肝癌在线”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刘梅教授作《新型肝癌诊断标志物》学术分享,从肝癌诊断标志物的角度介绍肝癌早筛早诊的发展近况。肝胆相照平台媒体部特将精华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肝癌流行病学
肝癌是全球第6大癌症,2021年WHO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肝细胞癌(HCC)每年新发病例为90.6万。我国人口仅占全球的18.4%,而HCC每年新发病例达46.6万,占全球55.4%。
 
中国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高,近七成新发患者已处于中晚期,近半数患者诊断时已发生转移,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生存面临巨大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HCC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偏低,而早期诊断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关键。

肿瘤标志物概念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是指伴随肿瘤出现,通常是在量上增加或者结构改变的抗原、酶、受体、激素或代谢产物形式的蛋白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及其相关产物等成分。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的,或是被释放的肿瘤细胞结构的一部分,存在于肿瘤细胞内,也经常释放至血清或其它体液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肿瘤的存在。
 
肿瘤标志物具有预测或监视肿瘤复发或转移的作用,为肿瘤的诊断提供依据,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或者预测预后。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具备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可信度高、稳定性强等特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岩藻糖苷酶(AFU)、异常凝血酶原(DCP)等,但这些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为了更多肝癌患者不被遗漏,需要开发新的肿瘤标志物。
肝癌诊断新型标志物

1、miRNAs

肝癌组织及循环血致癌性的miRNA包括miR-155、miR-221、miR-222、miR-21、miR-106a等;抑癌性的miRNA包括miR-122、miR-126、miR-375等。

关于HBV及HCV相关HCC中miRNA的表达有很多研究。近年来非病毒相关HCC占比逐渐增加,导致其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

2017年08月02日,CFDA批准“7种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但是由于检测便利性、成本、敏感性、特异性等问题,并未在临床广泛使用。

2、LncRNAs

LncRNAs参与体内多种生命过程,可应用于肝癌诊断。取不同病因导致的HCC肿瘤组织标本,筛查之后发现,不同病因的HCC中,LncRNAs表达改变有显著区别。

研究显示[1],HBV相关HCC特征LncRNAs有PCAT-29,HCV相关HCC特征LncRNAs包括aHIF、PAR5,HDV相关HCC特征LncRNAs有Y3。

3、ctDNA

HCC一旦发生,肝癌肿瘤细胞的DNA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即ctDNA。有研究显[2],在HCC发生时,ctDNA升高;外科切除或介入治疗后,ctDNA可以降低到正常;肝癌复发后,ctDNA将再次升高。

ctDNA检测在早期癌症、治疗监测或肿瘤残留检测中尚无临床实用(clinicalutility)证据,临床有效性(clinical validity)证据也较少。除了临床试验外,还没有证据表明ctDNA检测对癌症筛查有效,因此其仍处于研究阶段,并未获得国家认可的临床检测应用。

4、CTCs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指进入到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不仅可以从实体瘤原发灶或转移灶脱落入血,也可在形成可见实体瘤病灶之前入血。因此,CTCs检测有可能早于影像学发现或早于临床表现。

但由于CTCs捕获技术尚未成熟,容易造成漏检,且检测可重复性差,临床应用并不广泛。

5、外泌体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或者脱落的囊泡状小体,携带着癌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等信息,通过分析外泌体可以直接获得癌细胞的基本信息,因此可作为癌症的诊断工具。

与CTCs相比,外泌体检测需要采集的血液较少;即使在冷库里保存30年的血液,也可以用于分离和检测外泌体,因而具备一定优势。

6、自身抗体

肿瘤病人血清中存在各种类型的抗细胞自身抗原的抗体,这些与肿瘤发生有关的抗原被称为肿瘤相关抗原(TAA),相关的抗体称为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单个TAA诊断HCC的特异度较低,而TAA-array能够有效提高HCC诊断效率。

7、鞘脂类化合物

复合脂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具有调节细胞增殖、转化、迁移等功能。信使分子鞘脂代谢紊乱参与肝癌的发病过程。目前已有研究发现了HCC相关鞘脂,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8、糖蛋白

人体血清中糖蛋白主要由肝脏等器官合成,糖蛋白聚糖结构与数量的异常,往往可以反映肝脏病变。实际上,临床常用的肝癌标志物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DCP等都是糖蛋白。

有研究[3]显示,在慢性肝病进展至HCC过程中,患者血清中糖链发生异常变化,通过血清糖链图谱可全面反映肝脏疾病的特征。

糖链作为新型糖组标志物,独立于传统肿瘤标志物,创新医疗器械——糖链检测试剂盒(G-Test)已经应用于临床研究。部分临床数据显示,G-Test灵敏度达85%,特异度达93%;86%的AFP阴性HCC漏检患者,G-Test为阳性;G-Test对早期HCC同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达到80%以上。

总 结
  • 各类肝癌标志物比较:

标志物类型

特点

技术方法

样本量

实验室要求

时效

灵敏度/特异度

糖链

非常稳定

无需富集

荧光毛细管电泳法(G-Test)

很少,仅需2μL血清

普通实验室

当天

高,均大于80%

miRNA

不稳定

需富集

荧光PCR

多,1mL左右血浆

易污染,需要PCR实验室

5-7天

高,均大于80%

ctDNA

不稳定

需富集

NGS和WGS等高通量测序

很多,5-10mL外周血全血

易污染,需要PCR实验室

5-7天

高,均大于80%

蛋白质

不稳定

无需富集

化学发光或时间分析荧光免疫分析法

较多,20-50μL血清

普通实验室

当天

灵敏度小于80%,特异度大于80%

  • AFP是目前最常用肿瘤标志物,在亚太地区广泛应用;


  • AFP阴性肝癌诊断标志物亟需研究;


  • 新型诊断标志物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参考文献

[1] ZHANG Q, MATSUURA K, KLEINER DE, et al. Analysisof long noncoding RNA 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f different viraletiology[J]. J Transl Med, 2016, 14(1):328.

[2] Tang JC,Feng YL,GuoT,et al.Circulating tumor DNA in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trends and challenges[J].Cell Biosci,2016,6:32.

[3] Xue-En L , Liesbeth D ,  Chun-Fang G , et al.N-glycomic chang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induced by hepatitis B virus[J]. Hepatology (Baltimore, Md.), 2015, 2007年46卷5期:1426-35页.


Image

刘梅 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博士后

●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

●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库专家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委会肝癌学组 委员

● 北京医师协会门脉高压介入学组 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 委员

● 北京营养学会标准治疗膳食学组 委员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 委员

● 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 委员

● 多个SCI杂志及其他杂志审稿专家

● 编写肝病专业专著4部,近年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 主要研究领域:肝病基础与临床、肝癌免疫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